1930年, 楊騰祥在印尼一個殷實的華人家庭出生,從小便迷上飛機。1951年,他看到中國招募空軍,立即決定要回國報考。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如愿成為一名空軍,而是輾轉(zhuǎn)成為廣西柳州市某工廠的管理人員。但這并未澆滅楊騰祥對航天的熱愛之情。多年來,他通過訂閱報紙、雜志關注飛機動態(tài),對世界各國各時期飛機形態(tài)、特點了然于心。
1990年,楊騰祥退休后,便開始在家一心一意制作飛機模型。剛開始,困難很多,最難的莫過于找不到飛機的三面圖紙,沒有圖紙如何做飛機?后來,他從訂閱的《北京航空》雜志上看到有中國航空博物館有,便寫信去求教,當時中國航空博物館的負責人了解情況后,非常支持他,郵寄來《中國名機珍藏》《世界軍用飛機百科大圖鑒》等資料。此后,楊騰祥如獲至寶,他將書上圖紙按照比例1:100放大畫下來,再制作成飛機模型。
為了支持楊騰祥的愛好,老伴隔三差五便到街上撿廢品,給楊騰祥找模型原料。這些廢料,在楊騰祥的巧手下?lián)u身一變成了“飛機”。“一塊塊木塊做成機身、一個個易拉罐做成輪胎、一根根雪糕棍便是螺旋槳,最后再給飛機涂油漆上色?!睏铗v祥介紹。
30年來,楊騰祥共制作從一戰(zhàn)時期至今的世界各國戰(zhàn)斗機、轟炸機、民航機等共600多架。這一架架飛機,也見證著中國航天的發(fā)展與變遷。
楊騰祥仍記得,2016年,中國新一代隱形戰(zhàn)斗機殲-20首次亮相。楊騰祥立馬決定連續(xù)制作三架殲-20飛機模型。2018年,藍白涂裝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從珠海金灣機場啟動,滑行,一飛沖天。至此,運20、C919、AG600,中國大飛機“三兄弟”藍天聚首,東方航空大國正向航空強國全力沖刺?!爱敃r心里十分自豪, 到處尋找三架飛機的圖紙,夜以繼日地開始做模型。”他說。
把飛機模型視為珍寶的楊騰祥,卻毫不吝嗇將它們捐贈出去。2002年、2015年楊騰祥先后將自己制作的近400架飛機模型捐贈給中國航空博物館收藏。
(摘自《現(xiàn)代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