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峰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班主任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課題——如何在“停課不停學”的狀態(tài)下,緊扣“時間管理”這一關鍵要素,引導學生做自我管理的達人。
時間意識:學生實現自我管理的基礎條件
依據《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解釋,自我管理主要是指“能正確認識與評估自我;依據自身個性和潛質選擇適合的發(fā)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時間與精力;具有達成目標的持續(xù)行動力等”。其中,“合理分配和使用時間”談的就是時間管理問題。時間管理是提高學生“自我管理”這一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而時間意識則是學生實現自我管理的基礎條件。
什么是時間管理?從相關文獻來看,時間管理起初在企業(yè)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具體指“用技巧、技術和工具幫助人們完成工作,實現目標”,其主要目標是提高工作效率。在教育的視野內,我們對時間管理還應該賦予教育的意味,那就是“不要求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關注時間的有效運用”。也就是說,除了在時間管理中做好“做什么”“不做什么”的規(guī)劃,更重要的是關注另外兩個問題,即“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因此,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班級管理”要根據“人→機→人”的互動模式,充分預見時間管理的核心問題,即讓學生擁有自主的時間意識。時間是公平的,科學用好時間是讓學習、生活乃至生命更有價值和意義的關鍵。這不僅僅是解決眼前存在的問題,也為常態(tài)的線下班級管理積累“實戰(zhàn)經驗”。
那么,什么是時間意識呢?在腦科學的范疇里,意識大概說的是“人體大腦功能活動的綜合表現”,是“對環(huán)境的知覺狀態(tài)”。時間意識就是主體(人)對于時間的知覺狀態(tài)。在本議題中,時間意識可以說得更簡潔更明白,即“師”“生”對時間掌控的自省、自覺和自為狀態(tài)。一個對時間意識不重視的人,一定做不了時間的主人,而只能成為時間的奴隸。因此,在時間管理中,時間意識的培養(yǎng)與獲得是基礎工作。
當然,疫情防控期間的時間管理是在空中課堂這一特殊的教學時空中完成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空中課堂雖然也以班級的形式進行授課,但是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班級授課制,其只是在一個虛擬的空間內,教師通過網絡這一介質向學生發(fā)出指令,并試圖讓學生完成相關學習任務的教育教學方式??罩姓n堂雖然有互動的功能,但更多的是單向度的傳輸,缺少面對面的情感交流。作為班主任,我們現在所談的時間管理,特別是對學生時間意識的鍛煉,還應該考慮到空中課堂帶來的諸多問題,并做好相應的調節(jié)預案。如,學生在宅家期間遇到特殊事情,打破了原來的時間規(guī)劃怎么辦?學生家長不配合,空中課堂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如何緩解?班主任要有強烈的時間意識,在盼望疫情快點過去的同時,還要把這次突發(fā)事件作為課程。如此,我們才能通過時間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意識,真正成為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導師。
時間契約:從外在約束走向主動作為
學生是時間管理的主人,班主任、家長是時間管理的引導者、監(jiān)督者和評價者。疫情時期,班主任要用不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時間管理,與學生、家長之間開展一次基于契約精神的“三方會談”,即從三者的角度來確定“時間軸”,確定各自的職責。
作為時間管理的主體,學生有權利主宰疫情時期的時間分配。因此,作為時間管理的引導者,班主任要有“同情管理”的意識,即必須站在學生的立場,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為這個特殊時期的時間管理提出合適的意見和建議。我們要注意,這個時間仍然是“假期”。因此,班主任要考慮學生的真實需求,與學生一起商定“時間軸”,與學生達成共識,繼而讓學生樂于接受,并樂于執(zhí)行。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與家長溝通,獲得家長的理解、支持與認可。疫情時期的時間管理是“隔空對話”式的,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面對面的引導,更需要家長在家庭這一特殊的教育時空對孩子加強管理。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制訂時間規(guī)劃時,還要考慮家長的因素。比如,家庭條件能不能滿足教師“想當然”下達的任務,家長是不是我們所想象的“母慈父嚴”,作為第一任老師的父母是否能迎合或者配合我們的引導行為……這就需要班主任主動牽手家長,在不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的前提下,達成“三方共識”,形成一種彼此相互信賴、相互監(jiān)督的“時間契約”——可以用文字合同來約定,或用有聲語言來約定,當然,還可以是一種無言的約定。
每個人有了這樣的“時間契約”,就會實現從外在約束走向主動作為的自覺——到了某一個時間軸,每一個人都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自己的使命:老師在網上及時發(fā)布相關學習要求,學生在自己的書房里主動接受任務并努力完成,家長在客廳里、廚房里……因為相互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不但不會相互影響,反而彼此成全,當然,都是在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讓孩子有更加自覺的習慣,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健康成長,成為時間管理的達人。
時間最優(yōu):用簡單高效的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時間管理有最優(yōu)原則。作為班主任,我們要準確掌握時間管理的原則,提高學生對時間的管理能力。
第一,最優(yōu)布排的原則。在正確的時間內做應該做的事情,是時間管理的最優(yōu)化舉措。我們要善于根據教育學、心理學原理,把一天當中最緊要的時間安排做最合適的事情。什么時間休息,什么時間起床洗漱,什么時間玩游戲,形成最基本的時間布排。
第二,靈活機動的原則。對于學生而言,在任務一定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在“三方共識”中對時間進行重新整合和分配。我們可以指導學生根據每天的任務完成情況,確定接下來一天要做什么事情,哪些事要多安排時間,同時,還可以將要做的事情排序。
第三,統籌安排的原則。要指導學生學會批量處理相關事情。告訴學生學習與生活不是互相矛盾的,學習就是生活,生活也是學習,有很多事情可以一起做。比如,可以和父母一邊聊天一邊完成相關的研究性學習,一邊看電視一邊咨詢父母相關的問題。還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生活能力,適當刪減或者增加一些任務。
除了上面三條原則外,還有一條最重要的,那就是正面引導原則。對學生在家的表現,我們要給予更多的表揚和鼓勵。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家長,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要不斷地給孩子以精神的感召,讓孩子做時間的主人。
當然,時間管理不僅僅是在疫情時期必須做好的課程,更是在常態(tài)的教育生活中必須關注的課程。作為班主任,責任在肩,我們要不斷探索引導學生進行時間管理的教育策略,努力做時間管理的導師,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自我管理的達人。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