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李汀
摘 要:目的:研究如何運用ICP-MS法對水稻田范圍內的表層土壤中含有的主要重金屬元素展開研究,重點研究Mn、Cr、Cu、Pb、Cd、Zn這種重金屬元素的具體含量。方法:選擇ICP-MS法實施測定工作,獲取土壤樣品,通過HNO3-HF-HCIO4來實施徹底消化,而后添加一些內標元素,具體有45Sc,204Tl與115In,通過內標法實施測定工作,對儀器波動、接口效應以及基體效應給測量帶來影響進行了有效克服。同時也對測量儀器的原有工作參數(shù)進行了優(yōu)化,對待測元素展開選擇,而后有效測定同位素,抵抗質譜干擾問題,測定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的標準物質。結果:本次測定結果與標準值保持一致,加標回收率范圍在98.0%到102.0%之間,相對標準偏差范圍是2.2%到3.5%。結論:該種ICP-MS法在測定土壤系統(tǒng)中重金屬污染物的活動中有極好的效果,其檢測過程簡單,檢測速度快,可獲取精準的檢測結果,最終線性范圍相對偏寬。
關鍵詞:ICP-MS;土壤;重金屬元素
水稻作物在發(fā)育與生長活動中需要通過土壤來獲取相應的養(yǎng)分,而Mn、Fe、Mo、Zn、Cu等重金屬元素進入到水稻之中,可以發(fā)揮出酶催化劑的作用。然而當重金屬含量過多,土壤就會變?yōu)槲廴就寥?,水稻的正常發(fā)育與生長都會受到不良影響,稻米的質量也會因此而降低。如果銅元素的含量過高,水稻可能會直接枯死;鎘元素出現(xiàn)后,水稻會形成發(fā)育障礙的問題,當?shù)咎锿寥乐械逆k含量高于1.0mg/kg,糙米中所含Cd成分就會大幅降低。水稻是我國極為重要的作物,種植面積也很大,必須要做好水稻種植區(qū)域的土壤監(jiān)測工作,以此實現(xiàn)豐產目標,提升大米的質量水平?,F(xiàn)圍繞Mn、Cr、Cu、Pb、Cd、Zn幾種元素,展開測定工作,在過去主要運用原子吸收法或者光度法來逐一檢測,雖然可以獲取比較精準的檢測結果,但是需要消耗極多的試劑,同時分析時間也比較長。本文運用ICP-MS設備開展測定多元素的工作,研究過程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
采用Sciex ELAN250型ICP-MS質譜儀。
實驗用水:經(jīng)陰--陽--混合床交換的高純水,電阻18MΩ,超純硝酸(經(jīng)亞沸蒸餾提純),優(yōu)級純高氯酸、氫氟酸。
標準溶液:用高純Sc、In、Tl的氧化物以常規(guī)方法配制成濃度都是1.0g/L的標準單一內標儲備液,介質是(1%v/v)硝酸,然后配制成濃度都是100mg/L的標準內標混合使用液,介質是1%硝酸(v/v);用光譜純或基準試劑配制成Cu、Pb、Zn、Cd、Cr、Mn單一標準儲備液,濃度都是1.0g/L,介質是1%硝酸,然后配制成各元素濃度都是10.0mg/L,介質是1%硝酸混合標準儲備液;使用前稀釋使各元素的濃度均為0.000mg/L、0.500mg/L、1.000mg/L,加入內標元素,濃度為1.000mg/L,介質是1%,硝酸(v/v)的標準系列溶液。
基體溶液:用高純碳酸鈣、光譜純鋁粉按重量比為1:0.1,用硝酸配制成總可溶性固體物是1.00g/L的儲備液。
針對檢測試驗中應用的玻璃容器,運用硝酸溶液實施容器的浸泡工作,具體浸泡時間是24h,通過純水與蒸餾水實施沖洗,應先使用蒸餾水,徹底晾干后以備運用。
1.2 方法
通過常用的梅花形采樣技術來采集樣品,可設置5個采樣點,采樣深度大約是5cm,選擇的是耕層土壤,混合多個試樣采集的土壤,反復通過四分法進行棄取,最終獲得質量為1kg的土壤樣品。開展樣品的前處理工作,從采集樣品中選擇50g到60g的土壤,將其存放到鋁盒內部,在105℃的溫度條件下實施烘干處理,烘干時間控制到4到5h,而后再開展冷卻工作,通過瑪瑙研缽采用手動化磨細的方法,通過100目型尼龍篩實施過篩工作,獲取樣品之后,可將其應用到重金屬分析活動中。精準稱取土樣,為0.1000g,將該土樣存放到100mL聚四氟乙烯型燒杯內部,添加少量的水進行濕潤,謹慎地滴加混酸,高氯酸:混酸為2:5,確定沒有劇烈的反應之后,繼續(xù)添加混酸,加入量為1mL,進行加熱工作時可運用低溫電熱板,使其維持微沸的狀態(tài),蒸至近干后,再添加氫氟酸,繼續(xù)低溫蒸,達到接近蒸干的效果之后,反復處理兩次。利用移液管順延內壁添加混酸,混酸與前期添加的氫氟酸均為1mL,待微熱狀態(tài)之后,內壁上粘附的氟化物逐漸溶解,將高氟酸有效蒸除,此時白煙基本冒完,添加硝酸,比例為1:1,添加量為1mL,在低溫條件下繼續(xù)溶解活動,進行試劑空白。將樣品取下,轉移到容量瓶實施定容活動,容量為100mL,移取其中的10.0mL放置到容量瓶中,添加標準化內標使用液,使用液為混合型,最后使用硝酸進行定容,啟動ICP-MS質譜儀,實施Mn、Cr、Cu、Pb、Cd、Zn的有效測定。
2 結果
在檢測時應當合理選擇同位素與應對譜線干擾問題。為了掌握譜線干擾狀況,分析樣品前期,通過樣品溶液與試劑空白,選擇合理的范圍,實施定性掃描,在空白的質譜圖中產生了不少離子峰,發(fā)現(xiàn)很多因素都會給幾種重金屬元素的測定帶來影響。在掃描質譜圖時確定,形成的背景譜線相對復雜化,大部分干擾都是因背景譜線而形成的?;谝?guī)避干擾的需求,可在不影響準確度與靈敏度的前提下,針對檢測元素選擇相應的同位素加以應對。檢測時,基體元素也會構成影響,如果可溶解性物質量較多,這種影響也變得更加明顯。當錐孔出現(xiàn)堵塞,基體元素大量沉積,處于錐頂部表面區(qū)域或者分析信號被抑制等情況,可能會形成信號漂移的情況,進而形成基體效應。測定期間還發(fā)現(xiàn),處于真空狀態(tài)之下,儀器產生溫度以及真空度方面的變動,真空室中的被測離子的具體傳輸行為也因此而改變,最終導致靈敏度漂移的結果出現(xiàn),當測量時間被延長,這種情況也會更加明顯。在應對儀器波動、接口效應與基體效應時,可選擇應用內標法、外標法與基體匹配法。對內標元素進行調整與選用,通過內標法實施測定,控制信號漂移以及消除基體效應的影響。將Tl、In、Sc當作內標進行測定,強化了準確度,同時測定精度也得到相應的提升,實施7次測定工作,發(fā)現(xiàn)獲取的平均結果的RSD范圍為2.2%到3.5%。
最終測量結果如下:Cu對應的測定值為120.50mg/kg,標準值為120.00mg/kg;Pb的測定值為72.80mg/kg,標準值是73.00mg/kg;Zn的測定值是104.0 mg/kg;Cd的測定值為1.19 mg/kg,標準值是1.200 mg/kg;Cr的標準值是112.00,測定值是111.60 mg/kg;Mn標準值是519.0 mg/kg,測定值是516.8 mg/kg。測定值與標準值基本保持一致。
3 討論
在對土壤樣品進行溶解時,使用氫氟酸、高氯酸以及硝酸,獲取的可溶化固體物質數(shù)量比較少,因此可選擇ICP-MS質譜儀設備直接進行測定工作。完成精準內標元素的精準選擇工作之后,即使儀器出現(xiàn)了波動,或者產生接口效應以及基體效應,也不會對檢測結果構成負面影響,應用效果良好穩(wěn)定。
該土壤重金屬元素含量測定工作中,預先處理土壤樣本,而后啟動ICP-MS設備,實施多元素測定工作,內標選擇Tl、In與Sc,最終確定相對標準差范圍是2.2%到3.5%,加標回收率是98.0%到102.0%,該方法的有點包括準確性強,檢測速度快以及檢測過程較為簡便。因此可在普查土壤重金屬含量的工作中應用該方法,以此來測試與分析污染土壤被重金屬污染的具體情況,確定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徐聰,趙婷,池海濤.微波消解-ICP-MS法測定土壤及耕作物小麥中的8種重金屬元素[J].中國測試,2019(5).
[2]劉曉俊.ICP-MS法測定土壤中六種重金屬元素[J].云南化工,2019(3).
[3]張世文.ICP-MS測定土壤中重金屬含量四種分解方法的探討[J].新疆有色金屬,201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