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伍竹迪是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之一,1952年參加了女飛行員的首次飛行表演,67年過去了,她現(xiàn)在在哪里?
1951年,舉國上下正在全力抗美援朝,動員知識青年積極參軍。
18歲的高中畢業(yè)生伍竹迪熱血沸騰,沒有和父母商量,她“擅自”報名參軍,成為中南航空預科總隊的戰(zhàn)士。與此同時,黨中央、中央軍委頒布培養(yǎng)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的決定,剛剛穿上軍裝的伍竹迪成為第一批學習飛行的55名女學員之一,其中只有伍竹迪等14人是學習飛行駕駛的。
同年3月31日夜里,伍竹迪和戰(zhàn)友們坐了幾天幾夜的火車,到達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第七航校。從南國到北國,伍竹迪感慨:一片白雪皚皚,到處煙囪聳立,這工業(yè)城市到底是不一樣?。牡胶叫D莻€夜晚開始,伍竹迪的人生便與飛行緊密相連。
航校學習正式開始,空氣動力學、氣象學、領航學這些冷知識,每天十幾個小時往腦子里灌。伍竹迪和她的伙伴比先期學員晚到近2個月,好在她們是高中畢業(yè)生,比老兵有文化上的優(yōu)勢,她們一邊學習新知識,一邊追趕落下的課程。
一個字:學!三個字:努力學!
晚上熄燈后,她們找到有光線的地方悄悄補課,她們的學習進步很快。當時,航校為了讓她們盡快上天,只在陰天上理論課,晴天教官教實操。到航校不足兩周,4月13日,這些姑娘們就上天“起飛”了。眩暈、嘔吐、體力不支,都是一邊鍛煉一邊調整,沒有時間等待?。?/p>
那年年末,伍竹迪她們接到命令,1952年3月8日將舉行首批女飛行員的首次飛行表演,接受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和廣大群眾的檢閱。
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的誕生,對新中國、對廣大女性都是一個標志性的開始。
14名姑娘激動啊,興奮啊……可是,她們的飛行經歷還不到12個月,飛行不滿80個小時,能行嗎?
伍竹迪說,大家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首飛一定成功,為新中國增光,為新中國婦女增光!
她們開始了40天的緊張苦練。從起落、編隊、穿云等基礎動作,一絲不茍地練起。首飛典禮只有6架飛機,2人一組,14名女飛行員中有2人不能執(zhí)行首飛。姑娘們每人都憋著一股勁兒,誰不想參加首飛?。±碚?、技術、身體、心理都優(yōu)秀的伍竹迪,被寫入首飛名單。
1952年三八婦女節(jié),是一個值得銘記的節(jié)日。全國婦聯(lián)與解放軍總政治部共同組織,為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在西郊機場舉行了隆重的起飛典禮。朱德、劉亞樓、鄧穎超等領導以及各國駐華大使夫人參加了這一盛典。首都7000多名婦女代表觀看了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的飛行表演。
伍竹迪和她的11名戰(zhàn)友駕駛著6架里-2型飛機,飛越了天安門廣場。據報道,毛澤東主席雖沒有到達現(xiàn)場,但走出辦公室,興奮地指著飛過頭頂?shù)娘w機說:“這是我們的首批女飛行員開的。”
首飛圓滿結束,現(xiàn)場的婦女群眾把女飛行員們拋向天空,她們笑著、唱著、歡呼著,現(xiàn)場成為歡樂的海洋。
朱德委員長與女飛行員合影并贊揚她們:“你們是新中國婦女的光榮,也是解放了的婦女的榜樣?!?/p>
1952年3月24日,毛澤東主席和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了首飛的女飛行員們。1952年9月,伍竹迪和她的戰(zhàn)友秦桂芳登上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本女性刊物《中國婦女》雜志的封面,她們英姿颯爽的形象和感人的事跡,經由《中國婦女》雜志的傳播,成為廣大婦女追逐、羨慕、學習的榜樣。第二年6月,伍竹迪穿著飛行服站在飛機旁的一幅照片,被制作成宣傳畫,與著名的宣傳畫《我們熱愛和平》一起在全國郵局發(fā)行。那時,伍竹迪才19歲,她的人生就此擁有了紅色基調。
伍竹迪回憶:“當時通訊不方便,加上航校有保密紀律,父母不知道我當了飛行員。我母親在郵局工作,通過報刊才得知我是飛行員,參加了首飛表演,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用我照片制作的宣傳畫被我父親買回家,掛在家里,成為全家人的驕傲?!?/p>
伍竹迪飽含深情地說:“幾十年來,這幅畫一直掛在父母家里,父親去世后,我拿回自己家。我小兒子說,別的東西我都不要,就要這幅畫,現(xiàn)在這幅畫原版掛在小兒子家里。后來,我侄女進行了復制,我和另兩個孩子,家里掛的都是這幅畫的復制版。”
在伍竹迪家雪白的墻上,這幅畫很醒目,畫上的伍竹迪英姿勃發(fā),威風凜凜,有著軍人的豪邁。67年過去了,伍竹迪的腰板不再那么挺拔,但看上去還是那么自信,眼神還是那么堅毅。她說:“時光如果倒流,我還會選擇參軍,還會去當飛行員?!?h3>藍天是底色,自信是底氣
在航校,第一次試飛,伍竹迪跟隨教官飛上藍天,一望無際的美麗藍天,讓伍竹迪瞬間愛上了它。她下定決心,要把飛行作為終生的事業(yè)。
單飛,對首飛的姑娘們來說,是過了嘔吐關、眩暈關、體能關、理論關等九九八十一難才得到的機會,是飛行生涯重要的起點,也是個人自尊心的小小滿足。
放單飛的日子到了,第一批單飛名單里沒有伍竹迪。因為飛行上有明確要求,女性處于生理期不能飛,那天,處于生理期的她被關閉在單飛的大門之外。對于向來自信的她,這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伍竹迪的技術是一流的,身體素質也是一流的,別的姑娘嘔吐得翻江倒海,她居然沒有任何反應,她是籃球場上的健將,經常是打全場的主力。
選飛體檢時還發(fā)生過一個小插曲:醫(yī)生給她查心率,兩次都是120次。
醫(yī)生問她:“你緊張什么?”她說:“我沒有緊張???”
醫(yī)生說:“那我們量個體溫吧!”39℃,醫(yī)生驚訝地說:“你現(xiàn)在發(fā)高燒呢,你沒有感覺嗎?你早上吃的什么?”她說:“我吃了三碗米飯!”醫(yī)生說:“你的身體太好了。”
沒能單飛,伍竹迪的情緒發(fā)生了變化,她總覺得是因為技術不行才被排除的。再上藍天時,她的技術上真的出現(xiàn)了問題,怎么飛也飛不好了。教官只好讓她停飛??粗鴦e人每天在天上,她的心里那個難受啊。她主動找到教官下了保證:“讓我飛吧,如果飛不好,我就永遠都不飛了?!苯坦賻退崖湎碌恼n補上,她重新飛上了藍天。
對新中國的這批女飛行員,毛主席指示:“不要培養(yǎng)成演員,而要培養(yǎng)成人民的飛行員?!睍r任空軍總司令劉亞樓也一再強調,這批學員一定要飛出來。
1955年,伍竹迪22歲,大隊長安排她去帶一批學員。她一聽連忙搖頭:“我怎么能行呢?他們都是正規(guī)航校畢業(yè)的,個個年齡比我大,軍齡比我長?!贝箨犻L說:“你膽大心細,你怎么不行?”被大隊長鼓勵和說服的伍竹迪,帶著學員上了62型蘇式新機,她手把手言傳身教,細心指導,當伍竹迪看到他們都飛出去的時候,她真的有一種滿足感。
在教官的崗位上,她把一批又一批男女飛行學員送上了藍天;同時她還試飛了很多高難度新課目,經她試飛的課目寫入空軍飛行大綱。她的膽大心細創(chuàng)造了900公尺高度雙發(fā)停車化險為夷的奇跡。
伍竹迪自19歲獲得榮譽之后,不辱使命,在每個飛行任務中,演繹著精彩的紅色人生,1963年,年僅30歲的伍竹迪,已經成為飛行三大隊的副大隊長,具有飛行指揮權。
對飛行員來說,飛行時長代表著個人的成就。為了保證姑娘們成才,剛到航校時,劉亞樓司令員頒布的第一道命令是:5年內不許談戀愛,有對象的也要斷掉。姑娘們個個寫了保證書。
而伍竹迪對自己的飛行事業(yè)做出了嚴格的規(guī)定,她的戀愛、結婚、生子都要以飛行為中心,遇到與飛行相撞的事情,一切為飛行讓路。
1958年12月28日,本是伍竹迪的結婚日,雙方親屬提前從廣東、天津匯集到了北京,歡歡樂樂籌備婚禮。伍竹迪卻接到緊急任務,25日起飛。和家人緊急磋商后,她把結婚日期推遲到春節(jié),好在她先生是空軍的領航員,非常理解。
1959年10月,伍竹迪的大女兒出生,她給女兒喂了30天母乳后,只能把孩子送到天津奶奶家。其實,伍竹迪的母乳很好,但飛行這項工作沒辦法兼顧啊,大女兒、大兒子都是這樣,只享受了30天的母乳。
重新回到飛行一線的伍竹迪,接到一個救人的緊急任務,需要到包頭取氧氣瓶,送到烏蘭浩特,再返回吉林附近鄭家屯機場降落。包頭機場沒有夜航設施,烏蘭浩特機場是已被廢棄的機場。她們的飛行計劃是晚上從北京起飛,天亮至包頭,裝上氧氣瓶,趕在白天飛往烏蘭浩特機場,放下氧氣瓶,再調頭返至鄭家屯降落。伍竹迪全身心馬不停蹄地飛,忘記了自己是一位產后不足60天的媽媽,她創(chuàng)造了女飛行員產后首次執(zhí)行任務連續(xù)飛行10多個小時的紀錄。
伍竹迪是共和國第一個載客飛行的女飛行員;她所在的師是專機師,為黨政軍領導人多次開過專機,每次都是安全送達目的地;她由于表現(xiàn)突出,被評為第一批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1955年出席了第一次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大會。
首飛的女飛行員個個都很棒,一直都在飛行一線。其中一位隊友,一直飛到53歲,伍竹迪也飛了4000個小時!但1967年10月她被迫停飛了。
被剝奪飛行權利的伍竹迪,調離北京專機師,前往西安空軍16航校任教,她在教師的崗位上,為國家培養(yǎng)飛行人才鞠躬盡瘁。她說,曾經組織上為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重新歸隊寫過申請,但由于種種原因,伍竹迪再也沒能重返藍天,這是她此生的最大遺憾。1984年1月她離休,隨丈夫回到天津老家安度晚年。
伍竹迪這代女性把自己的理想與祖國相連,用犧牲自我的奉獻精神、敢于擔當?shù)钠橇?,成為新中國婦女的驕傲,也開拓了婦女建功時代的舞臺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歷史應銘記她們,我們應致敬和感謝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