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珍,胡子成,黃嘉玲
(廣東省江門市五邑中醫(yī)院輸血科,廣東 江門 529000)
在輸血前交叉配血試驗中發(fā)現(xiàn)不相容情況下,主要原因是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DAT)陽性,對治療造成了一定困難[1]。DAT多應(yīng)用在致敏紅細胞的不完全抗體或補體檢查,致該指標陽性的疾病類型大多為自身性疾病[2]。文獻資料顯示:DAT陽性患者輸血過程中會引發(fā)交叉血不配合,并最終導(dǎo)致無效輸血。如果病人受重度貧血影響,并且合并出血,在臨床處理上須少量給予紅細胞以控制減緩癥狀[3]。筆者將采用病例對照的形式,全面分析DAT陽性病例,作以下匯報:
前瞻性選擇科室2016年1月-2020年1月的DAT陽性患者作為研究組,并選取同期收入的30例DAT陰性患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①均通過DAT準確試驗;②需要輸注懸浮紅細胞;③知曉本文相關(guān)研究。排除標準:①存在血液疾病。其中研究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18-67歲,平均(45.98±4.05)歲。對照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18-68歲,平均(46.13±4.32)歲;兩組基線資料經(jīng)對比均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P>0.05),有可比性。
收集病例對象輸血前、后的EDTA抗凝血液標本作血液檢測,檢測指標包括:HCT(紅細胞壓積)、血紅蛋白(Hb)、紅細胞計數(shù)(RBC)。
觀察兩組患者輸注前后兩組患者血液指標;總有效率:有效:輸注每單位紅細胞后Hb水平增量不低于5 g/L×60/患者體質(zhì)量(kg);部分有效:增量低于 5 g/L×60/患者體質(zhì)量(kg);無效:輸注紅細胞24h后檢Hb水平不高于輸注前;總有效率=(有效+部分有效)/例數(shù)×100%[4]。
以SPSS 20.0軟件處理相關(guān)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作(±s)、%表達;獨立樣本結(jié)果作t或卡方檢驗。P<0.05提示結(jié)果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
對照組輸血前后均高于研究組,兩組患者輸血后均高于輸血前,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輸注前后兩組患者血液指標[n=30,(±s)]
表1 輸注前后兩組患者血液指標[n=30,(±s)]
組別 RBC(×1012/L) Hb(g/L) HCT(%)輸血前 輸血后 輸血前 輸血后 輸血前 輸血后研究組 1.45±0.32 1.78±0.36 48.54±6.87 58.96±6.96 15.54±3.69 20.98±4.85對照組 2.25±0.47 3.15±0.56 70.54±6.75 85.41±7.54 20.04±3.54 25.41±5.04 t 7.706 11.271 12.511 14.118 4.820 3.469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對照組23例有效、7例部分有效,輸血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研究組10例有效,17例部分有效,3例無效,輸血總有效率為90.00%,差異顯著(x2=10.526,P<0.05)。
交叉配血是將獻血者的紅細胞與血清分別于受血者血清、紅細胞混合,觀察有無凝集,保證在輸血期間的安全。部分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紅細胞被致敏并產(chǎn)生同種抗體,這些因素會導(dǎo)致主次交叉配血不合,使得臨床輸血治療出現(xiàn)困難。導(dǎo)致DAT的原因較多,包括血液病、癌癥、藥物原因等,患者血清中往往含有抗體,伴隨不規(guī)則抗體存在,使得交叉配血較為困難。
自身抗體會對異體紅星細胞所起到明顯的破壞效果,并不強于其對自身紅細胞的破壞,因此自身抗體不會由于輸入紅細胞家中溶血程度,因此輸血是能夠為患者帶來益處。本文通過將DAT陽性患者輸注懸浮紅細胞納入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輸血前后均高于研究組,兩組患者輸血后均高于輸血前,對照組輸血總有效率100.00%高于研究組90.00%,P<0.05。目前臨床也在不斷對DAT患者查找病因,對基礎(chǔ)疾病作及時處理,借助激素沖擊提升血紅蛋白。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由DAT陽性常見病癥,大量自身抗體的形成抗體多無特異性,找到完全相同的紅細胞難度較大,針對該部分患者臨床不建議輸血[5]。結(jié)合本研究結(jié)果,能夠觀察出,自身抗體與DAT凝集強度越強,紅細胞存活期越短,導(dǎo)致患者貧血更加嚴重。對于這種患者,輸血危險性較高,輸血不合適會使得病情更加嚴重,除了在交叉配血期間嚴格要求,在選擇血液制品期間也需要斟酌,并區(qū)分患者是溶血性貧血還是肺溶血性。而溶血性貧血分為自身與新生兒,自身溶血性貧血可選擇洗滌紅細胞,經(jīng)過生理鹽水反復(fù)洗滌懸浮紅細胞,去除了絕大部分白細胞、血小板產(chǎn)物,可避免相關(guān)物質(zhì)引起的輸血反應(yīng)。但部分患者輸注洗滌紅細胞后,會出現(xiàn)溶血反應(yīng),說明洗滌紅細胞后導(dǎo)致溶血反應(yīng),說明在部分自身溶血性患者中,可以被自身抗體致敏,使得輸注紅細胞存在縮短,導(dǎo)致輸血無效,甚至?xí)l(fā)生溶血反應(yīng)。因此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嚴格掌握輸血情況,并在輸血后及時檢測情況,及時查找病因,去除誘因。
綜上所述,對于DAT陽性患者輸血需要嚴格控制輸血指征,能不輸血盡量不輸血,需要輸血需要選擇反應(yīng)強度弱,且慢速輸注,注意觀察,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降低抗體強度,減少輸血反應(yīng),降低患者風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