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家立 韋生紅
摘要:實驗既是物理教學的主要方法,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將實驗這一主線貫穿物理教學的全過程,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化難為易地接受和掌握物理知識。本文針對如何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這一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 ?導入? ?探究? ?活動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長期支配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大多帶有明顯的預設性和演示性,即教師只是為了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而直接講解實驗,更有甚者直接讓學生背實驗步驟,這使得實驗教學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和功能。筆者認為,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僅僅局限于驗證規(guī)律,還要讓學生在理解和消化書本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以期推動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演示實驗,引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驅使學生展開一切學習與探究活動的源泉和動力,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擺在重要位置,然后利用一些新穎、有趣的小實驗引入新課教學,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認識內能》時,為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電子打火器和用口香糖盒制成的“膠卷盒”,并向里面滴了幾滴酒精。之后,筆者蓋好盒蓋,撥動了電子打火器的按鈕。此時,伴隨著“啪”的一聲,盒蓋順勢飛出。于是,筆者問道:“同學們,你知道是誰推動盒蓋運動的嗎?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學生根據已有知識,針對這一現(xiàn)象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如此一來,筆者通過將演示實驗運用于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的強烈欲望,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分組實驗,合作探究,發(fā)展能力
物理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僅憑教師一味地口頭講授,勢必會為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造成一定阻礙。對此,教師不妨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分組實驗,親歷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以此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xiàn)師生和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如在教學“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筆者先引導學生體驗并感知了摩擦力的真實存在,并據此總結歸納了摩擦力的定義。之后,為了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實現(xiàn)師生和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筆者讓學生交流與探討了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隨后,筆者依次板書了學生的猜想,其中有重力、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物體的運動速度等。接下來,筆者讓各小組自主選擇器材,設計實驗,依次對上述猜想進行驗證。在此期間,筆者會在班級內巡視輔導,并對學生遇到的問題予以指導和點撥。如此一來,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還發(fā)展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xiàn)了教與學的相互促進。
三、開展活動,應用實踐,學以致用
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蘊含著豐富的物理學知識與原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將物理知識運用于生活,初中物理教師除了要在課堂教學中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之外,還要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拓寬物理教學空間,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實踐應用,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如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應用意識,在教學完“歐姆定律”后,筆者讓學生在課后利用干電池、小燈泡和自制滑動變阻器自主設計了一個可以調節(jié)高度的小臺燈。此外,在教學完“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后,筆者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觀察、繪制了一份家庭電路圖,并對電路圖的結構進行了分析,再結合自家實際情況,出具了一份家庭節(jié)約用電報告。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加以實踐應用,不僅進一步拓寬了物理教學的空間,還強化了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增強了學生的物理應用意識,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四、結語
總而言之,實驗是物理學發(fā)展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突出物理學科的特點,強化實驗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能力發(fā)展,使物理教學更具適應時代進步與素質教育需要的新功能。
參考文獻:
[1]時玲.例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21).
(作者單位:廣西宜州區(qū)北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