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友
【摘? 要】在初中階段,學生學習歷史科目的主要任務是記憶相關歷史事件的時間點和相關歷史人物。即使記憶難度對學生來說不太高,學生仍然可能因為內容繁多而導致記憶不夠牢固。一旦學生難以記住某個事件的具體歷史時間點和具體人物,則有可能導致學生出現成績不佳的問題,成為班級內的歷史學困生。而面對學困生的出現,需要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運用積極合理的策略,幫助學困生在學習歷史的道路上減輕阻礙,擺脫成為一名歷史學困生的煩惱。從而使得班級內的整體成績可以有效提升。
【關鍵詞】初中歷史;學困生;激發(fā)歷史興趣;制定合理計劃;重視基礎學習
在初中階段,學生成為歷史學困生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在總體表現上是大體一致的,其中一大表現就是對歷史學習缺乏相應的積極性,需要教師從學生個體入手,激發(fā)學困生的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另一大表現就是學困生在個人歷史學習中計劃的制定上表現的脫離了自己現有的客觀存在。對這類學生教師應該積極對其進行矯正,使其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還有一大表現就是學生容易忽視自己的基礎,針對這一現象,教師需要反復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溫故,使學生打下牢靠的歷史基礎。
一、激發(fā)歷史學習興趣
歷史作為一門文科科目,其內容特點是文字較多,記憶需求較大等。由此對學困生來講,可能對歷史產生的印象就是歷史學科較為枯燥,學習內容繁重,學習緊靠背誦等。一旦學困生產生了這樣的刻板印象,極有可能導致學困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大為降低。表現在課堂上,就是聽課不專心。表現在考試中則是考試成績較為不理想。所謂治標先要治本,學困生既然從根源上缺乏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教師就要應用相關的手段增強對學困生的了解,通過引用其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教學結合,重新激發(fā)學困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教授“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時,教師可以在先對歷史學困生進行了解的情況下了解歷史學困生具體個人的興趣愛好再加以總結,在課堂上以引入的方式介紹與其興趣相關的內容,再與課本內容相結合,引入宋代時期人民的愛好以及豐富的社會生活。將學生的興趣愛好與課文所講的社會風俗習慣融會貫通,合理銜接。這樣可以有效改善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固有印象,重新讓學生發(fā)現歷史學科知識內容的有趣之處,引起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二、制定合理學習計劃
由于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任務難度較為簡單,大多數任務以背誦和記憶為主,有可能導致學生對歷史產生容易拿高分的錯誤認知。一旦學生產生了這種誤解,則有可能在不合理評估自身的學習狀況下,盲目地為自己制定高于現階段自己可以達到的目標,學生在不合理的計劃的指導下,無法實現跨越式的進步。真正要使學生在歷史學習上取得長足有效的進步,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計劃進行了解并干預,輔助學生制定下合理的學習計劃,幫助學生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科學合理地用計劃指導自己,有效地使自己實現質的飛躍。
例如,在教授“五四愛國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擬定計劃進行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將此章節(jié)的內容整理歸納,而針對歷史掌握程度不同的學生,教師的任務布置上也應該有所不同。如對于基礎知識較為不牢固,概括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要求其列出各個歷史時間和人物,及事件的發(fā)生,按照時間發(fā)生的順序,大致列出綱要即可。而對于基礎較為牢固概括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要求其在列出時間地點以及人物之外。理清各個事件發(fā)生的原因,以及其造成的有利影響及有害影響。再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整理的內容搭建一個整體的框架,要求其內容事件中要有機結合與銜接
三、重視基礎知識學習
既然歷史是一門文科科目,記憶量大,知識點多,那對于學生的一個必然要求就是學生在歷史記憶方面要有堅實的基礎,要熟悉掌握各個知識點,而恰恰是因為這方面的要求較為低,實踐難度也較小,可能導致許多學生忽略了在這方面的努力。而過于忽視基礎的最終結果,只會是學生的歷史學習基礎薄弱。想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加強對學歷史學困生的基礎知識學習情況的把握。切實跟進歷史學困生知識基礎知識學習的進度。確保歷史學困生能夠有效地掌握每一個歷歷史的基礎知識。
例如,在教授“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教師可以重點要求歷史學困生記憶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即美國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是什么,爆發(fā)的時間是什么時候,爆發(fā)的地點是哪,參與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而學生只有知道清晰的時間線,詳細的歷史進程,才能夠對一段歷史產生較為清晰的理解。同時為自己梳理基礎知識,也有利于學困生在歷史學習中搭建框架。有助于學困生在后續(xù)學習歷史知識時,將相關時間地點人物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這樣一來,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量不僅會更加扎實,對他們學習以后更有難度的知識也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初中階段的歷史任務比較簡單,教師也不能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掉以輕心。要積極地幫助學困生改善對歷史缺缺乏相關的興趣,在歷史學習計劃的制定不合理,基礎知識不夠牢靠的問題。只有教師運用相關的策略,通過對學生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通過把握學生的歷史學習程度,幫助其制定科學合理的歷史學習計劃,過檢驗其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幫助其打下牢靠的基礎,才能使在歷史學習上力不從心的學生,正確對待歷史學習,用有效的方法去學習。
參考文獻:
[1]黃彬.初中歷史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4)
[2]張艷春.歷史教學中學困生的推進探索[J].新絲路(下旬),2016(01)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李廟鎮(zhèn)閆坪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