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文
摘要:寫作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腦力創(chuàng)造行為,通過寫作來傳達信息,表達思想,寫作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小培養(yǎng),就目前來看,小學生的寫作都比較缺乏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我們要從小學生入手,緊抓根基,不斷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全面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這對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水平來說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寫作;創(chuàng)新;問題;探索
1.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1.1教學模板
寫作是闡述自己觀點以及某種哲理的載體,是向受眾表達自己情感的重要渠道。對于學習者來說,學生的快樂是溢于言表的,但是從我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并不是很理想。小學生對寫作基本上沒有什么興趣,他們的興趣點都集中在了手機、iPad、電腦上,還有些小學生對寫作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排斥性,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類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我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模板是統(tǒng)一的,不管小學生有何新奇的想法,老師都按照模板進行教學,這必然會挫傷小學生的寫作熱情,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和打擊,長此以往,對寫作不感興趣,產(chǎn)生排斥現(xiàn)象也是很正常的。
1.2審題標準
由于每個人的認知、人生閱歷等都存在差異,所以在對待相同事物的時候,看法肯定有所區(qū)別,但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卻要求學生寫作的時候嚴格按照標準執(zhí)行,所謂標準就是給小學生設(shè)定命題,針對這一命題來深層次挖掘,這種審題模式極大限制了小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學生的很多想法都不能寫出來。這對小學生的創(chuàng)作是非常不利的。
1.3功利化
寫作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體會到作者的真實情感以及所有表達的意圖,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表達真情實感是寫作中最重要的,也是寫作的真正意義所在,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在自己寫的文章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那么整篇文章也就沒有什么價值了,讀文章的人也相當于浪費了時間?,F(xiàn)如今很多小學生的作文雖然看起來長篇大論,內(nèi)容非常多,但是仔細對比后會發(fā)現(xiàn),所寫內(nèi)容基本上都是雷同的,雷同點主要集中在向雷鋒學習、樂于助人、拾金不昧,等等,這些積極向上的內(nèi)容都寫了很多年了,學生根本就沒有將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與真實情感融入到文章中,才會出現(xiàn)如此多的雷同文章。由此可見,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
2.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性寫作教學策略
2.1寫作動機要貼合實際生活
任何一篇文章的出現(xiàn)都有其動機,動機是調(diào)動個人想著某個目標活動,并且使人可以努力堅持下來的一種內(nèi)部動力及心理活動。而生活又是寫作的根基,在實際生活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認知,因此教師一方要立足于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并結(ji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生活習慣找到小學生的興趣點,這對于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動機是非常有幫助的,要求寫作內(nèi)容要與小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在小學生的世界里,家庭、學校占據(jù)了主導位置,每天都會記錄下學生開心、難過的事情,而這些事情都可以寫到文章中,教師還要不斷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并隨時記錄,讓小學生能夠養(yǎng)成寫作的好習慣,長此以往對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也是大有幫助的,而教師在設(shè)置命題作文的時候,也要盡可能的將作文的大方向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學生才能夠有發(fā)揮的空間。
2.2從大自然總積累寫作素材
很多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不知道寫什么,即使給了命題,也不知如何下手,沒話說,這就是因為自身積累不足導致的,教師可以多引導學生親近自然,走進自然,接觸自然中的花花草草,感受自然的變化,在自然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拓寬小學生的視野,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積累寫作素材,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2.3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社會實踐對一個人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寫作也同樣需要社會實踐,由于各個地區(qū)都有其獨特的民俗風情和文化,每一個區(qū)域都有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因此可以讓家長在小學生放假期間多帶學生參與實踐,多了解一些風俗人情,從而陶冶自己的性情,凈化自己的心靈。教師平時可以多帶領(lǐng)小學生們游覽參觀家鄉(xiāng)當?shù)氐囊恍┪奈锕袍E以及風景名勝,全面了解家鄉(xiāng)的一些民俗風情。教師也可以引導小學生們探究民間文化,然后讓小學生欣賞完后進行點評,說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2.4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要在引導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的同時,以閱讀教學為載體,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積累一些經(jīng)典語句,模仿、學習作者的整體布局思路、遣詞造句的風格以及寫作手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粗讀文章
教師要指導學生粗讀文章,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是他們一個重要的難點。很多學生說話說得非常流暢,但是要寫作的時候卻感覺非常困難,甚至一說到寫作就恐懼萬分。用心分析學生在寫作中遇到問題的具體情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之所以認為寫作難,自己不會寫作,是因為缺乏寫作的方法技巧,也缺乏寫作的素材。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入手,讓學生認識到閱讀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多的好處,其中就包括他們可以從閱讀中學會寫作的方法和思路,也能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目前的閱讀水平安排閱讀材料由淺入深的逐漸提高,使學生對閱讀感興趣,并獲得一定的掌握能力。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識字量有限,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最基本的繪本閱讀開始,再加上一些圖畫,這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把興趣培養(yǎng)起來,從而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總結(jié),讓學生學習文章中作者的寫作方法,在文章中如果發(fā)現(xiàn)優(yōu)美的句子要記錄下來,這也是一種積累詞匯的方法。
總之,閱讀的過程是一個小學生積累認知策略、心智技能的過程,也是一個他們豐富閱讀素材的過程。閱讀的素材涉及方方面面,小學生能夠從作者描寫的方法中學會一些技巧。這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們也能夠留意那些看似很尋常的事物和場景,從而提高了他們寫作的意識和主動性。
(2)多讓學生閱讀課外書籍
教師要不斷引導小學生平時多閱讀課外書籍,雖然寫作對于有很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但是他們也知道自己只要努力學,就能提高寫作的水平。閱讀和寫作是相互促進的,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建立起對閱讀的興趣,增強他們寫作的自信心。要想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活動來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必須要讓學生做到主動參與閱讀。因此,教師需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所在,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寫作能力。由于小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經(jīng)驗不足,知識儲備也很有限,所以,他們在寫作的時候經(jīng)常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一個意思該怎么用書面語來表達。他們對此感到非常的困惑,甚至是焦急。那么在進行寫作練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他們可以閱讀的書籍,并告訴學生,可以閱讀其中的某一篇來掌握其中的寫作特點,然后在自己寫作的時候試著進行模仿。這樣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并會促進他們在課下主動地進行拓展閱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也要監(jiān)督學生在閱讀中的獲得情況,要讓他們將自己閱讀中的所思所想、學會的技巧和方法運用在自己的作文當中,讓學生能夠非常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不斷進步。而寫作水平的提高與廣泛的閱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只要小學生深刻認識到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就能提升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從而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3)指導小學生一些正確的寫作方法。指導小學生平時批注式、體會式、摘錄式等正確的讀書筆記方法。
2.5加強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快速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會硬性灌輸給小學生一些行為格式以及行為技巧,而且要求小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要求來寫作,這樣會導致小學生養(yǎng)成一種定性思維,不利于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發(fā)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該打破這種定勢思維,多訓練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參考文獻:
[1]陸遠.高中語文創(chuàng)新性寫作教學的探究[J].讀寫算(教研版),2014 (22):223-223.
[2]張清會.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性習作教學的思考[J].才智,2015 (6):113-113.
[3]高利平.探究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J].赤子,2018 (30):64.doi:10.3969/j.issn.1671-6035.2018.30.066.
[4]徐曉蓮.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南北橋,2016 (8):154-154.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53.
[5]李麗.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探究[J].散文百家(下),2018 (8):111.doi:10.3969/j.issn.1003-6652.2018.08.108.
[6]畢冬梅.談小學寫作課的創(chuàng)新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