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瑤
大姐養(yǎng)花出名?;ǘ疾凰忝F,但是都很有精氣神兒,蔥郁蓬勃。我喜歡,大姐就送了我?guī)着琛D切┗ǖ轿壹业臅r候,都是開的正好的時候,大姐說:他們都皮實,只要澆好水就好。我知道你不善于養(yǎng)花,我給你的都是好養(yǎng)的。
過了些時日,花們依然茂盛,該開的也都開了,尤其一盆文殊蘭里又生出小芽,于是,我們就找了盆另栽了這株小幼苗。給它放在正好陽光的地方,每日觀察,上網(wǎng)查注意事項,水不多澆一點,但從來沒有忘記過澆水的周期日。
又過了幾個月,小文殊蘭長大了,沒有大姐給的好看和枝繁葉茂,但嫩嫩的小小的,挺拔昂揚,顯示一派生機,我們甚是喜歡。喜歡得超過原來那些好看的花多少倍,內(nèi)心里生發(fā)出自然的愛。
我想這就是馴化的原因吧?《小王子》里那只通曉天機的小狐貍這樣說:“對我來說,你無非是個孩子,和其他成千上萬個孩子沒有什么區(qū)別。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無非是只狐貍,和其他成千上萬只狐貍沒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馴化了我,那我們就會彼此需要。你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喜歡這株花,是因為給它澆過水,關(guān)心過它,照料過它,“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付出的時間,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哦,付出了時間,對方才重要!
孩子之于父母,戀人之間,朋友之間,人與動物之間,是不是也因為這樣才親密?不然,對于我來說,你又和成千上萬個同類的你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前幾天追姚晨熱劇《都挺好》,網(wǎng)上人人都痛恨蘇大強,我卻覺得沒有這個老父親的自私、貪婪、虛榮,又怎會讓蘇家三個孩子最終看到了自己而回歸本善?蘇母強勢,蘇大強在蘇母面前一直沒有話語權(quán)。蘇母死后,蘇大強覺得這么多年一直被壓抑的“個性”終于得以釋放了,他覺得這回一定要為自己而活,于是他為達到目的使出各種招數(shù)折磨兒女,三個孩子不得不圍著他團團轉(zhuǎn)。但正因為這圍著老父親的團團轉(zhuǎn),三個孩子在“被需要”中漸漸認清了自己的問題并開始修正和改變———老大不再愚孝,老二開始獨立,老三化解了內(nèi)心的冰川與自己和解。
劉墉也說過:“即使是毫無關(guān)系的人,如果在偶然的機會交給你照顧,你照顧愈久、付出愈多、犧牲愈大,有一天他離開,你愈會失落?!?/p>
所以,花的心事我懂了,澆過水,照顧過,傾聽過,在意過,對于我來說,它就比所有花全部加起來還重要。對于花來說,我也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但是,這些重要的東西眼睛看不到,只有用心,才能找得到。
生命中所有故事都是這樣開始的吧?
選自《深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