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少龍
讀,是語文教學中“讀寫聽說”的第一步。是學好語文的關(guān)鍵,也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環(huán)節(jié)?!白x”的教學,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在這幾年的從教中,我對此也有一些感悟,這里就談一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在興趣引領下去閱讀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朗讀有了興趣,心理活動有了指向,就會增強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學生朗讀興趣的培養(yǎng)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下功夫。一節(jié)語文課,要想上好。開始就更加要注意。在課程開始階段,我通常構(gòu)思好趣味性的導入,如同一個好文章需要一個好的開頭,一個生動的課堂也是如此。每一節(jié)課,我們不要從第一分鐘開始,進入了閱讀,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文章并不是文字的拼湊,而是作者生活經(jīng)歷的感受和體會,有必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作者背景資料,讓學生能夠自動帶入作者的角色,試著與作者感同身受,同時要結(jié)合作者寫這個文章的時代背景,去分析同時代人們的觀念和價值取向,讓文章變得豐富和立體。
2.在情景營造上下功夫。對于小學生來說,特別是我所任教的農(nóng)村小學,學生視野并不開闊。要想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我想在情景營造上必須要下功夫。小學生認知水平有限,對選擇進課本的文章并不一定和他所接觸的生活結(jié)合緊密。要讓他有興趣,選擇直觀的教學方式就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引發(fā)共鳴。因此,教學者可以在教學中適當從穿插情景教學。這樣會讓小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有生動直觀的認識,便于理解文章和教學,也有利于提升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3.在鼓勵表揚上下功夫。因為年齡的關(guān)系,相比于大人,學生對周圍的世界較為好奇,小學生在課堂中會多了活潑和好奇,同時也多了想象力,直觀思維都在發(fā)展。同時,這個年齡也處在其想表達自己情感的階段,他想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觀點看法,所以教師在閱讀課程中,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這時對他進行恰當?shù)墓膭詈捅頁P,就能提升其閱讀信心和閱讀興趣。
二、在優(yōu)美示范下去閱讀
1.教師的示范。小學生的語文朗讀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老師。因為其有著很好的模仿能力,通常,我們會見到很多孩子在家中模仿老師講課。當教師用自己動聽的語音、多變的語調(diào)、豐富的表情、形象的動作去展示個人的教學魅力時,就給學生美的享受,從而激起學生的朗讀欲望。
2.多媒體示范?,F(xiàn)在學校的教學條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包括我所在的農(nóng)村學校也都裝備了多媒體。當然還可讓學生多聽錄音或觀看有關(guān)影片,然后模仿練習,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多聽、多模仿,增強感性認識,感受不同角色的語調(diào)、語氣、音質(zhì)和感情色彩等,把好語言的“入門關(guān)”。并且,在現(xiàn)在新的技術(shù)手段允許下,通過配音、視頻朗讀等更好的方式,來吸引示范學生去讀,會收到更加好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3.身邊的榜樣示范。影響閱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身邊的榜樣也是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試想,你如果有一個朋友,在你每次去他家時,他都在讀書,對你是一種什么樣的影響。同樣,如果你的同桌讀書非常流利、普通話是非常標準,對你肯定是一種極好的示范作用。所以,我們老師也應當利用課堂的時間,來充分讓學生進行課上的讀書活動,從而為全班起到示范作用,帶動全班學生產(chǎn)生讀書的興趣。
三、在理解基礎上去讀
讀書,并不單純是為了讀,而是為了理解。同我們學習各種知識一樣。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應當在課堂上對我們要學習的文章,課文,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解讀。特別是一些難懂的片斷。例如:小學課本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的魯迅的文章。受時代局限性的影響,現(xiàn)在的學生對于那樣年代的作品、對于主人公的生活環(huán)境、對于大家所期盼的內(nèi)容,難免會產(chǎn)生理解上的偏差,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課堂上對這樣的文章要進行細致的講解。
學生理解了,自然也就讀起來不再費力,否則,在不理解的情況下,即使再進行朗續(xù)訓練,可能也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閱讀教學中,把朗讀與理解截然割裂的現(xiàn)象并非罕見,分析前讀一遍,講解完后再朗讀一遍,甚至根本沒去理解,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來。朗讀要以理解為基礎,通過朗讀又可促進對文章的感悟品味,它們相輔相成的,必須有機結(jié)合。
四、在培養(yǎng)語感中去讀
百度百科中對于“語感”一詞的解釋是: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吸收全過程的高度濃縮。語感是一種經(jīng)驗色彩很濃的能力,其中牽涉到學習經(jīng)驗、生活經(jīng)驗、心理經(jīng)驗、情感經(jīng)驗,包含著理解能力、判斷能力、聯(lián)想能力等諸多因素。
基于這樣的一個解讀,我們應當在我們?nèi)粘5睦首x訓練中努力做到,在朗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朗讀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有針對性的在課堂學生讀書中,對其讀書的基本要求中,加入其讀書美感的培養(yǎng)。就是說,學生不僅要讀的正確、流利,還要讀出美感。事實上,我們看小學語文課本中,在很多課后作業(yè)中,都標明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樣的作業(yè)。我想,這就是有意識的讓我們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美感。通過這樣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避免繁瑣的分析。讓學生多讀,多品味,反復誦讀,將學生引入“意會”的境界,使學生獲得審美感受。
五、到圖書海洋去讀
讀的形式多種多樣。適合的就是好的,適合的就是對的?,F(xiàn)在,學校的條件普遍比以往,有了質(zhì)的提高,幾乎每一所學校都有圖書館。以我所在的學校為例:圖書館中有各類書籍11233冊,遠遠高于了國家規(guī)定的小學生生均25山的標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有沒有將這些圖書充分利用起來?它是不是睡在學校的圖書館里?學校的書是用不讓學生讀的,不是用來擺放在圖書室中當樣子的,更不是用來迎接上級領導視察的。圖書館,就是一個書籍的海洋?,F(xiàn)在,新的理念是做開放式的學校圖書館。不限制學生的出入,不限制借閱。我想,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一個全民閱讀的時代將來會如約而至。
讀是一種有聲的語言藝術(shù),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只有通過教師們的精心指導、循循善誘,讓學生由想讀——樂讀——愛讀——會讀,層層遞進,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領略到讀的藝術(sh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