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沈曉萍
隨著人們對科學用腦越來越關注,小學心理課堂上開始探討如何科學用腦。筆者以“科學用腦”教學為例,從暖身體驗、激趣激思,用腦調(diào)查、知行合一,探秘方法、情境創(chuàng)設,私人定制、內(nèi)化應用,鞏固應用、升華拓展,教學反思、以學促教等方面展開總之,對于留守兒童,教師應付出更多的耐心,實施科學的方法,若師生攜手,留守兒童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指日可待。
腦科學是研究大腦結構和功能的科學。進入二十一世紀,腦科學的研究被稱為“腦的世紀”,腦科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這一背景下,它與心理教育的關系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隨著社會的轉型發(fā)展,心理教育受到關注,但是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普及層面,強調(diào)知識的識記,卻忽視學生整體心理素質(zhì)以及綜合能力的開發(fā)。以腦科學為基礎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科學化和成熟化的標志。
筆者是小學專職心理教師,一直在思考如何運用腦科學的理論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將腦科學的知識在小學課堂上探討和呈現(xiàn),故在心理課堂上進行了研究和實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逐漸意識到科學用腦能幫助提高學習效率。對于如何科學用腦,加強大腦的思維訓練,學生在生活中也有接觸,但并未深入探討和研究。筆者設計了“科學用腦”這一心理課,引導學生體驗科學用腦的重要性,并學會運用科學用腦工具卡來訓練和掌握科學用腦的方法。
1.“順時針還是逆時針?”
教師:這是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請同學們觀察一下,觀察到是順時針舞動的同學請舉手,觀察到是逆時針舞動的請舉手。
2.左右腦信息交換操。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熱身體驗活動中,對大腦產(chǎn)生好奇和探究。
發(fā)放《尋找身邊的科學用腦工具卡》調(diào)查表,讓學生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采訪身邊優(yōu)秀的同學、父母、老師,問他們有哪些科學用腦的方法,然后要求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分享各自的調(diào)查內(nèi)容。
設計意圖:為什么需要探討科學用腦?請學生在生活中調(diào)查和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來到心理課堂,都不是簡簡單單一個個體,他們身邊有很多的資源和系統(tǒng)。此處設置小調(diào)查,貼合學生實際,讓學生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對身邊的科學用腦方法產(chǎn)生察覺和意識,并歸納一些科學用腦的方法。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對科學用腦有一些淺顯的認識。
科學用腦工具卡一:左右腦交替學習,不同學科交叉學習。
(1)體驗游戲:請讀出字的顏色而不是讀字的音。
(2)出示左右腦功能圖。
(3)情景演練:如果回家作業(yè)有語文的默寫、英語的背誦、數(shù)學的一份練習、美術的手抄報、音樂練習唱首歌,這些作業(yè)可以怎樣有序安排才更加合理,大腦不會太疲憊?
①英語—語文—數(shù)學—美術—音樂。
②語文—音樂—英語—美術—數(shù)學。
學生:我會選擇選項②的安排,因為這樣是左右腦交替學習。
教師出示第一張科學用腦工具卡。
(4)創(chuàng)編左右腦信息交換操(在熱身操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
科學用腦工具卡二:科學用腦要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
(1)體驗游戲:老師同時安排三個任務,請同學們在同一時間內(nèi)完成這三個任務。
任務一:記住5 個英語單詞。
任務二:老師會不規(guī)則發(fā)放號碼卡,請按順序記住對應號碼卡發(fā)給了對應的哪幾位學生。
任務三:觀看一個抖音視頻——《十個你不知道的大腦的秘密》,請記住其描述了哪十個你不知道的大腦的秘密。
教師:你能同時成功地完成這三項任務嗎?老師需要怎樣設置這三個任務才能有助于大家完成?
學生:沒辦法同時完成三個任務,可以把三個任務單獨分開布置,每次完成一個任務。
教師:為什么要分開布置呢?這是有科學依據(jù)的。著名生理學家巴普洛夫認為:人們在聚精會神從事某種活動的時候,大腦皮層就會出現(xiàn)一個興奮中心,大腦的全部能量都來供應這個中心,學習效率高。相反,如果同時做幾件事情,那么大腦皮層就會同時出現(xiàn)幾個興奮中心,反而會互相影響和干擾,學習效率就會降低。所以科學用腦要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再做另一件事情(教師出示第二張科學用腦工具卡)。
(2)情境演練:小浩平時回家寫作業(yè)時,會打開電視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yè),有時還會做幾道題目,走出房間吃點東西,再做幾題。大家有什么建議給小浩嗎?
學生:我會先吃點東西,然后認真寫作業(yè),寫完作業(yè)再放松一下看一會電視。
科學用腦工具卡三:發(fā)現(xiàn)并利用自己的最佳學習時間。
教師:大腦的工作效率是有時間差異的。一般人的大腦每天有四個記憶高潮,即早晨起床后;上午8 點~12 點;下午6 點~8 點;睡前一小時。請同學們仔細想想,自己平時在哪個時間段學習記憶最佳呢?找到自己的最佳學習時間,拿出一張空白的科學用腦工具卡片,填寫上私人定制的最佳學習時間。
情境演練:我們找到了自己的最佳用腦時間,學習中可以怎樣利用,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1:我的最佳用腦時間是睡前半小時,我會復習一下今天語文、英語需要背誦的課文和單詞。
學生2:我的最佳用腦時間是早晨起床后半小時,我會用來背誦課文。
科學用腦工具卡四:經(jīng)常做做健腦操。
庫氏掛鉤:“腳踝交叉,伸出雙臂,將左手腕交叉放在右手腕之上,然后兩手掌心相對,手指交叉相扣,然后將手拉回胸前。”保持這個動作10 分鐘相當于深度睡眠半小時的效果。
教師:老師想采訪一下同學們,剛才做健腦操的時候你的身體感覺是怎樣的?
學生:非常舒服,很放松。平時考試緊張的時候我可以試試這套健腦操。
設計意圖:科學用腦工具卡的設置靈感來自“正面管教工具卡”,將科學用腦的方法以“科學用腦工具卡”的形式呈現(xiàn),一來新穎的形式能吸引孩子的興趣,二來在課堂以及課后的操練,都更加便捷有效。同時,每張工具卡并非簡單的知識傳授,都設置了讓學生體驗、分享、交流和內(nèi)化的環(huán)節(jié)。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指出,教學過程應該幫助學生達到最近發(fā)展區(qū),盡可能觸摸到學生能夠達到的最高水平。此處科學用腦工具卡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戰(zhàn)學習,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私人定制科學用腦工具卡。
教師:在一天的學習生活中,你打算嘗試運用一下還未使用過的“科學用腦工具卡”,請找出兩張這樣的工具卡,分別將情況寫在兩張卡片上。
學生1:我想嘗試用一下的科學用腦工具卡是“左右腦交替學習”“做做健腦操”。
學生2:我想嘗試用一下的科學用腦工具卡是“利用自己的最佳用腦時間提高效率”。
工具卡訓練方法:“科學用腦工具卡跟蹤表”。
教師:有哪些方法能幫助我們平時訓練運用這兩張科學用腦工具卡?
學生:我們可以把它放到鉛筆盒里,也可以放到衛(wèi)生間的鏡子上,每天都能看到。
教師:關于這樣的方法,老師在五年級進行了調(diào)查,有一位同學提供了一個方法,她設計了一份“科學用腦工具卡跟蹤表”(見表1)。請記錄一下你的科學用腦工具卡在接下來的一星期中是否持續(xù)練習,這能直觀地幫我們看到工具卡訓練的過程。
分享收獲。每小組一個棉線球,傳球分享收獲。
表1 科學用腦工具卡跟蹤表
設計意圖:內(nèi)化和運用是大腦學習最優(yōu)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此處私人定制工具卡環(huán)節(jié),指導和鼓勵學生嘗試運用新的科學用腦方法,讓學生寫下愿意嘗試的工具卡和對應的生活情境,這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運用科學用腦工具卡。關于如何訓練工具卡,此處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和學生一起探討,并給出建議。
完成科學用腦工具卡跟蹤表。
繼續(xù)探索屬于自己的科學用腦工具卡,每位同學都有多余的兩張空白粉色卡,在這一星期中,如果想嘗試新的用腦工具卡,就可以在粉色卡片上寫下來并練習。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jīng)在課堂上初步完成了自己的科學用腦工具卡,課后需要有效鞏固和拓展,課后作業(yè)起到了此作用,進行延伸。
第一,資源取向,系統(tǒng)思維??茖W用腦的方法,并不局限于課堂上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教師把學生看成一個資源,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系統(tǒng),他們可以在各自的系統(tǒng)中去尋找資源,在本節(jié)課開始前,邀請孩子們進行《尋找身邊的科學用腦工具卡》的調(diào)查,讓孩子們在各自的系統(tǒng)中去尋找資源,找到身邊的一些科學用腦的方法,可以從爸爸媽媽、哥哥姐姐或者好朋友那采訪到他們的科學用腦方法,采訪所得都是課堂的資源。
第二,情境體驗,新穎創(chuàng)新??茖W用腦方法,教師利用了科學用腦工具卡這樣的形式展開體驗式心理課堂教學。形式新穎而創(chuàng)新,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滿生機和豐富多彩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在新穎的環(huán)境中主動構建知識及獲得經(jīng)驗。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體驗,了解更多的科學用腦方法。特別是借用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抖音”視頻傳授科學用腦的知識,孩子們驚奇而興奮,達到了非常好的課堂效果。
第三,內(nèi)化應用,指導生活。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內(nèi)化科學用腦的方法,設計了私人定制科學用腦卡和科學用腦跟蹤表。學生思考自己的學習生活中還未使用過的科學用腦工具卡,同時寫出運用的具體情境,因為不同的個體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不同,即便是同一張科學用腦工具卡,運用的情境也不一定相同。走出課堂,可能學生不一定能堅持新方法的練習,所以科學用腦跟蹤表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練習和記錄,用細化的方式幫助學生具體操作和嘗試。這樣將課堂延伸到了實際生活和學習之中,讓課堂指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