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芳儀
那年坐火車從北京去沙城,只要九塊五毛錢,綠皮火車,一路皆是風景,只是車很慢。經歷四個小時終于到站,已經趕不上去雞鳴驛的小巴了,我和朋友便打車前往。到達雞鳴驛城時,住在城內的民宿老板早已等候在城門了。
民宿老板是個飽經滄桑的老人,耐心地聽我們抱怨一路的漫長,笑呵呵地道:“你們已經很快了,從前的人啊,從京城出發(fā)趕到雞鳴驛,快馬加鞭也要從天亮跑到天黑。”我和朋友對望一眼,釋然而笑,那一瞬間,發(fā)現(xiàn)夕陽不知何時已沒入層云之后,暮色中的古城如此神秘蒼涼,仿佛從這城門走進去,就是另一個時空。
老人帶我們進城,絮絮地講著雞鳴驛的前塵往事。古時候,重要消息和官文發(fā)放都靠專人騎馬來傳遞,然而中國幅員遼闊,就算是寶馬神駒也不可能奔波數(shù)百里而不休息,于是古人便在沿途建立了換馬的馬站,再后來馬站演變成了驛站。雞鳴驛最初建于元代,到明代擴建為宣化府進京師的第一大站,兼具郵政、交通、商業(yè)甚至軍事防御的功能。雞鳴驛也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郵驛古建筑群。
吃過晚飯,天已經黑透了,但我和朋友還是去城墻上走了走。彼時城墻上并沒有燈,勉強能看到城墻角樓的影子。兩個人漫無邊際地聊天,她問我這里是不是拍攝《大話西游》的城墻,我告訴她并不是。她又問我,紫霞和至尊寶不是天命的愛情嗎?為什么沒有在一起?
“說實話,這個問題我想過,但也沒想明白?!?/p>
第二天,老人帶我們在城內到處轉悠。雞鳴驛城并不大,設置卻十分完備,城內五條道路縱橫交錯,將城區(qū)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都有自己的功能,城中是驛署區(qū),馬號在西北區(qū),驛倉在東北區(qū)……處處顯示出古人的務實和智慧。城內的郵驛博物館,記錄著雞鳴驛的歷史,讓我們對古代郵遞事業(yè)有了更多認識;賀家大院是當年慈禧和光緒逃難留宿的地方,這段不太光彩的歷史,卻被二進院山墻上的“鴻禧接?!彼涊d;此外便是三百年歷史的泰山廟,進入殿內,老人特別指著壁畫讓我們觀看,還說,也許哪一年再來就看不到了。
雞鳴驛,無論后人如何修復,終究在隨著時光老去。
游覽城內之后,老人力勸我們去一趟雞鳴山,說雞鳴驛得名于此山,不去如同沒來。我們本來并無興趣,被他說得還是去了一趟。結果大失所望,雞鳴山極為平淡,既無奇峰,也無妙林,比之我們老家無名后山尚有不足。
抱怨著,相互扶持著,兩個毫無向往之心的人終于走到山頂,卻突然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原來爬到山頂之后,才能看到山的背面,竟然是一帶平原,廣闊壯美,輕煙點綴著遠方,看不到邊際,那是北方風光獨有的遼闊和坦然。
我們默然無語,良久,朋友突然說:“就算是天命,也沒什么東西是唾手可得的啊。”我點頭,引為知己。
今天的人說,從前慢,卻不知道古人并不慢,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們驅趕著車馬拼盡全力。正是他們的努力,才能在歷史的風煙里留下巍峨的遺存。
時至今日,那趟北京到沙城的綠皮火車早已停開,換上了幾十分鐘就能到達的高鐵??墒俏液团笥褏s相約有一天再慢慢地去一次雞鳴驛,爬一次雞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