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龍
(烏蘭察布市中心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并伴有代謝物質堆積而引起心肌功能不全,使患者的死亡率提高。靜脈溶栓能夠以一種簡便有效的方式促進冠脈的再通,達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且改善預后等。目前常用的靜脈抗栓藥物包括阿替普酶以及尿激酶,兩種藥物使用方法、劑量以及機制更不相同。選擇何種靜脈溶栓藥物更加有效,需要臨床證實。為比較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擇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梗死患者的48例急性心肌來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擇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的24例患者以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對照組以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有患者在靜脈溶栓均給予抗凝治療,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
(1)對照組在給予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尿激酶進行靜脈溶栓。150萬U尿激酶(麗珠制藥廠)混入100 mL生理鹽水中靜滴。6~8 h后給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續(xù)7天。
1.2.2 研究組給予阿替普酶8 mg靜脈推注。此后靜脈滴注阿替普酶42 mg,時間1.5 h后泵入肝素鈉,速度為500~1000 U/h,維持2 d。
觀察患者臨床表現(xiàn),動態(tài)觀察患者的心電圖以及血清酶等臨床指標。治療顯著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心電圖恢復穩(wěn)定心肌酶譜恢復正常。治療有效:癥狀緩解、心肌酶譜未見明顯異常,但是心電圖仍有異常Q波以及T波改變。治療無效:無改善或加重。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10.00%)明顯低于對照組3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照組和研究組的臨床有效率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是爭分奪秒,早期給予靜脈溶栓對患者的治療更加有力。能夠而既往的多項臨床實踐研究也表明使用阿替普酶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進行溶栓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較為可靠。血栓的形成的最后一步在有凝血酶激活將無形的纖維蛋白原轉化為有形的纖維蛋白。纖維蛋白的生成也能夠使松軟的血栓變得堅硬。尿激酶可以直接溶解纖維蛋白,其廣泛的纖溶效果導致其容易在臨床上無法控制,導致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在鄉(xiāng)鎮(zhèn)由于設備、人員等限制,還是需要使用尿激酶。阿替普酶利用自身的纖溶機制來起到纖溶的作用,所以安全性較高。在給予纖溶之前給予抗凝治療,可以打斷凝血機制促進纖維蛋白生成的過程。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而并發(fā)癥較少。由此可見阿替普酶靜脈溶栓的臨床效果優(yōu)于尿激酶靜脈溶栓,且可以有效避免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阿替普酶可以在保證安全性質的同時發(fā)揮更大作用,在有條件的時候應當優(yōu)先考慮使用阿替普酶代替尿激酶進行靜脈溶栓。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效果以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使用尿激酶靜脈溶栓效果臨床價值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