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敏
摘 要: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新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并在各個學科的教育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學相較于傳統(tǒng)的知識講授而言,需要更加重視小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從而使學生這一主體主動投入到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探索中?;诖?,將體驗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高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本文從生活情境中體驗數學樂趣、動手操作中體驗知識生成以及互動交流中體驗知識建構三方面對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應用方法
體驗式教學模式的重點在于“體驗”,重視學生個體對知識的直接感知,并從中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所以,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體驗式教學模式,教師不僅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體驗數學知識的機會,還應該引導學生在體驗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主動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從而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提高自信心,并意識到數學學習并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困難,這對于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都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生活情境中體驗數學樂趣
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而當前的數學教材也變得越來越生活化,越來越適合小學生進行學習。所以,為了發(fā)揮出教材的優(yōu)勢,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科的樂趣所在,教師可以以教材為基礎,從學生的基本學情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從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必然會隨之提升,并逐漸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習質量。
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二)”的過程中,為了借助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我在教學之初首先提出了兩個問題,即:你從家到學校的路線是怎樣的?你能不能畫出簡單的路線圖?通過這兩個問題的提出,學生迅速進入到了生活情境之中,并積極性十足地投入到了對這兩個問題的探究中。在這一基礎上,我順其自然地將學生引入到了位置與方向的學習中,使學生主動進行了路線的描述。在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繪畫后,我邀請了幾位學生來進行敘述,從而使學生逐漸清楚了如何講清楚“出發(fā)地點”“行進方向”“移動距離”“目的地”等內容,并在這一生活情境中體驗到了數學的樂趣所在,逐步掌握了該課重點知識。
二、動手操作中體驗知識生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不僅能夠讓學生真實體驗到知識的生成過程,還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好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所在,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親自動手探究知識的過程中了解數學的本質,并體驗到知識的生成過程,這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當然,要想發(fā)揮出動手操作的最大優(yōu)勢,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做好充分的前提準備,以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圓”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對圓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我非常重視學生對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因此,上課后,我首先讓學生先動手畫出一個圓,再讓大家與周圍的學生一起進行對比,觀察圓的不同,并總結圓都有哪些特點,從而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投入到了對圓的探究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逐漸明確了圓心,并了解到了“圓心確定圓的位置”。與此同時,我還讓大家拿出直尺,嘗試畫出了各種直徑、半徑不同的圓,從而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到了圓的相關知識,并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到了知識的生成過程,這對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互動交流中體驗知識建構
教學是一種認知活動,而互動交流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為了借助互動交流來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主體建構,教師要為學生構建一個平等自由的互動平臺,讓學生自主地深入參與知識建構的全過程,進而提高學習質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一些互動交流的機會,如:小組合作、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等,借助這些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主動進行互動和交流,還能夠在這一過程中體驗到知識建構過程,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比例”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我在上課后首先將學生進行了分組,并向各個小組分發(fā)了一份任務卡,任務卡中涉及到了“明確比例的意義”“討論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特點”“總結比例的性質”等諸多內容。在這一基礎上,我要求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互動交流,從而使大家更具目標性和目的性地展開了學習。在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的雙向促進下,小學生不僅體驗到了知識建構的整個過程,更對比例的相關知識有了一個更為準確、全面的了解,進而促進了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
總之,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在降低數學學習難度的同時,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理解能力。所以,在接下來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更加重視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引領學生主動接觸數學、探究數學,進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馬忠福,何亞娟.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2):252.
[2]王秋萍.淺談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