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永
摘 ?要:本文立足于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從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動力;構(gòu)建生活化課堂,提高學生化學知識應用能力;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提高學生自學和實踐能力三個方面展開探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化學;趣味性;生活化課堂;實踐
化學是高中的一門重要學科,但由于內(nèi)容較為抽象,教學難度也較高,故并非所有學生都能緊跟教師的步伐,及時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的,而很多學生都會在長期的落后中對化學失去信心,成為化學學習的“困難戶”?;诂F(xiàn)實條件,如何有效地降低化學教學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成為一個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近年來,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并與教育科技迅速融合,這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素材,也大大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在降低化學學科教學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
一、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在實踐課程還是理論知識的學習中,要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興趣都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而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顯然是無法達成這一點的。這一方面與教師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高中化學難度較高的客觀條件有關。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教師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素材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而利用信息化教學,教師能從各個方面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動力,為化學的高效課堂構(gòu)建奠定基礎。
例如,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以經(jīng)典電影《機械公敵》的場景引入課堂,以具有未來感的視頻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而在播放之后,教師還可以詢問學生:“你們知道機器人的核心是什么構(gòu)成的嗎?”以此引入科幻作品中“硅基生命”的概念,并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現(xiàn)地殼元素含量圖以及生活中常見的硅元素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等,通過巨大的反差有效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并展開后續(xù)知識的教學。這樣,通過信息化教學,教師以經(jīng)典影片為引入,大幅度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感染力,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動力,為之后的高效教學奠定基礎。
二、構(gòu)建生活化課堂,提高學生化學知識應用能力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行,教學的目標和方向也有所改變,即教師不僅需要重視知識的教學,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生活化課堂應運而生。但在以往的生活化課堂構(gòu)建中,由于實物引入不便,教師對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多停留在口頭語言階段,自然無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化信息。信息技術化教學為教師提供了更多樣的教學方法,而利用實景微課這一教學方法,教師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生活氣息,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化學知識應用能力。
例如,在“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這一節(jié),教師就可以從網(wǎng)絡上下載并播放實景微課“如何給金屬防銹”。而在這一節(jié)微課中,錄制者不僅用對比試驗法展示了鍍鋅與不鍍鋅在潮濕環(huán)境下發(fā)生的變化,能讓學生了解鍍鋅對防銹的作用,并且用生活中常見的器械和實際操作講解了如何鍍鋅。當然,由于視頻原版為英文,學生的理解未必跟得上播放的速度,故在視頻播放的關鍵點,教師還可以暫停并做具體的講解和提問。這樣,利用實景微課這一形式,教師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將生活中的素材引入了課堂,構(gòu)建了生活化課堂,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生活化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化學知識應用能力。
三、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提高學生自學和實踐能力
化學是一門基于實踐并最終應用于實踐的學科,故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布置一定的實踐性作業(y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有著極大的必要性。但在過去,學生實踐能力不足,教師往往會提供大量的前置知識,甚至將具體的過程都表述出來,讓實踐能力的鍛煉大打折扣。而隨著移動終端的發(fā)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已經(jīng)不僅限于教師,對教師的依賴性也大幅度降低,而教師也更能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自學和實踐能力。
例如,在“環(huán)境保護與綠色化學”這一知識點,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選擇一個方向,調(diào)查當?shù)鼗瘜W資源利用造成了哪些污染,并讓學生據(jù)此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知識獲取渠道較少,依賴教師的資料提供。而利用智能手機,學生可以依據(jù)相關的網(wǎng)絡平臺查閱環(huán)境數(shù)據(jù),如,AQI平臺、高德地圖中的環(huán)境地圖等。而在基本污染物鎖定后,學生還可以通過掌握的知識鎖定污染源,進行有針對性的實地調(diào)查,然后根據(jù)國家的策略與實際情況提出方案。這樣,通過信息化教學,教師在實踐活動中參與更少,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學與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教師能利用多樣化的素材有效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利用實景微課構(gòu)建生活化課堂;并利用移動終端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故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動力;化學知識應用能力和自學與實踐能力,從而充分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效率,更好地滿足高中化學教學越來越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曹亮.信息化條件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研究[J].學周刊,2019(07):147.
[2]盧聰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