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fā)展與廣泛普及,互聯網技術極大地方便了我國人民生活所需。與此同時,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我國社會治安管理的方式和途徑得到不斷改進優(yōu)化。現今我國關于社會治安管理方面所采用的管理手段仍以傳統(tǒng)的社會治安管理方法為主。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與普及,我國的社會治安管理工作應與時俱進,積極搭上互聯網發(fā)展的順風車,進一步對我國社會治安管理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新,為夯實社安治理管理基礎找到新的發(fā)展路徑。本文以社會治安管理從互聯網技術的角度出發(fā),討論我國社會治安管理的新出路,為更好建設我國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秩序而努力。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popularity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China,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greatly facilitated the needs of our people's live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depth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f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in China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optimized. Nowadays, the management methods adopted in China's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are still based on traditional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method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China's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ctively take the ride of the Internet development, further optimize and innovate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find new development path for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w path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order to better build a stable and harmonious social order in China.
關鍵詞:“互聯網+”;創(chuàng)新;社會治安管理;新路徑
Key words: "Internet+";innovation;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new path
中圖分類號:D631.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9-0022-03
0? 引言
當前,“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fā)展與社會的穩(wěn)定。互聯網技術與各行各業(yè)的有機結合是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助力。“互聯網+”技術與社會治安管理工作相結合是我國社會治安管理所走的有效途徑之一,要想深層次的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就必須要進一步對該項工作的重要性達成共識。同時,我國相關職能部門對于該項工作的頂層設計很關鍵,合理的設計與構想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會治安管理工作結合互聯網技術進行在管理層面進行合理探索并積極引導基層公安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在我國社會治安管理體系領域,如何順應形勢的發(fā)展,積極構建“互聯網+社會治安防控治理”新模式,這是破解基層公安警力不足、倍增警務效益、打贏網上斗爭的必由之路。因此,搶抓信息技術新機遇,勇立潮頭,與時俱進,實踐并探索新形勢下的我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成為打造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和現實追求。
1? “互聯網+”社會治安管理概述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目前各行各業(yè)都在朝著行業(yè)發(fā)展信息化轉型?!盎ヂ摼W+”代表了一種能力,或者是一種外在的資源和能力,一個行業(yè)通過與互聯網技術的有機結合對這個行業(yè)達到深層次的提升。各行各業(yè)都積極開展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發(fā)展,這是大勢所趨。我國社會治安管理與“互聯網+”技術結合是社會治安管理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公安部門工作改革與發(fā)展不可回避的選項。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普及與影響,互聯網技術與社會治安管理的結合發(fā)展也拓寬了人民群眾與公安機關溝通交流的渠道,這有益于人民群眾與公安機關的良性溝通互動。公安機關通過將法德文化以淺顯易懂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主動的、有針對性的開展治安防范宣傳,提醒群眾預防電信詐騙、預防交通事故、珍惜生命遠離毒品以及防火、防盜、防搶等安全防范知識,引導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提高群眾的法律素養(yǎng),增強群眾的自我保護能力。在全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嚴峻形勢下,公安機關通過積極宣傳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囤積居奇、生產銷售偽劣抗疫商品、哄抬物價、妨礙公務等嚴重危害社會經濟秩序和治安的刑事犯罪活動,鼓勵群眾積極向公安機關檢舉揭發(fā)各類違法犯罪線索,既保證公安機關精準有效地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制裁違法犯罪分子,又預防和減少各種違法犯罪發(fā)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充分揮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作用,優(yōu)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式,提高公安機關的工作效率和社區(qū)網格化管理水平,實現基礎信息“底數清、情況明、管得住”的目標,為和諧社會建設添磚加瓦。
2? 社會治安管理與“互聯網+”結合的優(yōu)勢
2.1 “互聯網+”助力社會治安管理創(chuàng)新發(fā)展
近些年來,各級公安機關積極順應信息化發(fā)展需要,充分發(fā)揮“互聯網+”作用,不斷創(chuàng)新警務運行模式,提升公安工作的創(chuàng)新力,讓群眾享受更方便、更快捷的公安服務。通過“互聯網+”技術極大提高了我國警務人員的工作效率,警務人員通過互聯網技術對海量數據的收集、整理、歸類、分析、預測,從層層迷霧中找到不為人知的真相,將先進的技術與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穩(wěn)定相結合進一步找出我國“互聯網+”下創(chuàng)新社會治安管理的新路徑。
2.2 “互聯網+”提高遠程監(jiān)管能力
為著力加強我國安全監(jiān)管能力建設,加大科技服務安全監(jiān)管工作步伐,各地公安機關通過互聯網技術打造監(jiān)控系統(tǒng)平臺,將后臺建設、移動網絡服務和專線線路搭建進行統(tǒng)一整合,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社會治安管理動態(tài)監(jiān)測、平臺化監(jiān)管、現場實時監(jiān)控,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定期巡檢讓設施設備和事故多發(fā)地段現場的最新情況和數據始終處于掌控之中。實現了社區(qū)民警與臨管民警可隨時通過視頻查看事故多發(fā)地段現場情況,提高了監(jiān)管效率,及時發(fā)現安全隱患和漏洞,加強對問題隱患的排查管理、對重要點位的排查管理、對重大敏感事件的處置應對,嚴防發(fā)生惡性事故、案件,切實維護了社會治安穩(wěn)定。
2.3 “互聯網+”緩解警力不足
社會治安的長久穩(wěn)定,離不開充足的警力保障,但由于我國基層公安機關缺乏警力,無法在短時間內補充新的有生力量,就需要采用互聯網技術,在技術層面緩解基層警力不足的情況。長期以來警力不足一直是基層公安所面臨著的普遍問題,要想在極短的時間內大量增加警務人員并不現實,因此只有通過走“互聯網+”創(chuàng)新之路,通過對公安人員的科學培訓,進一步提升我國社會治安管理工作人員的互聯網職業(yè)技能,通過對互聯網大數據的合理應用,經過合理分析找出實際警務工作中存在的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盡量做到將一些不必要的工作轉移到線上,從而達到節(jié)省人力資源的目的。再者,經過對警務人員長時間的互聯網技術培訓,結合實際情況對警務團隊運行機制進行合理改革,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地釋放警力,合理調配警力資源,做到人盡其才,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民警個人潛力,促進隊伍健康有序發(fā)展。
3? “互聯網+”在社會治安管理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1 思維滯后,創(chuàng)新能力弱
在現階段大多數社會治安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對于“互聯網+”技術的認知還僅僅止步于一些淺顯的認識中。大部分人對于互聯網技術在新時期與社會治安管理相結合在數據情報分享、指揮行動一體化等方面的優(yōu)勢還不甚了解,更有甚者會認為“互聯網+”技術與社會治安管理工作風馬牛不相及,這些思維上的滯后在很大程度上對“互聯網+”技術在社會治安管理工作中的發(fā)展帶來消極影響。
3.2 溝通不暢,阻礙發(fā)展
從技術層面講“互聯網+”技術最根本的原理是通過網絡進行大數據交流分析來達到對所需信息的整合與提取的工作?!盎ヂ摼W+”技術重在交流與溝通,但現實工作中仍會出現,各地區(qū)警務人員之間信息溝通不暢出現信息“孤島”,不能對信息流、業(yè)務流、管理流有機融合,極大程度上阻礙了社會治安管理工作與“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結合。
3.3 缺乏“互聯網+”技術運用能力
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普及,各地公安都開始注重提升“互聯網+”技術與社會治安管理工作的結合,要想達到“互聯網+”技術與社會治安管理工作的有機結合就必須要有專業(yè)型人才,既要要求具備互聯網思維,又要對社會治安管理工作有所了解。這些人才要求對行業(yè)本質的模式有深刻理解,但同時善于學習,善于靈活運用,能夠基于更及時、更全面、更深度的信息升級戰(zhàn)略、策略。但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公安機關忽視對互聯網技術人才的引入與培養(yǎng)就造成工作人員缺乏“互聯網+”技術運用能力。
4? “互聯網+”下創(chuàng)新社會治安管理的新路徑
4.1 劃分網格,落實責任
社會治安管理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可以根據每個地區(qū)實際情況將每個地區(qū)進行有針對性的劃分。每一個地區(qū)都進行網格化劃分,每個網格安排具體責任人對該網格進行定期巡邏檢查。每個網格為一個小的作戰(zhàn)單位,配備相應的負責民警隊伍,每個隊伍都配備一輛綜治巡邏車和一個手機APP信息化終端。各個網格無縫對接,以每個網格的平安促進整個地區(qū)和諧穩(wěn)定。與此同時,可以以區(qū)縣為最大單位,按照區(qū)、縣委書記、區(qū)長為一級網格負責人,各鄉(xiāng)、鎮(zhèn)領導為二級網格負責人,各村書記、村長、街道負責人為三級網格負責人。每個網格配備相應的巡邏治安隊伍,每個隊伍都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機APP平臺進行信息傳遞與統(tǒng)一指揮。每個網格的巡邏隊伍一旦在本區(qū)域發(fā)現問題應第一時間進行通過互聯網平臺向該區(qū)域負責人進行匯報并按照上級指示進行處理。
4.2 建立平臺,信息實時共享
為進一步加強地區(qū)社會治安管理,充分發(fā)揮互聯網技術的優(yōu)勢,各網格負責人應切實負責該地區(qū)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登記情況,將每一起事件都發(fā)布在公安機關內部的互聯網信息交流平臺,確保地區(qū)社會治安秩序持續(xù)穩(wěn)定,同時也進一步加強公安機關內部行業(yè)管理民警進行實時互動,相互交流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和經驗,共同促進管理水平提高。要想做到把這些信息充分運用起來,真正實現數據的共享、信息的共享。不能再搞新的信息壁壘和信息封鎖。必須依靠一個基于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的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作為支撐,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共享服務體系。
4.3 整合資源,警民共治
為解決每個網格的巡邏隊伍警員不足問題可以積極邀請該網格群眾參與和社會協同,鼓勵引導民眾依法參與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中來,進一步加強地區(qū)社會治安管理,拉近了警民之間的距離,拓寬了溝通渠道,并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愿、所創(chuàng)造的經驗、所發(fā)揮的作用。通過治安管理服務微信平臺,民警可以隨時聽取群眾對公安機關在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管理工作。為群眾參與城市和社會綜合管理、監(jiān)督城市和社會綜合管理工作開辟了新渠道、提供了新路徑。
5? 結束語
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我國社會治安管理更進一步發(fā)展,擴大公安機關安全覆蓋范圍,是有效管控當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推動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做到與時俱進把“互聯網+”技術與社會治安管理結合模式堅持好、發(fā)展好,就要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把自治、法治、德治作為根本方式,努力構建基層社會善治新體系;把預測預警預防作為根本任務,努力打造矛盾風險防控新模式;把基層基礎建設作為根本支撐,努力激發(fā)基層社會治理新動能,實現治理體系的現代化。積極運用技術思維推動社會治理水平,在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上進行創(chuàng)新,不斷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新技術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高度深度融合,為實現我國長時間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劉帥濤.“互聯網+”下社會治安管理的創(chuàng)新研究[J].法制與社會,2020,01(05).
[2]安福強,楊萍慧.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實證研究——以甘南藏區(qū)為例[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9,09(25).
[3]謝映曉慧.探究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的若干思考[J].價值工程,2020,39(02):24-25.
作者簡介:楊文英(1963-),女,黑龍江佳木斯人,教授,研究方向為法學、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