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向陽 秦濤 李燏菲 雷亞利
【摘 ?要】目的:通過實驗的方法檢驗微創(chuàng)技術在拔除下頜低位埋伏阻生牙中的臨床效果,并對試驗過程中的數據進行記錄與分析,形成最終的實驗報告。方法:筆者在本次試驗的過程中選擇了100名患者作為本次的試驗對象,100名患者均接受了拔除下頜低位埋伏阻生牙的治療,在這其中使用微創(chuàng)技術以及傳統鑿骨劈冠技術的各有50名,將其分為本次試驗的對照組以及實驗組,對于兩組在接受治療之后的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結果:對照組試驗對象在接受治療之后的恢復時間相較于對照組試驗對象而言較長;并且對照組試驗對象術后腫脹以及口角損傷相較于實驗組的試驗對象而言幾率較大,各項治療之后的數據具有著較為明顯的差距。結論:通過微創(chuàng)技術的應用可以進一步縮減拔除下頜低位埋伏阻生牙的手術時間,并且能夠進一步縮減手術創(chuàng)傷發(fā)生的幾率,提升手術預后的質量,有著較為明顯的臨床治療的效果,可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微創(chuàng)手術;臨床應用;低位阻生
【中圖分類號】R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284-01
在實際的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下頜低位埋伏阻生牙的拔除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對相關的操作醫(yī)護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這主要是因為人體的下頜阻生牙生長的情況較為復雜,除此之外在手術的過程中操作人員的視野較為狹窄,如果操作不當就非常容易出現患者口角損傷的狀況。雖然傳統的鑿骨劈冠拔除的手術方式能夠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該項手術的操作難度較高,除此之外手術創(chuàng)傷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在手術結束之后的預后階段治療較差,并不能夠取得較為良好的治療效果。使用微創(chuàng)技術改進之后的手術進行操作,使用的是經過改良的器械,并且可以通過微創(chuàng)操作進一步縮減手術對于患者的創(chuàng)傷,將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口角附近組織產生的危害降至最低的水平,進一步促進傷口的愈合。
1?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筆者在本次試驗的過程中選擇了100名患者作為本次的試驗對象,100名患者均接受了拔除下頜低位埋伏阻生牙的治療,在這其中使用微創(chuàng)技術以及傳統鑿骨劈冠技術的各有50名,將其分為本次試驗的對照組以及實驗組,兩組的試驗對象在基本資料方面并無明顯的差別,證明本次的試驗具有臨床意義。
1.2治療方法
對于實驗組的觀察對象使用經過改良之后的微創(chuàng)手術進行治療,第一步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手術角型瓣切口的設計,手術切口的位置應當位于阻生齒被附著的牙齦偏頰側,并向第二磨牙頰側齦溝延伸,這樣就可以使患者的牙冠充分的暴露出來。第二步是使用西諾ADZ-45°反角阻生齒高速手機和阻生齒鉆針,可以使用球鉆將牙齒的覆蓋層磨除,然后進一步去除冠部阻力,根據阻力位置將牙分開,以次將牙拔除。而對照組試驗對象則是使用傳統的鑿骨劈冠的治療方法。
1.3觀察指標
需要對兩組實驗對象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后的恢復時間、術后的腫脹疼痛狀況以及相關的并發(fā)癥出現的數據進行比較與分析。在手術并發(fā)癥情況的判定中口角損傷、牙根折斷、舌側骨板折斷以及鄰牙損傷情況都會判定為手術的并發(fā)癥。
1.4統計學
筆者在本次的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是SPSS13.0軟件完成了最終的實驗結果分析以及統計學的計算,將會對試驗所涉及到的資料進行詳細的說明,并且適用百分比與數字的方式進行更為詳細的闡述,所使用的計量資料將會使用±的方式進行統計,所使用的時間計量將會以準確的時間進行闡述。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術后恢復時間比較對照組的試驗對象手術進行的時間以及手術恢復的時間分別為(27.86±11.2)分鐘、(15.3±3.7)天,而實驗組的觀察對象手術進行的時間以及手術恢復的時間分別為(18.67±8.12)分鐘、(9.6±2.9)天。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發(fā)現,實驗組所使用的手術時間更短,并且術后恢復的時間更短,兩組在該方面的差距較為明顯。
2.2兩組患者的術后腫脹、疼痛情況比較
在本次試驗中對照組重度疼痛發(fā)生的幾率為64%,實驗組發(fā)生疼痛的幾率為38%,實驗組相較于對照組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除此之外實驗組在減輕腫脹方面又有著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
2.3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兩組手術過后的并發(fā)癥狀況如表2所示。
3?討論
進行下頜低位埋伏阻生牙手術的患者多為年輕人,但是在實際的手術過程中有著較高的難度,對手術操作的醫(yī)護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這主要是因為下頜低位埋伏阻生牙的情況較為復雜,并且相關的變異可能性較多,醫(yī)師在手術操作的過程中并不能夠擁有良好的視野,這就導致口角損傷以及各種并發(fā)癥的出現。利用傳統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不僅僅時間長,手術操作暴力,還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傷害。使用鑿骨劈冠的方法進行治療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手術的操作難度較高,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手術疼痛感,手術的恢復較慢,所以需要對其進行改良與完善。微創(chuàng)手術現階段已經進入到大規(guī)模的應用階段,與鑿骨劈冠的方法相比較,在進行手術治療之前醫(yī)師會對患者的下頜低位埋伏阻生牙的生長位置以及方向進行詳細的了解,并且對手術中的阻力進行詳細的分析,使用經過改良之后的器械進行手術,相較于傳統的手術方法微創(chuàng)手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小,可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進行良好的術后護理。
根據上文的論述,通過微創(chuàng)技術的應用可以進一步縮減拔除下頜低位埋伏阻生牙的手術時間,并且能夠進一步縮減手術創(chuàng)傷發(fā)生的幾率,提升手術預后的質量,有著較為明顯的臨床治療的效果,可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韋玉潔.微創(chuàng)拔牙技術拔除下頜低位埋伏阻生智齒的臨床療效[J].智慧健康,2019,5(10):47 -49.
[2] 王啟鵬,李發(fā)喜,曹婷,金文婷.微創(chuàng)拔牙技術拔除下頜低位埋伏阻生智齒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8,24(26):162-163.
[3] 延鳳茹,丁延.微創(chuàng)技術在拔除下頜低位埋伏阻生牙中的應用[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7(06):406-409.
[4] 張志剛.微創(chuàng)技術在拔除下頜低位埋伏阻生智齒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藥,2015,19(04):723- 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