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瑩
每年的4月份,是歐洲的花貝母盛放的季節(jié),今年也不例外。雖然疫情使這個春天蒙上了一層陰霾,但花貝母依舊艷麗如初。
浪漫的男人喜歡給女人送花,讓她的房間四季如春。畫家梵高的浪漫是,畫花送給喜歡的女人。1887年,梵高將一幅《銅花瓶中的花貝母》送到巴黎鈴鼓咖啡館,收畫的正是這家咖啡館的老板娘,也是他心儀的意大利女郎阿戈斯蒂娜·賽佳托利。
畫中,一簇紅橙色的亮麗花貝母含頜垂首,既高貴又謙卑,似乎在暗示梵高對愛人的心意:不卑不亢,又溫柔順從。
1886年12月至1887年5月之間,兩人有過一段情。梵高還給賽佳托利畫了一幅肖像。今年3月,我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看到了這幅名為《鈴鼓咖啡館中的阿戈斯蒂娜·賽佳托利》的畫作。畫中的賽佳托利穿著草綠色的長衫,黑色的長裙,左手拿著香煙,面前放著一杯啤酒,她的發(fā)型尤其特別,梳著高高的發(fā)髻,是和花貝母一樣的紅橙色。
熱情火辣的賽佳托利像是巴黎的交際花,她曾給法國畫家埃德加·德加擔(dān)任模特。她的咖啡店也像是藝術(shù)館,里面懸掛著埃米爾·伯納德、圖盧茲·羅特列克和路易斯·安克坦等畫家的原作。還有梵高給她送去的好幾幅花的油畫,讓鮮花在她的咖啡館里永遠(yuǎn)盛開。
但無法永遠(yuǎn)盛開的是愛情。不知什么原因,1887年的下半年,梵高和賽佳托利大吵了一架。他摘掉掛在咖啡館里的所有畫作,一股腦兒放進(jìn)手推車推走了。流年輾轉(zhuǎn),這幅《銅花瓶中的花貝母》最終進(jìn)入了巴黎奧賽博物館。
梵高畫作《銅花瓶中的花貝母》。
梵高畫作《鈴鼓咖啡館中的阿戈斯蒂娜·賽佳托利》。
梵高在畫這幅畫時剛接觸印象派,開始注重光和顏色的運用。這幅畫標(biāo)志著梵高之后所創(chuàng)作的為人熟知的印象派畫作和新印象派畫作的開始。受法國新印象主義畫家保羅·希涅克的影響,梵高在這幅畫作中使用了點描法,并用對比強烈的藍(lán)色和橙色做主色調(diào)。在一生所畫的900多幅畫中,梵高只在130幅畫上署名,其中就包括這幅。顯然,他對這幅作品很滿意。
花貝母生來倔強高傲,它低頭的同時,也將所有的流光溢彩收納起來。它內(nèi)斂低調(diào),不想冒犯任何人,小心翼翼地保護(hù)著自己。只有有勇氣靠近它、欣賞它的人,才能看見它的美麗。
花貝母并非歐洲本土之花,它原產(chǎn)自土耳其、克什米爾等地,通常生長在海拔1000米至3000米的懸崖峭壁上。它高達(dá)1米,數(shù)朵鐘鈴形狀的花朵下垂,整齊地圍繞成一圈,很謙遜的模樣。
傳說花貝母的傳播和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大帝有關(guān)。
蘇萊曼大帝是奧斯曼帝國的第十位蘇丹,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他在位時期,奧斯曼帝國的藝術(shù)、文學(xué)、建筑和園林設(shè)計等都處于黃金時代,而國民對花也是極為熱愛。在他們的文化里,花是文明的象征?!豆盘m經(jīng)》里記載了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一段話:“如果我有兩塊面包,我就用其中一塊換水仙花,因為面包是身體的糧食,而花是靈魂的食糧?!痹趭W斯曼帝國,花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花卉圖案用于裝飾書籍、墻壁瓷磚、蘇丹的長袍和襯衫,甚至點綴在給馬戴的帽子上。
花貝母的花型極為奇特,艷麗的花朵優(yōu)雅地低著頭,頭頂?shù)娜~子向上生長,如同一頂王冠。
卡羅盧斯· 克盧修斯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植物學(xué)家之一,他是最初在歐洲照料花貝母的人。
16世紀(jì)法國作家克里斯托弗·比利亞龍描述土耳其人——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者如何喜歡花,“土耳其人非常喜歡花,一位女子可能會花掉她所有的錢買一朵花,插在頭發(fā)上,就像熱那亞的女子那樣”。
奧斯曼帝國的街道經(jīng)常布滿鮮花。這些花不光為了好看,也是人們彼此交流的方式。如果有人在窗臺擺一瓶黃色的花,表明家里有人生病,請安靜走過,不要吵鬧;如果窗臺擺放的是紅色的花,表明這戶人家的女兒到了結(jié)婚的年齡,請不要在附近詛咒、說臟話,不要污染她純潔的心靈。
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蘇萊曼大帝倡議在君士坦丁堡創(chuàng)建鮮花市場。很快,這里聚集了來自天南海北的花,科索沃平原的、亞美尼亞高原的、黑海南岸的、敘利亞沙漠的……它成為愛花者的伊甸園?;ㄘ惸敢苍谶@里燦爛地盛開,被土耳其人溫柔以待。
16世紀(jì)的植物學(xué)家奧吉爾·吉斯林·德·布斯貝克發(fā)現(xiàn)了這個伊甸園。他當(dāng)時擔(dān)任奧地利公國駐奧斯曼帝國外交官,長駐君士坦丁堡。工作之余,他在當(dāng)?shù)鼗ㄊ猩鲜占跉W洲沒見過的花,正是他首次將郁金香、七葉樹、紫丁香、敘利亞玫瑰和花貝母等帶到了歐洲。
1573年,布斯貝克向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克西米利安二世推薦了植物學(xué)家卡羅盧斯·克盧修斯??吮R修斯被皇帝任命為維也納“帝國醫(yī)藥花園”總監(jiān)后,布斯貝克將從君士坦丁堡帶回的花花草草交由他照顧。當(dāng)時,植物學(xué)知識正經(jīng)歷巨大的擴展,部分原因是隨著歐洲人對世界的探索,了解了更多來自東方的植物。這個時期被認(rèn)為是植物學(xué)的復(fù)興時期,園藝和植物栽培成為貴族和大學(xué)熱衷的項目。1593年,克盧修斯到達(dá)荷蘭萊頓,負(fù)責(zé)為萊頓大學(xué)創(chuàng)建一座植物園。他在這座植物園里種下了花貝母,也種下了郁金香。
如今,這個植物園依然由萊頓大學(xué)掌管,堪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園之一??吮R修斯也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植物學(xué)家之一。
花貝母的英文名是“Crown imperial”,拉丁名則是“Frittilaria imperialis”,拉丁語中,“fritilus”的含義是“骰子杯”,用來描述花貝母骨朵兒的形狀,“imperium”則用來形容花朵之上那一簇向上指的王冠一樣的葉子。把拉丁語翻譯成英文,花貝母就有了現(xiàn)在的英文名。
花貝母獨特的外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它的花為何都優(yōu)雅地低著頭?它為什么會戴個王冠?
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花貝母曾經(jīng)是純白色的,它生長在客西馬尼園花園里。客西馬尼園位于耶路撒冷,在“最后的晚餐”之后,耶穌和他的門徒前往此處禱告?!堵芳痈R簟酚涊d,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極其憂傷,“汗珠如大血點滴落在地上”。耶穌被猶大出賣后,被釘在十字架上,得知這個消息,花園里的每一朵花都難過地低下頭,只有花貝母沒有。但之后,意識到錯誤的花貝母選擇永遠(yuǎn)羞愧地低著頭,臉也變紅了,它的眼淚流出來,變成花蜜,即使劇烈晃動花朵,也無法將它們甩掉。
1883年英國版《熟悉的花園之花》中的花貝母手繪。
另一個傳說則源自波斯帝國。一位波斯王后美若天仙,但國王覺得美貌招致事端,懷疑她對自己不忠,將王后驅(qū)逐出境。受冤的王后一直哭,哭得太久,以至于越來越瘦,身體也變了形。于是她決定停止向前,扎根在地,變成了一朵花,一朵仍然戴著她的王冠的花。紅顏薄命,倘若王后最初了解這個男人如此不信任自己,也許就不會選擇嫁給他了。
在現(xiàn)實世界里,花貝母的美麗也令人折服。16世紀(jì)末、17世紀(jì)初的英國植物學(xué)家約翰·帕金森在《令人愉悅的花的花園》中描述,“因其肅穆的美麗,花貝母值得被評為我們花園的第一美花,它在眾花之中,令人著迷”。17世紀(jì)英國著名詩人喬治·赫伯特在他的詩歌《和平》中贊賞花貝母:“我走進(jìn)花園,注意到一株華麗的花——花貝母?!?/p>
花貝母也帶給科學(xué)家啟發(fā)。1789年,現(xiàn)代生態(tài)學(xué)鼻祖吉爾伯特·懷特注意到花貝母會吸引英國塞耳彭當(dāng)?shù)氐镍B幫它傳粉,從而了解到有些鳥會偏愛花朵碩大下垂、花蜜充足的植物。
盡管花貝母生得驚艷,但普通老百姓很少養(yǎng)它,不是因為它太嬌貴,真正原因是它的味道太大。毫不夸張地說,它的氣味可以熏走松鼠、鹿和其他昆蟲。不過,大概也正因為這樣的氣味,花貝母才把威脅自己的敵人嚇走。獨特的氣味是花貝母保護(hù)自己的武器。
花貝母生來倔強高傲,它低頭的同時,也將所有的流光溢彩收納起來。它內(nèi)斂低調(diào),不想冒犯任何人,小心翼翼地保護(hù)著自己。只有有勇氣靠近它、欣賞它的人,才能看見它的美麗。此時,她含頜垂首——只為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