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秀
摘要:豬在生長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疾病,有傳染性的、非傳染性的。農村人養(yǎng)豬一般不會嚴格按照豬的生長階段做預防消毒工作,豬一旦生病,損失也會遠超購買消毒藥所花的錢。養(yǎng)殖過程中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大型養(yǎng)豬場,消毒是不可缺少的。在豬病防治過程中,首先要做好消毒,從根本上消滅病原體,提高豬病防治效果,從源頭上阻隔豬病傳播。消毒越徹底,取得的效果就越好。本文分析引發(fā)豬病的原因,闡述常用消毒方法。
關鍵詞:豬病防治;原因;消毒方法
在豬病防治過程中,飼養(yǎng)員首先借助消毒預防疾病發(fā)生,切斷病原菌的傳染路徑,達到良好的豬病防治效果。
1 發(fā)病原因
一般來說,豬生病一部分是飼養(yǎng)員不重視消毒工作或消毒不當,或在消毒過程中,沒有根據(jù)病情選擇消毒藥品,長期使用同一種消毒藥品還會使病原菌產生耐藥性。還有部分原因是沒有根據(jù)實際情況控制消毒劑的濃度,不能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甚至對豬的健康產生影響,這些都是造成豬生病的因素。
2 消毒方法
在豬病預防過程中,往往運用3種消毒方法,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生物消毒法,這3種消毒方法的原理不同,針對不同的豬病起到不同的消毒效果。
2.1 物理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主要借助一些物理元素抑制各種病原菌繁殖,從而達到豬病防治效果。物理元素主要有光、點、機械等,能夠從根源上切斷病原菌的傳播路線,使病原菌的活性降低。在豬病防治過程中,最常用到的消毒方法是機械除菌法、熱消毒法、焚燒、煮沸、干熱空氣消毒法、壓力蒸汽消毒法和輻射消毒法等。機械除菌主要借助肥皂水的消毒功能除去機械表面的病菌,在此基礎上通過通風來優(yōu)化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熱消毒、焚燒、煮沸、干熱空氣消毒法、壓力蒸汽消毒法主要是借助高溫的消毒功能,使病原體失活;輻射消毒采用的是紫外線破壞微生物分子結構而達到消毒效果。
2.2 化學消毒法
化學消毒法主要借助化學藥品殺毒,常用的有漂白粉、福爾馬林、新潔爾滅、氫氧化鈉等,不同藥劑的消毒原理也不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主要用于豬的生長環(huán)境以及常用的飼養(yǎng)工具消毒。福爾馬林是是醛類消毒劑,是由兩種化學藥品按照特定的比例配制而成,2%~5%濃度的水溶液主要用于噴灑墻壁、地面、料槽及用具。新潔爾滅有效成分是苯扎溴銨,相比于漂白粉和福爾馬林,其消毒效果較弱,主要用于皮膚及物體表面消毒。氫氧化鈉是強腐蝕性消毒劑,其消毒效果特別強,2%~4%濃度的熱溶液,主要用于畜舍及車輛的消毒,能夠殺死80%以上的病原菌。10%濃度的該溶液就可殺滅結核桿菌。需要注意的是,一要消毒到位,犄角旮旯是病菌最多的地方,噴灑的時間相對長一些;二是發(fā)生嚴重傳染病時,消毒藥的藥量要充足;三是要對癥下藥,要區(qū)分消毒對象是病毒性的還是細菌性的,有針對性的選擇消毒劑。比如在豬舍地面及豬排泄的地方多是細菌性的,可以撒石灰水,舍內鐵制品建議用燒堿來消毒。
2.3 生物消毒法
生物消毒法不同于物理和化學消毒法,主要用于生物糞便的消毒,利用糞便發(fā)酵放熱的特征來抑制病原菌生長,從而使肥料更加安全可靠。但是這種消毒方法起效速度慢,不能將病原菌全部殺死,在豬病防治中不是特別提倡。
3 結束語
豬病防治方法有多種,消毒工作是首要環(huán)節(jié),養(yǎng)殖場要根據(jù)實際選擇合適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劑,做到消毒和預防的統(tǒng)一。另外豬病的預防還需要借助注射疫苗或者其他方式來達到防病效果,從中取得經濟效益。消毒劑的使用,原則上以消滅病原菌為主,不對生物的生長造成影響為前提,消毒工作者要規(guī)范操作,從根本上提升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