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東,梁智選,李文鋼,徐國棟,石 瑜
天津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402
在養(yǎng)禽生產過程中,應實行全群同期進場和全群同期出場,要堅持做好種源管理,對禽雛來源單位進行嚴格資質審查,有條件的可以對重大動物疫病進行抽樣檢測,檢測合格的方可調入。
充足的營養(yǎng)和良好細致的管理,能保證家禽的健康生長和免疫系統(tǒng)的正常發(fā)育。在引進禽雛前,應使用高壓沖洗器清洗水線,然后使用1:100 稀釋的冰醋酸浸泡消毒12 h。水線正常使用時應制定日常消毒規(guī)程,可在飲水中加入每升含有40 g 5%漂白粉的濃縮液以達到日常消毒的目的。
生產區(qū)內道路、禽舍周圍、場區(qū)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下水道要定期消毒。一般可采用3%火堿水,朝地面噴灑。消毒液的使用量應保證30 min 內不干。消毒要全面徹底,不留有死角。
場內員工要做好清潔、消毒等工作。應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場,對必須進入的,要嚴格執(zhí)行登記、淋浴、消毒、更衣等制度。在養(yǎng)禽場入口應設置噴霧裝置,噴霧消毒液可采用0.1%新潔爾滅或0.2%過氧乙酸。所有進入場區(qū)的人員都必須經過噴霧消毒、淋浴洗澡。洗澡完畢,更換有區(qū)域標識的工作服和靴子,通過更衣室出口的消毒池進入生產區(qū)。
場區(qū)內部車輛應禁止外出,并定期消毒。應嚴格控制外來車輛入場,對必須進入的,應執(zhí)行來訪登記、清洗、消毒等制度。消毒池可用2%~3%火堿溶液,夏季每天更換一次消毒液,冬季2 ~3 d更換一次。
免疫是防止傳染病發(fā)生的重要手段。養(yǎng)禽場應根據本場疫病的發(fā)生情況,制定最佳免疫程序,選購合格廠家生產的優(yōu)質疫苗,不用過期、失效、保存不當和標簽、說明書不全的疫苗。使用的疫苗要確保質量合格和免疫的劑量準確,免疫接種方法得當。免疫前后要保護好禽群,避免各種應激,提高免疫效果。
冬季帶禽消毒時應將藥液溫度加熱到室溫,噴霧時舍內溫度應比平時高3 ~5 ℃。常用消毒藥有0.1%~0.25%過氧乙酸、0.1%~0.15%新潔爾滅、200 mg/L 三氯異氰尿酸鈉、0.25%~0.5%碘伏、0.5%百毒殺和0.5% 農福。消毒液用量可按空間20 ~50 mL/m3計算,也可按地面60 ~180 mL/m2計算。最好每2 ~3 周更換一種消毒藥。消毒順序一般按照從上至下,即先房梁、墻壁再籠架,最后地面的順序。
死禽和舍內的其它有機物均可傳播疾病,必須進行適當的處理,特別是病死禽。最好的方法是進行焚燒,沒有條件的也可用深埋和腐爛處理的措施,嚴禁丟棄、轉移或售賣。
禽群出欄后要做好終末消毒工作。要將所有電源插座和接口用內膜袋包裹,將可以移動的所有物品移至待清洗區(qū)域,將圈舍的地面、欄桿以及料槽、水槽內外的糞污和飼料顆粒徹底清除,用泡沫清洗劑100%浸泡圈舍的屋頂、墻面、地面、料槽、欄桿、保溫箱等,浸泡24 h 后用高壓清洗機(高溫)沖洗未被清理掉的污物,然后將禽舍密封,使用甲醛氣體(按照劑量1 m3用40 mL 福爾馬林+20 g 高錳酸鉀)熏蒸24 h,熏蒸后通風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