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時代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教育事業(yè)也應緊隨改革步伐,不斷進行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高中物理教學也不例外,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F階段,我國倡導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力求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那么,在新課程背景下怎樣才能高效實現高中物理教學目標,成了引起廣大教學人士重點關注的話題。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圍繞新課改的大方向深入研究出革新高中物理教學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 高中物理;新課改;教學策略
就高中物理教學而言,不單是要解釋物理概念和闡述物理現象,更加需要啟發(fā)學生的物理思維,讓學生可以自主發(fā)現物理現象,并帶領學生設計物理實驗,探究和總結物理規(guī)律?,F階段,受課時限制和考核升學率等因素影響,很多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依舊停留在口頭闡述和解釋一些出現在課本中的物理概念,然后詳細講解課本中涉及的有關物理現象,助力學生深化理解相關物理概念,最后再進行大量的習題練習,最終實現熟練應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雖然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助力學生對課本教材的重難點和考試側重點做出準確定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教學方式在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并不能凸顯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不能全面顧慮到學生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雖然可以適應選拔性考試目標,但是并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進行自主探究的實驗能力。由此可見,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從某些方面來看是具備優(yōu)越性的,但也需要教師正視其存在的問題并尋找有效解決的措施。
一、 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滲透人文精神,培養(yǎng)價值觀
很多高中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普遍都會直接介紹物理概念或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引出物理規(guī)律,忽視了給學生闡述提出物理概念的過程以及發(fā)現物理規(guī)律的過程。就實際情況而言,確定物理概念和定義的過程通常都伴隨著縝密的邏輯思維過程,淋漓盡致地體現出科學家認真嚴謹的科學精神。因此,發(fā)現物理規(guī)律的過程普遍都是科學家“發(fā)現問題——提出假設——驗證理論——計劃實驗——實施實驗——找到結論”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涵蓋了科學家發(fā)現物理規(guī)律的嚴密思維過程,還充分體現出獨立創(chuàng)新、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實際上,在進行教學時忽視滲透人文精神的做法,將會嚴重影響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調動學習積極性、科學把握整體的物理學知識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價值觀。由此可見,這種教學方式還是存在諸多弊端的。因此,教師要重視給學生普及物理學家在定義物理概念和發(fā)現物理規(guī)律過程中的艱辛和堅定,讓學生對科學產生敬畏心理和濃厚興趣,進而認識到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二)并未有效結合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
高中物理實踐性極強,物理理論知識是方法,實驗操作才是根本,結論是通過實踐活動才能得到的,這是一個需要不斷契合的環(huán)節(jié),每一部分都不可缺少。然而,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限制了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具體體現在:安排課程時缺少合理性、教學設計的理論存在趨向性、實驗條件存在較多局限性等,正是因為存在這些問題,所以給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眾多不利影響。
(三)過于強調具有選拔、甄別功能的評價模式
在新課改實施以后,雖然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時呈現出由終結性評價逐漸轉變?yōu)檫^程性評價的趨勢,但是依然沒有改變過于注重強調選拔、甄別功能的本質。還有些學校在評價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教學效果時,通常都將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升學率作為主要依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得不采取“題海戰(zhàn)術”以期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就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并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發(fā)展。做出評價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發(fā)展,但過于注重強調選拔、甄別功能的評價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能力、理解物理知識的程度以及科學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這種做法并不符合評價的宗旨。
二、 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發(fā)掘學習物理知識的價值動力
經過情感的支配,人會在一定場合中做出某些舉動、說出某些話。用心理學的專業(yè)知識來解析的說法就是:人類的情感具備遷移性,也可將其稱作情感的移情性。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物理知識時,可適當列舉有關偉大物理學家的生平事跡、物理學史或思想等,帶給學生情感的熏陶,對其實施思想品德教育,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通過各種渠道采取各種手段來發(fā)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內在價值動力。例如,著名物理學家牛頓、法拉第、愛因斯坦、伽利略等人,都曾發(fā)現了一些物理定律,將青春和畢生精力都奉獻給科學事業(yè)建設。如通過十多年的艱苦試驗,讓法拉第發(fā)現了電磁感應規(guī)律,雖然他的同行們都放棄了這項研究,但是法拉第依舊堅持不懈直到取得偉大成就;還有哥白尼就算經歷了血腥鎮(zhèn)壓卻依然懷抱必勝的信念等。通過這些列舉,我們不難認識到所有偉大物理學家獲取的榮譽、成就無一不是用日復一日地辛勤付出所換來的,此時,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將這種情感遷移到物理學習方面,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物理世界的欲望,引導其養(yǎng)成不畏艱苦、奮勇拼搏的良好品質。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促進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增強物理學習能力,積極響應新課改號召,引導學生取得更好發(fā)展。
(二)理解新課改,優(yōu)化物理教學
對物理教學進行優(yōu)化時,首先需要教師重視優(yōu)化教學理念和策略,因此,建議教師緊密圍繞課程目標最頂端的主題來設計統(tǒng)領教學全局的基本策略。在我國推廣和實施新課改的過程中,從2007年4月至11年底,我國教育部門組織專家重新修訂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師使用的就是新課標,是從2012年秋季開始執(zhí)行的。在修訂物理課標時,稍微降低了對知識的要求,相應提高了對于“過程”和“情感”方面的要求。過于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實際發(fā)展需求,新課標的修訂強調的是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更加重視強化“過程”目標和“情感”目標。我們可以做出如下的比喻:學生知識的匱乏就好像是得了一場小感冒吃點藥就可以痊愈;學習能力的不足就像患上心血管疾病這一類的大病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調養(yǎng)和修復;學習習慣的缺失就像糖尿病一樣會終身伴隨;學習興趣的缺失才是最可怕的,相當于無法治愈的癌癥。知識的匱乏隨時都可以做出彌補,而興趣和能力的缺失、淡薄的意識、不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是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改變的,嚴重情況下會影響到整個高中時期的學習,乃至學生的一生。因此,對高中物理教學進行優(yōu)化的總方針更應該是不斷強化“過程”目標和“情感”目標。
(三)借助問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考習慣
從古至今,“問題”都引導著人們進行思考和探索,通過持續(xù)研究和實踐,最終形成了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適當應用問題教學法,抓住適當的提問時機,讓學生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直到弄清正確的答案?;诖?,還需教師科學、合理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以問題為導向探究物理知識、形成物理觀念、鍛煉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講授有關“電場”的知識時,教師可借助問題:“檢測電流有哪些方法,電如何進行形象地描述?”“電場是看不見而又真實存在電荷周邊的,大家想一想電場應該具有什么特性?結合磁場知識,如何將電場直觀地展現出來?”“存在電場即存在電場力,如何計算電場力的做功,電場力與電場的哪些因素有關?”“試著找出一些電場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實例,并進行說明?!痹谶@個不斷提問的過程中,就像給學生的思維搭起了“階梯”,讓學生能夠順著“問題階梯”拾級而上,從而提升物理學習水平和效率。
(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拓展教學質量升級
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要求就是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有效整合在一起,重視強調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證明理論,是具備雙向互補性的。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增強實驗教學給學生帶來的良好體驗,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填鴨式”“灌輸式”“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建立起理論提示、實驗論證、科學總結的新型教育模式,讓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得到更好滿足,切實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引導學生更加深刻理解和記憶物理知識。其次,教師還要充分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真正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避免形成死板單一的重理論、重實踐的教育理念,要盡最大努力確保教學方式趨于平衡化。
三、 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學要進行改革和傳銷,深化學生主體的思想,創(chuàng)新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在具體的教學中,有效結合理論和實踐,讓學生展開各項探索和實踐活動,從活動中發(fā)展物理規(guī)律,豐富學生的體驗,積累實踐經驗,從而推動新課改的發(fā)展進程,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力爭開辟高中物理教學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楊向剛,李愛萍.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J].學周刊,2019(31):80.
[2]余元席.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學改革淺談[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二).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581-583.
[3]徐克廣.探討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169-170.
[4]陳瑩.高中物理教學適應新課程改革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及改進對策[J].海峽科學,2019(3):94-96.
[5]梁膠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問題及對策分析[J].基礎教育論壇,2019(7):60-61.
[6]劉正兵.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學[J].學周刊,2017(26):27-28.
[7]高中明.論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學[J].才智,2016(30):110.
[8]劉春霞.探討新課程教學改革中的高中物理教學[J].學周刊,2016(30):55-56.
作者簡介:
李正源,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通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