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是西方“萬圣節(jié)”,近年來,萬圣節(jié)有不少人選擇直接帶妝乘坐地鐵,引起其他乘客反感甚至恐慌。國內(nèi)多地地鐵公司或警方發(fā)布提醒稱,請勿化“恐怖”妝面或裝扮“鬼怪”乘坐地鐵,或在地鐵場所搞“行為藝術”,以免對其他乘客造成不適和恐慌。
【文本解讀】廣東揭陽普寧城東中學? 陳婷
角度一:奇裝異服應注意場合。在公共場合里,理應尊重大眾的需求,不要因為個人興趣愛好而影響他人。
角度二:安全應為每個人考慮的首要因素,而地鐵的條例制定,也應根據(jù)安全的需要及時進行更改與補充。
【時評鏈接】
地鐵“扮鬼妝”:雖然法無禁止,但邊界意識不可缺
□王紫暄
近年來,一些年輕人因穿奇裝異服,化鬼妝,乘坐地鐵被攔截的事情屢見不鮮。對于此事,也許有人會說:“并在沒有哪條法律規(guī)定說地鐵乘客不能穿奇裝異服上地鐵,法無禁止即許可?!钡拇_,就目前來看確實還沒有哪個城市出臺條例明確禁止這樣的做法,但是這不能成為我們忽視其背后隱患的理由。
首先,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審美觀、評判標準。對于奇裝異服、化濃妝來說,有些人或許可以接受,但也有人可能就無法認同,特別是老人很有可能會對此產(chǎn)生不適。
其次,人人都有獵奇心理,一些新鮮事物也很容易抓住人們的眼球。當人們看到一些年輕人身著奇怪的裝束,在地鐵里擺拍各種造型,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難免會走上前去圍觀拍照。要知道地鐵客流量大,是人員密集場所,倘若人人圍觀,這會不會發(fā)生擁擠、踩踏事件?會不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安全事故呢?不能不引人擔憂。
人們總說“法無禁止即許可”,但法無禁止并且不會侵犯到他人利益,干擾公共秩序才是真正的自由。這就需要我們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規(guī),明確行為的邊界,比如可以在相關條例中寫明公共場所的著裝要求,明確禁止可能嚇到其他乘客的奇裝異服,讓執(zhí)法者的執(zhí)法更有底氣,更有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教育,讓人們明白個人自由的底線和邊界,明白只有守規(guī)矩,才能有“積極自由?!?/p>
這正是:個性誠可貴,自由價更高。(選自紅網(wǎng))
(編輯: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