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光,陳麗瓊,劉 娟
(麗江水務(wù)集團甘源環(huán)境檢測有限公司,云南麗江 674100)
麗江市水務(wù)集團三水廠水源為團山水庫,屬二類水質(zhì),供水量為10 000 m3/d。但春夏季原水錳含量升高至0.3~1.33 mg/L,超過限值3~13倍。以水庫底層水為原水的水廠普遍存在季節(jié)性錳含量超標的問題。常規(guī)生活飲用水處理工藝對高錳原水的去除效果不佳,出廠水的錳含量會超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2006)限值,同時,色度超標導致管網(wǎng)“黃水”、“黑水”現(xiàn)象。
為應(yīng)對高錳原水,綜合考慮成本和操作性,三水廠通過一系列試驗不斷優(yōu)化工藝,本文通過二氧化氯預氧化-鋁鹽混凝沉淀/過濾工藝工況的運行試驗,探究該方法除錳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歷年水質(zhì)數(shù)據(jù)表明,三水廠原水錳超標現(xiàn)象主要出現(xiàn)在5月—10月,其中7月—8月錳含量最高,且8月—10月原水氨氮、揮發(fā)酚、臭和味等指標偏高。
水庫底層原水季節(jié)性錳突升的原因和庫底溶解氧相關(guān),如圖1所示,當溶解氧降至5 mg/L以下時,底泥中的二價錳被釋放于水體中,當溶解氧為2~5 mg/L時,二價錳在水體中含量最高。
圖1 水庫底層溶解氧與錳含量關(guān)系Fig.1 Relationship of Manganese Content and DO in Bottom Water of Reservoir
三水廠工藝流程:水庫原水→隔板反應(yīng)池→斜管沉淀池→無閥濾池→清水池→管網(wǎng)。
(1)以二氧化氯為預氧化劑,可將溶于水的二價錳氧化成不溶于水的四價錳。水中錳與二氧化氯的反應(yīng)分兩步。
總反應(yīng)式:2ClO2+5Mn2++6H20=5MnO2+12H++2Cl-。
進行兩步反應(yīng)時,根據(jù)總反應(yīng)式,氧化1 mg/L的Mn2+所需的ClO2理論值為0.5 mg/L。
為了追求較快的處理效果,工程上一般只考慮第一步反應(yīng),按反應(yīng)式計算去除1 mg Mn2+需要2.43 mg ClO2。
(2)鋁鹽混凝沉淀/過濾法包括混凝、吸附沉淀、錳砂吸附過濾等過程。由于團山水庫原水pH偏堿性,為PAC混凝沉淀的最佳pH值范圍。
三水廠采用高純型二氧化氯發(fā)生器,以亞氯酸鈉和鹽酸為原料,產(chǎn)生二氧化氯。在沉淀池進水原水管處預投加二氧化氯,利用二氧化氯的強氧化性,可以迅速氧化原水中的二價錳離子,使錳離子轉(zhuǎn)化成二氧化錳的形式,通過沉淀和過濾去除。由于水庫底層原水中的錳含量隨著時間變化逐漸升高,本文分為兩個階段開展研究。
3.2.1 第一階段
本階段原水中錳含量為0~0.256 mg/L,按照理論值(2.43倍)計算,二氧化氯的投加量應(yīng)為0.62 mg/L左右。由于在試驗過程中,考慮到原水中含消耗二氧化氯的還原性物質(zhì)的存在,白天原水錳含量比夜間略低,有時波動比較大,所以為保證試驗效果,采用固定的高投加量運行,即二氧化氯投加量0.7 mg/L,觀察濾后水水質(zhì)狀況進行試驗。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濾后水錳含量可控制在0.1 mg/L以下。
表1 第一階段濾后水錳含量Fig.1 Manganese Content in Filtered Water of the First Stage
3.2.2 第二階段
本階段原水錳含量顯著上升,最大值為0.85 mg/L,按照理論值(2.43倍)計算,二氧化氯投加量理論最大值應(yīng)為2.0 mg/L,為保證試驗效果,采用固定的高投加量運行,即二氧化氯投加2.0 mg/L(原水錳最大值時,二氧化氯投加量可提高到2.2 mg/L),但濾后水無法滿足0.1 mg/L的限值,如表2所示。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二氧化氯投加量的提高,檢出消毒副產(chǎn)物亞氯酸鈉升高,在原水錳含量為0.499 mg/L時,雖然濾后水控制效果良好,但亞氯酸鈉濃度達到0.89 mg/L,超出國標限值0.19 mg/L。
表2 第二階段濾后水錳含量Fig.2 Manganese Content in Filtered Water in 2nd Stage
3.2.3 第三階段
本階段原水錳含量進一步升高到0.542~0.885 mg/L,按照理論值(2.43倍)計算,二氧化氯投加量理論最大值應(yīng)為2.15 mg/L。為保證試驗效果,采用固定的高投加量運行,即二氧化氯投加3.0 mg/L。但實際情況下,隨著原水錳含量升高達到0.885 mg/L,濾后水錳含量失控,原水濃度回落到0.4~0.7 mg/L。在超出理論值的二氧化氯投加狀態(tài)下,4組濾池濾后水絕大部分時段仍超過0.1 mg/L,如表3所示,且此時副產(chǎn)物亞氯酸鈉超標嚴重。說明當原水錳含量較高時,單獨二氧化氯已無法達到預期除錳效果。
表3 第二階段濾后水錳含量Fig.3 Manganese Content in Filtered Water in 2nd Stage
(1)二氧化氯預氧化除錳工藝適用于低錳原水。試驗發(fā)現(xiàn),當原水錳含量低于0.3 mg/L時,二氧化氯預氧化投加量按理論值2.43倍投加,濾后水可控制在0.1 mg/L以下。對于使用二氧化氯消毒的水廠來說,工藝安裝簡單,管理方便。以三水廠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工況為例計算增加成本:原水錳含量為0.3 mg/L時,需要投加0.7 mg/L的二氧化氯,耗鹽酸5.4 g/m3(單價2.45元/kg),折合0.013元/m3;耗亞氯酸鈉5.7 g/m3(單價6.9元/kg),折合0.039元/m3,兩種物料合計增加成本約0.052元/m3。
(2)二氧化氯預氧化除錳工藝不適用于原水含錳量持續(xù)較高的狀態(tài),當原水錳含量高于0.4 mg/L后,需要進一步提高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但濾后水仍不能穩(wěn)定保證達到0.1 mg/L的要求,且消毒副產(chǎn)物亞氯酸鈉超標。需要進一步研究高錳酸鉀除錳和二氧化氯、高錳酸鉀聯(lián)用除錳等工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