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保鑫 李鎖榮
摘要:目前,我國社會所存在的飼養(yǎng)寵物數(shù)量日趨增加,導致流浪寵物數(shù)量泛濫的問題出現(xiàn),并較為嚴重地給市民身心健康和公共安全構成了一定威脅。文章就流浪貓的成因、危害和設計探索進行了分析和綜述,本著以人為本的立場,將基于捕獲——絕育及醫(yī)療處置——放歸(TNR)救助原則,為肩負社會責任對流浪貓的收留做出一些設計上的探索。
關鍵詞:TNR救助原則;流浪貓;收留站;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0)01-0159-02
近十年來,動物的保護,特別是狗、貓等伴生動物的保護,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但在大多數(shù)城市都存在流浪貓狗泛濫的問題。因此,我國自發(fā)涌現(xiàn)了一大批民間公益組織和救助站,救助流浪動物。但國內大部分流浪動物救助機構或者組織缺乏設計和規(guī)劃,導致了管理不方便、選址有限、環(huán)境衛(wèi)生差、資源浪費嚴重、收留動物影響他人、監(jiān)管不嚴、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甚至出現(xiàn)動物疫情。因此,如何優(yōu)化和完善流浪動物收留站設計,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有效保護和救助流浪動物的空間,成為動物救助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文章以救助流浪貓為例著重探討流浪貓的小型收留站設計。
1 流浪貓TNR救助原則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流浪貓救助原則既是TNR原則,TNR是英文Trap(捕捉)、Neuter(結扎)和Relase(放歸)的縮寫,用TNR方法控制流浪貓數(shù)量,即把一個區(qū)域里的流浪貓全部捕捉起來,施以結扎手術后,放回至它們原來生存的地方,并進行跟蹤,以此達到控制流浪貓數(shù)量的目的[1]。文章根據(jù)城市流浪貓的問題,基于捕獲——絕育及醫(yī)療處置——放歸(TNR)救助原則,應用到流浪貓的小型收留站設計中,致力于解決放歸后的最后一環(huán)。
2 基于TNR救助原則的流浪貓小型收留站設計原則
2.1 以人為本原則
在對流浪貓小型收留站的設計的過程中,設計的核心應仍然是“以人為本”。人類的友好不應局限于自身。除了人類,他們還應該面對自然,對動物有友好的態(tài)度,并能和諧相處。以“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為指導下,流浪貓小型收留站的設計基本要求是滿足:既能保證動物的日?!案@?,又能保證人的工作管理全過程的便利性,使人與動物的相關性不再對立,實現(xiàn)雙方“互利共贏”。探索流浪貓小型收留站的設計,是以“以人為本”的原則為設計核心的最佳認證,從而著手改善流浪貓對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自然生態(tài)的危害。
2.2 功能性原則
在流浪貓小型收留站的設計中必須將功能性放在第一位,其空間設計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功能性原則,且直接進一步影響收留站空間的設計能否滿足流浪貓和人(管理者、居民和路人等)的需求。功能性不僅要求設計師應詳細分析收留站內流浪貓的生活習慣和行為心理,以及管理者在此空間內的所必要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流浪貓小型收留站中,人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流浪貓小型收留站中全過程無人參與進行,流浪貓小型收留站就不能正常為之所用。由于人的重要性,就必須將人機工程學理論應用到實際的設計中,考慮人與流浪貓小型收留站、與其周邊環(huán)境的關系;同時還需要將其應用到貓的生理、病理等法則。
2.3 美學性原則
美學性原則是對流浪貓小型收留站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浪貓小型收留站設計中,流浪貓的生活不應以“貓的審美”為基礎,流浪貓需要的是舒適的空間,同時也要考慮到人(管理者、居民和路人)的感受,美的設計可以使人心曠神怡,而舒適便捷的工作和體驗也是人類最重要的追求之一。
3 基于TNR救助原則的流浪貓小型收留站設計實踐
3.1 小型收留站內部貓用區(qū)域的設計
流浪貓小型收留站內部區(qū)域大致分為躺臥區(qū)(供生活和休息)、活動區(qū)(供活動)、進食區(qū)(供喂養(yǎng))和排泄區(qū)(供排泄)。整個內部區(qū)域設計的整體原則既要保證貓的“福利”,需要將成年貓最低活動空間尺寸納入考量,又要便于人的工作管理。
貓是生性好動活潑,并有一定的社交需求,在流浪貓小型收留站的設計上,應盡量給它們提供活動區(qū)域,遵循貓的天性,設計符合其生性的設施(貓爬桿、跳躍臺、貓爪盤和貓爬梯等)。此活動區(qū)的設計應特別注意安全原則,盡量避免尖角、小、極其光滑或易碎的材料,防止貓的意外誤食、劃傷或對管理人員造成的意外損害;上層的設施設計應該穩(wěn)定、堅固、材料表面不能太過光滑,避免坍塌、滑動和破碎。同時,由于流浪貓的活動數(shù)量,其生活的地方容易有難聞的氣味,在設計中應設計必要的通風系統(tǒng)。
流浪貓進食區(qū)為公共喂食區(qū),在其長度和寬度的設計上,應使每只流浪貓至少能“使用”到喂食區(qū)邊緣160mm的空間,以防止其它流浪貓無法進食。貓的天性喜歡“干凈”,在排泄前后,貓是用爪子挖土并掩埋排泄物,因此,喂食區(qū)應與排泄區(qū)保持適當距離,排泄區(qū)的設計應防止沙粒飛濺,以免污染流浪貓小型收留站的內部環(huán)境。
3.2 小型收留站外部人用操作區(qū)域的設計
流浪貓小型收留站人用操作區(qū)域分為外部操控區(qū)域和內部操作區(qū)域??臻g設計上不會打擾正在收留站內部活動的流浪貓,也不會導致管理者的繁雜操作。外部操控區(qū)域主要通過顯示器操作面板負責記錄該收留站內經(jīng)?;顒拥牧骼素埖男畔?,包括品種、毛色、體重、絕育信息、免疫信息、健康信息、疾病描述等;需要調控收留站內部空氣流動和溫濕度的變化;操作高度應取國標男女立式操作高度的平均數(shù)值,方便管理者操作及使用;考慮到使用人群多為社區(qū)服務管理人員和志愿者,因此為保障能為絕大多數(shù)管理者使用,操作面板的內容要簡明扼要、操作簡單、顯示信息清晰醒目。內部操作區(qū)域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貓砂盆的清理和殺菌,另一個是貓糧和飲用水的添加與更換。
3.3 設計方案
流浪貓小型收留站的主體為1500mmx800mmx2200mm的貓仿生造型,收留站總占地面積僅為2. 64m2。收留站材料主要由防腐木和不銹鋼制成,面板部分裝有鋼化玻璃,可有效防止風吹日曬雨雪,不易發(fā)成形變和開裂。頂部仿生的貓造型,有較為可愛的兩只貓耳設計,造型的仿生以及材質的搭配也使收留站看起來更親民,更適合單個或多個放置于小區(qū)或公園中,使之與環(huán)境渾然一體,既符合整體性原則,又符合美學性原則(如圖1)。
流浪貓小型收留站頂部主要是由卡片槽、液晶操控面板和通風換氣設備組成??ㄆ塾脕盹@示當前收留站內經(jīng)常活動的流浪貓只的信息,液晶操控面板用于對收留站內流浪貓的詳細信息進行記錄存檔,對內部環(huán)境溫濕度控制與調節(jié)。為方便移動,底部為可折疊的四個萬向輪,移動位置時將其翻轉出來,固定位置不動的時候,將其收回底座,用底座面板進行承重。
流浪貓小型收留站其分為兩層,每層高度為800mm,中間加有一塊面積為750mmx800mm的水平隔板,用以分隔上下兩層。正面為鋼化玻璃和防腐木拼接,雙側為防腐木。下面一層正反兩面鋼化玻璃上設有400mmx400mm的橡膠開口,滿足貓愛鉆洞的習性的同時,也作為流浪貓進出收留站的“門”。上面一層左側為鋼化玻璃,右側為防腐木,左側鋼化玻璃上設有80mmx80mm的開口,并配有逗貓氈,這樣不僅能隔著玻璃清晰地看到內部貓只的活動,也能使人與貓有更多地互動,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流浪貓對人的攻擊性。右側防腐木后是貓墊,作為躺臥區(qū),不透光的設計會讓貓只的休息不被打擾。收留站下層左側設有貓砂盆和通往二層的貓爬梯,貓砂盆與側面防腐木板相通,管理者可以直接在外部以盒子打開的方式打開側面板進行抽拉貓砂盆,對貓砂盆進行消毒和清潔等處理。右側設有貓墊和喂食器,喂食器也與側面防腐木板相通,用同樣的打開方式打開側面板進行放置貓糧和水,為方便倒入,倒入口設計了60度的斜坡(如圖2)。
4 總結
作為一名工業(yè)設計專業(yè)的學生,不僅要思考設計,還要積極思考設計的社會責任,如何面對環(huán)境,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并積極分析問題,妥善解決問題。城市公共空間作為都市人群生活的主要場所.對社會發(fā)展以及社會中個體的行為產(chǎn)生著巨大的影響[3]。為此,流浪貓的問題應盡早解決,在城市景觀設計和城市新舊區(qū)改造的過程中,可以直接將流浪貓的小型收留站實施方案考慮其中,使其與公共空間能和諧并存,又能很好地解決流浪貓的相關問題。
參考文獻
[1]朱九超,孫泉云,夏爐明,等流浪寵物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控對策[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2015 (03):47-49
[2]動物福利工作幸運土貓群落救護項目[EB/OL](2011 -03-02)httpi/www. luckycats.net/welfare/luckycats/cccpqa. html
[3]童心,王小凡.高密度環(huán)境下城市微型公共空間的利用[J].中外建筑,2012 (03):90-92.
[4]班曼曼,鄭海紅,賈廣敏.淺議我國對流浪動物的管理[J]中國動物檢疫, 2014 (10)
[5]何元元.生存是一種天賦的權利——流浪動物生存權利的社會學探析[J]中國動物保健,20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