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曉丹
牛先生借給多年老友于女士夫婦800余萬元,借款到期后經多次催還未果。后得知于女士已將房產過戶到其子名下,為了要回錢,牛先生將于女士一家3口訴至法院,要求撤銷轉讓房產的行為,并將房產變更登記至于女士名下。日前,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審結了此案,判決撤銷于女士夫婦向其子小付(化名)贈與房產的行為,小付將房產變更登記到于女士名下。
原告牛先生訴稱,2014年至2016年,于女士夫婦先后向其借款800余萬元,后多次催還欠款均未果。2018年9月末,他向法院提起訴訟,并要求保全于女士名下的一處房產。財產保全過程中,法院向其告知于女士不屬于該房屋權利人。經查詢,2018年9月4日,于女士已將該房屋以無償贈與的方式過戶給了其子小付。經與雙方進行協(xié)商調解后,法院確認于女士夫婦的還款日期及金額。現(xiàn)還款期限屆期,于女士夫婦仍未還款。故起訴要求撤銷于女士夫婦對其子小付無償轉讓房產的行為,并協(xié)助將上述房產變更登記至于女士名下。
被告于女士3人辯稱,轉讓房產不是為了轉移財產,是為了辦理貸款,于女士的征信不好,所以才把房屋轉移到其子小付名下。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債務人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根據(jù)民事調解書及當事人庭審陳述,于女士夫婦均認可欠付牛先生錢款的事實。于女士夫婦在未清償共同債務的情形下,將其共有的房屋無償贈與小付,且無其他財產用于償還債務,致使牛先生的債權難以實現(xiàn),其行為明顯給牛先生造成了損害。牛先生作為債權人,在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申請撤銷于女士夫婦無償贈與小付房產的行為,符合法律規(guī)定,法院予以支持。
同時,依法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故對于牛先生訴請將房屋變更登記到于女士名下的訴訟請求,法院亦予以支持。小付作為同住成年家屬,在房屋贈與過程中亦存在相應過錯,故應配合房屋變更登記。最后,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生活中,即使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務已經過法院文書等形式予以確認,債務人卻往往仍通過無償或以不合理的低價,將財產轉讓給他人的行為來逃避債務。
法官提醒,債務人在未清償?shù)狡趥鶆?、同時又無其他財產可供清償?shù)那闆r下,以無償或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危害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可以提起訴訟撤銷轉讓財產的行為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債權人的撤銷權需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當然,債權人在行使撤銷權時,需查清債務人確系存在無償或以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行為,方可有效行使。
(摘自《中國婦女報》)(責編 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