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
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是一章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它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增長學生的知識素材。作為一種全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小學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現(xiàn)階段的使用情況依舊不盡人意。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群文閱讀的效率和價值不能充分的體現(xiàn)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為了通過這種方式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的寫作積累素材,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教師就必須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創(chuàng)新型的“組文”策略提升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制過程中,一般都會涉及到八個單元,,而且,各個單元中的各篇課文都是圍繞本單元的主體展開的,具有一致性。這樣一來,一個單元的課文內容就形成了一個“群文閱讀組”。小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于課文內容的學習,綜合起來就是對“課內群文”的學習。在學習完課本知識后,為了達到教學的拓展作用,教師還應該搜集相應的“課外群文”,以豐富學生的視野和知識素材。學生在“課內群文”的學習中,會相應的掌握一定的語文閱讀知識,然后將其應用到“課外群文”之中,達到教學知識鞏固的作用。將“課外群文”與“課內群文”結合起來, 二者相輔相成,共同輔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群文閱讀能力。
比如,在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學之中,第一單元的四篇課文:《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都是圍繞寫景展開的。對此,學生在“課內群文閱讀”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體會到文中景色描寫的手法和情感,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至此,學生初步掌握了一部分的群文閱讀技能,為了達到鞏固作用,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教師可以在課外搜集一些難度適宜的“課外群文閱讀”材料,進行“組文”。課外閱讀材料可以幫助學生將課堂中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深度理解,達到知識的鞏固作用。但是,教師在選擇課外群文閱讀材料的時候要注意,為了實現(xiàn)高效率、同主題的“組文”,老師應該根據(jù)本單元的具體教學內容。在課外搜集與景色有關的文章,這樣才能保障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得到集中,提升閱讀效率。
在我國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效率,提高考試成績,應付考試,在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雖說可以全面的教授給學生理論知識,但是卻大大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學生具體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好得不到重視,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這對提升小學生語文群文閱讀能力而言非常不利。所以,各位小學語文教師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學生以興趣為主導,逐漸深入學習,體會閱讀的樂趣。興趣和愛好作為原則實行“組文”,將“課外群文閱讀”與“課內群文閱讀”高效率的連接起來,可以更具針對性的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同時,教師在進行“組文”的時候,要適當降低閱讀的難度,同時還要讓閱讀內容盡可能的靠近生活,以貼近生活的閱讀形式提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會使學生更樂意參與到閱讀之中。
例如, 在二年級上冊的教學中,對于《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擔》《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一單元的學習,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體會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奉獻精神,再讓學生體會朱德先生作為革命家,身上具備的那種不怕苦不怕累、勤儉從廉的精神,再讓學生感受潑水節(jié)中,當?shù)厝嗣竦臒崆楹每鸵约爸魅斯瘛T趯W習完這三篇課文之后,學生從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故事傳達出的魅力, 逐漸掌握文中主人公性格特點的方法。以此為主體,教師可以在課外搜集《荊軻刺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孟姜女哭長城》等經(jīng)典歷史故事進行“組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通過閱讀,再對文中主人公的事跡、性格特點進行思考,逐漸感悟,從中學會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提升群文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提升自身的群文閱讀能力,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在群文閱讀的學習過程中,一邊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為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 同時還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作者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法。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各位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部分閱讀學習完成之后,要相應的為學生設置寫作練習,以便讓學生將自身在閱讀中的體會和感悟運用到寫作之中。在寫作練習的時候,教師要保證寫作主題與閱讀主體的一致性,同時還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特征適當調整寫作難度。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大膽的將在閱讀學習中掌握的技巧和方法運用到寫作之中,提升習作的質量。寫作練習是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中一項艱巨的任務,這涉及到知識的整合和升華,同時還要求學生將知識內化,熟練應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先要通過合理科學的“組文”,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閱讀基礎,再制定相應的寫作練習,實現(xiàn)對知識的鞏固。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學習中, 課本包括《海上日出》《記金華的雙龍洞》《頤和園》《七月的天山》,這些都是描寫游記的文章,作者將在旅行中的所見所聞通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出來,以讓學者身臨其境的感受當?shù)氐拿谰昂惋L土人情。而在本單元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安排相應的寫作,鼓勵學生將之前所游玩過的地方通過文字的形式描述出來。整篇習作的主題應該圍繞“游”字展開,確保主題鮮明。在群文閱讀中,學生會感受景物的特點, 與作者一起學習如何將景物描寫的更加具體、更加生動。再結合習作訓練,在實際應用中強化基礎知識。為了在大量的閱讀中豐富學生的寫作技巧,讓學生有據(jù)可依,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桂林風景》《美麗的天安門》《山東日照》等文章,擴大學生的素材選擇范圍,在同主題“組文”中提升寫作能力。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各有各的興趣特點,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存在差異。在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務必要注重小學生的主體性,在和學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仔細分析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層次,開展差異性的小學群文閱讀教學。每個班級中,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存在差異,性格特征也不同,最終導致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根據(jù)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就性格比較活潑的學生,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這一特長,讓其在日常的學習和活動中,帶動其他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和活動中,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對于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教師則要以鼓勵為主,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將課堂教學生活化,同時還要通過簡單有趣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和別人交流的膽量。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帶領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進行探索,不僅可以使他們在原有的能力基礎上有所突破,還能激發(fā)差生的學習興趣,一舉兩得。
例如,在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完《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這兩篇文章后,教師進行課外組文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不同情況,選材要在難度上有所差異,有簡單的、有中等的、也有較難的。這樣可以保證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文章,逐層遞進,盡量在課外群文閱讀中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對于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教師則要考慮到他們的發(fā)展,要保證課外群文閱讀的選擇具有不同的風格,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就這樣,實行差異性教學,因材施教,可以更加準確的對每一位小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可以提升小學生的群文閱讀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小學群文閱讀教學中的組文教學策略,需要教師注重和改善的方面還有很多。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安排,豐富課堂教學形式,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趣味化。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重閱讀的數(shù)量和質量,保證學生通過適量的學習達到高效的結果,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作者單位:遼寧省燈塔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