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登鑫
當前社會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對于翻譯行業(y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整個翻譯行業(yè)來說,更高的翻譯技術也給譯員帶來一些挑戰(zhàn)和便利。作為翻譯工作中重要的輔助方式,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也在翻譯實踐中被廣泛應用。對于譯員而言,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和精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要求。
計算機輔助翻譯,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簡稱CAT, 指的是通過計算機軟件共享的翻譯記憶庫和術語庫,提高翻譯的質量及效率,在協同翻譯中,保證術語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并通過對文本的自動排版和雙語對齊等功能,優(yōu)化翻譯過程。也就是說,計算機在整個翻譯過程中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人為的潤色和修改才是保證譯文質量的關鍵。
在計算機不發(fā)達的年代,譯者往往都是人工筆譯,然而譯員在翻譯中會遇到大量重復以及相似的句子和片段,所以,哪怕是很簡單地一些句子,也需要重復書寫。計算機的發(fā)明以及計算機輔助翻譯對于譯員的輔助作用使其快速發(fā)展起來,其自動儲存譯者翻譯內容和可搜索已譯句子的功能,大大減少了譯者的工作量。此外,CAT還具有自學功能,隨著譯者對該軟件的使用,它能學習新的詞匯、語法及句子,從而節(jié)省更多時間。這一技術的逐漸商業(yè)化,極大的推動了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在翻譯界的推廣與應用,同時促進了國內一些軟件開發(fā)公司對翻譯軟件的開發(fā)。目前,計算機輔助翻譯已成為翻譯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項翻譯支持技術,在譯者的工作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CAT工具)主要是指在譯員進行翻譯時,能夠對其起輔助作用的計算機軟件,包括電子詞典、搜索引擎、字處理軟件等;從狹義上講,它是指實現翻譯過程相關的計算機工具,如譯員工作臺、翻譯記憶工具、項目管理工具、術語管理工具等。提高翻譯速度、提升翻譯質量、降低譯員的勞動強度是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的三大主要作用。
當前市場上有許多機輔翻譯軟件,主要有Trados(德國),memoQ(匈牙利),Déjà Vu X(法國)、 iCAT(國內),Transmate等。譯者應熟悉這些常見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譯者減輕工作負擔,提高翻譯質量和效率。譯者對于翻譯工具的妥善使用有時甚至會直接影響到翻譯的質量和效率。因此,機器翻譯、術語管理、質量控制等技術在翻譯中的應用給譯者帶來了很多便利,也對譯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翻譯任務或工作選擇適當的翻譯輔助工具,有助于彌補譯者缺陷,幫助譯者更好的完成翻譯工作,滿足翻譯需求。
而對于CAT軟件而言,只有翻譯記憶庫里儲存的內容越多越豐富,其功能也就越強大,發(fā)揮的作用才更大,譯者也就能夠在更高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術語管理工具也是衡量CAT軟件的一個重要模塊。術語管理工具主要用來管理一些行業(yè)術語,即譯者可以添加或存儲一些特定行業(yè)的專業(yè)詞匯或詞組,并不斷進行更新,以便在翻譯工作中使用,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備。
Trados一直是使用率最高的一款德國的CAT軟件,是所有CAT里功能最強大最完善的軟件,項目管理也符合大多數譯者的需求。它主要有譯者工作站、標記編輯器、術語管理器等模塊。但是它的收費也很貴,約5000~6000元,且新手入門較為困難,很多模塊的設置和使用大大增加了其使用的復雜程度。
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在項目中的應用主要是指借助CAT軟件對一個翻譯項目進行管理,即譯者利用CAT軟件對要翻譯的文件或文本進行導入、分析、預翻譯、檢查譯文質量并導出最終譯文。譯者面對比較繁瑣復雜的翻譯任務時,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規(guī)范化的項目管理進行翻譯工作對于譯者能否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3.1 譯前
SDL trades 通過創(chuàng)建項目,將待翻譯的文本導入其中,在“項目”界面中,選擇“分析文件”,對導入的文件進行分析,以期得到翻譯的工作量及重復率。翻譯團隊對于翻譯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譯員掌握項目的類型(如科技文本、商務合同、廣告文本等)、難度系數以及工作量。對于個別特殊文本,如有時文本是以圖片格式提供,那么就需要將圖片轉為文字。
得到文本后,團隊與客戶進行溝通,以明確客戶需求,作出適當的調整,并將各部分分配給每位譯員,確定交稿日期和一些注意事項。與此同時,譯員也應拿到與該項目對應的翻譯記憶庫和術語庫。之后譯員可通過trades的“術語提取”功能和“詞頻統(tǒng)計”功能,將文本中的專業(yè)術語和高頻詞提前翻譯出來,與客戶確認無誤后將其存入術語庫中,避免譯文術語不統(tǒng)一需要再次修改的麻煩。
3.2 譯中
利用trades已有的術語庫和翻譯記憶庫,對該翻譯項目進行“翻譯數字計算”和“預翻譯”。作為trades的核心模塊之一,翻譯記憶庫中存儲著譯員之前翻譯過的文本,這樣當再次遇到相同的或者相似的句子時,系統(tǒng)就會自動搜索庫中與之匹配的譯文,譯員再對其進行修改潤色,能夠避免重復的工作。例如,“I have two daughters”這句話的譯文是“我有兩個姐妹”,那么之后出現類似于“I have three daughters”的翻譯時,軟件就會自動進行匹配,將數字進行替換,得到精確的譯文,而譯員只需要將其進行保存即可。
SDL? MultiTerm2011 是SDL公司管理術語的軟件,一般在使用SDL Trades軟件的翻譯項目中,都會用SDL? MultiTerm創(chuàng)建術語庫。確定翻譯術語是一個很難的過程,搜集各行各業(yè)的專業(yè)術語對譯員來說也是耗時費力的工作。但是數量足夠的術語庫可以極大的降低翻譯的成本和難度,減少工作時間,提高翻譯精確度和效率。 另外,譯員可以根據文本的難度或語言因素來選擇更好的翻譯策略,以實現翻譯目的。
3.3 譯后
Trades 對于翻譯的文本的質量可以進行審校,諸如語法、格式、拼寫等錯誤可以提供錯誤報告,而進行校對的譯員可以根據報告直接對錯誤進行修改,無需挨個查找。此外,Trades會把原文本以及譯文保存在翻譯記憶庫中,文中涉及到的術語存儲在術語庫中以便今后查找使用。這樣在接下來的翻譯文本或是同一個專業(yè)領域的文本就可以直接從這個術語庫中搜索術語,重復使用,減少工作量,并不斷豐富語言資源。
雖然Trades可以對譯文的質量進行一定的控制,但是由于譯文要同譯入語的文化和語言整體切合,還要符合原文的語境,因此譯員需要人為的進行一些細節(jié)上的調整,以確保譯文能夠被讀者所理解。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國各行業(yè)對于翻譯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當前翻譯行業(yè)魚龍混雜,譯員水平參差不齊,因而使得譯文質量和速度相差甚遠。不僅如此,很多外行對翻譯不是很了解,認為會兩種語言就可以做翻譯,因此許多公司對譯者要求比較苛刻,對翻譯速度和數量要求很高。
市場上出現的很多翻譯工具有效的幫助譯者解決了翻譯工作中的速度問題。雖然有時翻譯工具的譯文質量相較于人工翻譯略為遜色,但是還是極大的提高了譯者的翻譯速度。面對大量繁重的翻譯任務,很多譯者都會選擇借助翻譯工具來加快工作速度,提升效率。而且,處于這樣一個信息時代,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翻譯工具的技術也越來越高,信息技術對于譯員來說也成了一項必備技能,對翻譯工具的熟練掌握也有助于譯者更好的發(fā)展職業(yè)技能。因此,對翻譯工具的需求也必定會越來越大,對其準確度和速度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CAT工具也需要進一步發(fā)展。
筆者認為,CAT工具的發(fā)展趨勢有以下幾方面:功能趨于統(tǒng)一性和相似性; 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小部分軟件追求一些特色功能;提高與翻譯理論的結合;越來越多的軟件更注重細節(jié)的完善,如簡化操作流程等等。除了CAT以外,人工智能近兩年在翻譯領域吸引了眾多目光,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爭議。對于人工翻譯最終是否會被人工智能翻譯取代,各方爭論不休,而一些智能翻譯軟件和電子設備的問世也把翻譯推到了前所未有的焦點上。CAT并不像機器翻譯那樣,依賴于計算機的自動翻譯,而是需要人的參與,來完成整個翻譯過程。CAT將繁瑣的人工翻譯流程自動化,提高翻譯效率和譯文質量。此外,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對如何處理自然語言的研究,在提升現有CAT系統(tǒng)的記憶庫、自動修正、術語搜索及識別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目前來看,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并不夠完善,對語言的使用也十分有限,其自帶的翻譯記憶庫和術語庫的建立是十分費時費力的,并且還需要滿足不同行業(yè)不同用戶的需求,這就要求術語庫中有與之對應的行業(yè)術語,否則CAT軟件對于譯員的輔助作用就大大削弱了。這也表明,CAT工具在一些比較專業(yè)的翻譯項目中發(fā)揮的作用較大,比如科技文本、法律文本等,而類似文學類作品這種情感色彩比較豐富,句式調整較為復雜的文本就相形見絀了。
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帶來的眾包翻譯模式,以人工配合技術有效整合零散的翻譯資源,提升翻譯效率,推動翻譯的產業(yè)化和社會化的發(fā)展。在大數據、深度學習技術的推動之下,人工翻譯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的翻譯現狀,通過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的使用,把大眾智慧和計算機技術有效結合起來,使技術融入翻譯理論和實踐之中,不僅使得CAT成為翻譯學科的一個新課題,還展現出了巨大的社會效應和商業(yè)價值。正如Cronin(2013)所揭示的:“翻譯正經歷一場革命性劇變。數字技術與互聯網對翻譯的影響持續(xù)、廣泛且深刻。從自動在線翻譯服務到眾包翻譯的興起,以及智能手機上翻譯應用程序的普及,翻譯變革無處不在?!?/p>
正因如此,面對種類繁多的CAT工具,譯者不能草率的選擇其中的某一種來翻譯項目,而是應該仔細分析文本后,再判斷哪種軟件適用用文本中的哪一部分翻譯工作。對于譯者而言,CAT工具已經成為應對大量翻譯工作不可或缺的存在了,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行業(yè)領域。借助CAT工具,譯者能夠高效、快速的整理出譯文,經過一些修改就能得到更加標準的譯文。這極大的滿足了現代社會對譯員翻譯效率和譯文質量的要求。但是,盡管CAT工具在翻譯過程中對譯者起到了不可比擬的輔助作用,譯員依然是整個翻譯活動的主體,這一主導作用是任何機器無法代替的,并且需要為最后的結果負責。
(作者單位:天津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