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麗
【摘要】詩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tǒng)文化不斷繼承與發(fā)展的產(chǎn)物。詩歌在中學的教學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詩歌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和提高學生對待文學的賞識能力。詩歌在學生所學的教材中占有較大的比例,學生若想在測試中得到較高的成績就需要加大對詩歌的學習,深入探究其意象,只有掌握了詩歌的意象,學生才能夠深入的掌握詩歌的具體內(nèi)涵,從而逐漸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關鍵字】高中語文 詩歌教學 意象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 2020) 06-034-01
前言
詩歌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jù)著重要的組成部分,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詩歌在不斷的升華,其內(nèi)涵的意象、整體的布局都凝煉著作者智慧的結(jié)晶。意象是詩歌整體的靈魂,也是作者感情表達的集結(jié),詩歌背后所蘊含的是詩人感情世界的喜怒哀樂,是期盼祖國美好發(fā)展的意愿表達。學習詩歌,對詩歌的意象進行深層了解,從詩歌所表達的意味尋找自己的方向,培育價值觀的養(yǎng)成,深化個人的文學素養(yǎng)。本文針對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意象進行了探討。
一、高中語文詩歌教學意象的內(nèi)涵
語文學科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涵養(yǎng)與情操,在高中教學中語文占據(jù)著主體地位,而詩歌是語文教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意象,表達出了詩歌所蘊含的內(nèi)涵,是詩歌的靈魂所在,詩歌的鑒賞,詩歌的誦讀過程中若想深深地抓住詩歌表達的主旨就要掌握詩歌的意象。教師在詩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對詩歌的意象進行掌握、探究,使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的文學鑒賞能力以及對文學內(nèi)涵的理解,加強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和自信心[1]。
二、常見意象特殊含義
(1)送別類,表達別后思念或者依依不舍之情:楊柳、長亭、酒;
(2)思想類,表達對親人、家鄉(xiāng)的思想:月亮、雙鯉、搗衣、鴻雁;
(3)愁苦類,表達憂愁、悲傷的心情,或者渲染凄涼、悲慘的氛圍: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鵑鳥;
(4)抒懷類,表達感慨或托物顯志:梅花、菊花、松柏、竹子、草木、冰雪;
(5)愛情類,表達愛慕、相思之情:蓮、紅豆、連理枝、比翼鳥;
(6)戰(zhàn)爭類,表達對和平的向往或?qū)?zhàn)爭的厭惡:長城、投筆、樓蘭、請纓、柳營、羌笛。 詩歌中的意象不僅具有營造氛圍、借景抒情的作用,同時還能夠以景襯鏡、以景襯情、奠定情感基調(diào),進而襯托人物的品質(zhì)、氣節(jié)、性格。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只有讓學生掌握了常見意象的種類、含義,才能更好的讓學生體會詩歌的內(nèi)涵與韻味。
三、意象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情境呈現(xiàn)意象美
詩歌所營造的情景能夠更好的將學生引進詩歌的意境之中,利于學生深入探究和體會詩歌的意象,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對詩歌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沁園春·長沙》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進行詩歌相關視頻或故事的播放,向?qū)W生展示詩人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間、地點、背景,進行逐句的意象分析,文章中“山、江、河、魚”等均具有獨特的代表,結(jié)合作者當時的環(huán)境,在毛澤東眼中看到的就是群山、火紅的楓林等,是作者思想的表達,也象征著革命抑或“星星之火”[2]。因此,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能夠?qū)W生帶入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的情感意境,引起學生對詩歌探索的興趣。
(二)在朗讀中體會意象美
詩歌的誦讀是深切感受詩歌意象的重要手段,多次的誦讀能夠加深對詩歌的理解,而且,每次誦讀都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及見解。其一,在朗讀中體會意象的美,教師要正確的指引學生進行詩歌的誦讀,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掌握每個字、詞所蘊涵或到代表的意思。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個生字的讀音不同也意味著其表達的意義不同,學生要對詩歌中的字詞熟練掌握,懂得每個字所表達或象征的意義,這樣才能夠?qū)φ姼栌幸粋€正確的初步了解。如《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全文通過對琵琶女的悲慘遭遇、心情為基調(diào),詩人因知曉琵琶女的命運而發(fā)出了情感的共鳴,雖不相識但因同病相憐而相識恨晚,所以學生在對詩歌誦讀時,這句話可以帶有相見恨晚的情感去誦讀[1]。
(三)在拓展中豐富意象美
在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向?qū)W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擴展,使學生對不同意象所表達的感情有一定的了解,如:綠葉代表著生機勃勃、生命力,蘭花代表高潔,牡丹代表富貴等等,還有燕、鴻鵠、月、汗青、船、青鳥等都是詩歌中常用的表達意象的事物。此外,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運用諧音擴展自身對意象的理解,“亭”與“?!敝C音,所以往往具有難舍的情懷; “琴”與“情”諧音,所以具有情意的涵義;“杯”與“悲”諧音,所以具有一定的傷感情懷。詩歌的情感展現(xiàn)需要有一定的載體體現(xiàn),通過物象的組成構(gòu)建起詩歌的意象[2]。
四、結(jié)論
高中的語文學科能夠增強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文學水平,高中生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其思想意識逐漸成熟,詩歌教學效果的完美展現(xiàn)能夠使學生主動的感受到詩歌的魅力,深刻體會詩歌的意象,鍛煉學生情感分析的能力,多樣化的意象教學手法能夠使學生正確的掌握詩歌意象的研究方法,體驗詩歌的靈魂。
[參考文獻]
[1]張宇妍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意象探討[J].讀天下,2017
[2]高英男意象在高中語文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考,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