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現(xiàn)代素質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農村小學語文老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時,應當關注對其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以便使其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繼而順利推動其全面發(fā)展。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農村小學;口語交際;問題與對策
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措施。在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不斷調整口語交際教學模式,努力克服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由此不斷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 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
(一)口語交際話題局限于課本,缺乏新意和趣味性
開展口語教學活動的前提是給出一個合適的話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交流和討論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同時從中獲得更多靈感和啟發(fā),最終通過語言交際實現(xiàn)思想、情感的升華。但是,結合目前農村小學的口語交際教學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語文老師都將課本當作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jù),并且要求學生探討和分析的話題也都是以課本中給出的相關要求為標準的,這種有限且缺乏新意的素材很容易限制學生的交際興趣,進而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成效。
(二)口語交際教學活動較少,學生缺少必要的訓練
一直以來,閱讀和寫作都是語文學科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且在考試中所占比重較大,需要教師和學生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來進行教授與學習。因此,為了保證學生的考試成績與正常的教學進度,農村小學語文老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經常會有意識地減少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或是在講課時粗略帶過,轉而將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放在閱讀和寫作教學活動上,以至于學生長期得不到有效的訓練,其口語交際水平也無法提升,最終導致該模塊的教學成效偏低,對學生自身的長遠發(fā)展十分不利。
(三)口語交際教學脫離其他模塊,降低了教學實效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包含多個模塊和內容,且每個模塊之間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作為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基本項目,口語交際與其他教學模塊也是可以融合發(fā)展的,但是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常常會忽視其關聯(lián)性,并將口語交際當作一個獨立的教學模塊,致使其與其他授課內容難以進行有機結合,從根本上降低了本學科的教學成效。
二、 提高口語交際教學質量的有效對策
(一)善于挖掘新穎有趣的話題指導學生開展口語交際
農村小學語文老師在組織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時,應當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來設計話題,以便迅速調動他們的興趣,使之聯(lián)系個人實際與學習所得發(fā)表觀點、舉例論證,繼而順利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成效,有利于不斷增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分析能力。如,教師可以從學生喜歡的繪本、課外書或是游戲中提取話題指導他們開展口語交際活動,或是結合當前的熱點新聞來設計交際話題,由此使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并根據(jù)個人的真實經歷、情感體驗提出相應觀點,有利于不斷增強口語交際的教學效果。
(二)提升口語交際教學比重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訓練機會
小學語文老師在規(guī)劃本學科的教學內容時,應當有意識地提升口語交際教學模塊的比重,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練習的機會,使他們在有針對性地訓練與強化中形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輔助增強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此時,語文教師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tài)度,結合課本認真設計每一次口語交際教學方案,同時保證充足的教學時間,然后在課上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引導,并為其提供更多訓練機會,進而順利實現(xiàn)培養(yǎng)其口語交際能力的目標。
(三)將口語交際練習活動穿插于不同的教學模塊之中
1. 將口語交際活動融入閱讀教學過程中
閱讀教學是輔助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發(fā)展其各種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了切實提高口語交際的教學成效,農村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嘗試將該模塊融入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以便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不斷訓練和強化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水平。例如,教師可以在為學生講解課文時,根據(jù)文章的主要內容設計相關的話題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和交際,由此一方面可以引導他們從多個角度剖析文章內涵,更加準確地了解人物性格或是故事情節(jié),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其在討論和分析的過程中主動進行思考,并列舉相關事例佐證個人想法,有助于促進閱讀教學和口語教學成效的同步提升。
2. 將口語交際活動滲透到作文教學模塊中
在組織作文教學活動時,農村小學語文老師也可以抓住此次機會,要求學生先根據(jù)習作主題和要求開展口語交際活動,通過分享各自的真實經歷來獲取豐富的素材,同時從別人給出的案例中提取精華,然后據(jù)此開展寫作練習活動。比如,語文老師可以在作文課上為學生展示出本次習作的題目和主要要求,鼓勵他們以小組形式開展口語交際活動,由此為其搭建交換素材、分享思路的平臺,有助于使其在熱烈的討論和分享活動中獲得更多靈感,然后初步構思文章,通過整合信息、優(yōu)化素材完成習作任務,最終不斷增強他們的寫作水平和口語交際能力。
3. 將口語交際活動穿插到語文實踐活動中
農村小學語文老師還要善于利用組織實踐活動的時機來穿插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以便引導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和體驗獲得更多積極情感,并及時將其分享和表達出來,繼而有效提升他們組織語言、提取信息、表達自我的能力,有利于輔助增強口語交際教學成效。如,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shù)氐泥l(xiāng)土資源,通過帶領學生參加踏青、制作植物標本等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綠色、實踐探究的精神,同時在活動之后要求他們以口語交際的方式分享各自的實踐心得,從而不斷增強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并順利提高口語交際教學成效。
三、 結語
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配合、不斷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新時期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不斷調整個人的教學思路,將口語交際練習滲透于日常教學活動中的方方面面,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為他們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穩(wěn)定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倉敏.淺談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作文教學研究,2016(4).
[2]胡云華.淺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華少年,2018(36).
[3]朱新華.敢于分享 樂于表達: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小學教學研究,2018(3).
作者簡介:
黃雪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巴馬鎮(zhèn)盤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