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甘
在現(xiàn)代人的印象中,古人似乎都“好讀圣賢書”,也愛“傷春悲秋”。然而,除了抒發(fā)各種哀愁,文人墨客也會為所見的動物們執(zhí)筆一二,一首首以動物為主角的詩詞,將一座活靈活現(xiàn)的古代“動物園”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動物園的門面擔(dān)當(dāng),怎能沒有“驕傲”的大白鵝?
駱賓王寫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鼻嗌骄G水中,它一身白毛光潔蓬松,一下一下劃著紅掌在水里玩耍,簡直憨得可愛。
還有嬌俏的鳥兒,古人對鳥兒總是情有獨鐘。
宋代晏殊說:“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幾片碧苔點綴著池塘的清水,黃鸝的歌聲縈繞樹枝,隨處可見柳絮飄飛。此情此景,甚美。
唐代王維寫“雁”:“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迸畈蓦S風(fēng)而飛飄出漢塞,北歸的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天地里,北飛的大雁恰有一種雄壯英姿,引人心向神往。
連杜甫也瞇著眼“研究”過燕子和鴛鴦:“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笨?,燕子們銜著濕泥忙碌筑巢,暖和的沙子上成雙成對的鴛鴦卻在呼呼大睡。藹藹暖陽,鳥鳴花香,樹蔭下的小生靈們?nèi)绱丝旎?,真讓人羨慕呢。
至于馬和牛,自古以來就與人類關(guān)系親密,這座詩詞“動物園”里斷然少不了它們的身影。
白居易寫一匹無辜的馬:“五年花下醉騎行,臨賣回頭嘶一聲?!彼c馬兒數(shù)年來日夜相伴,現(xiàn)在卻不得不放棄它,馬兒的一聲嘶鳴,讓人不忍卒聽。
李綱筆下的牛過得真不容易:“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fù)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敝辉副娚鷾仫柕馁#煨∮謧ゴ?。
還得說說“珍禽異獸”,這可是“動物園”的“高光”所在。
唐代無名氏遇見了“驪龍”:“有美為鱗族,潛蟠得所從。標(biāo)奇初韞寶,表智即稱龍?!眲⒂礤a則被“白鷹”所吸引:“毛羽斒斕白纻裁,馬前擎出不驚猜。輕拋一點入云去,喝殺三聲掠地來?!鄙颀?,雄鷹,極具氣勢,妙極!
讀古人詩,品古人意,看盡大千世界神奇“動物園”。
海城樓摘自《珠海特區(q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