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穎
(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shù)研究院,河南 濮陽 457001)
磷(P)是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重要因素,對于高濃度含磷廢水,如何有效地降低磷含量是控制和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關(guān)鍵。目前常用的廢水除磷方法有生物法和化學法。生物法除磷是通過聚磷菌的厭氧釋磷、好氧吸磷來完成磷酸鹽的去除[1]。但此法對高濃度的含磷廢水往往會抑制生化反應,直接處理造成生化負荷大,更適合于低濃度的含磷廢水,通常待處理的廢水含磷量要求小于10 mg/L[2]?;瘜W法除磷是利用磷的化學沉淀反應,使廢水中可溶解性磷轉(zhuǎn)化為不溶性的磷酸鹽沉淀[3],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化學法中的鋁鹽混凝沉淀法,但該法藥劑投加量大、成本相對較高,且當水中磷含量較高時難以達標[4]。
普光氣田天然氣高含硫化氫。天然氣凈化廠每3年要對凈化聯(lián)合裝置進行檢修,期間產(chǎn)生大量除臭鈍化清洗廢液。該類檢修廢水污染物濃度極高,其中總磷(TP)高達256 mg/L。針對檢修廢水高含磷的水質(zhì)情況,凈化廠污水處理場難以直接SBR生化處理,雖經(jīng)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混凝沉淀處理后,總磷去除率也僅為75%,仍無法滿足生化處理進水水質(zhì)要求。
本文選擇氯化鎂和氯化銨分別作為鎂鹽和銨鹽處理高含磷檢修廢水,著重探討了反應pH值、磷氮摩爾比、鎂磷摩爾比及反應時間對除磷效果的影響。
將普光天然氣凈化廠污水處理場內(nèi)聯(lián)合裝置檢修廢水作為實驗用水,水質(zhì)情況見表1。
表1 檢修廢水主要水質(zhì)指標
MgCl2·6H2O,NH4Cl,NaOH,分析純,天津天力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pH400臺式pH計,美國alalis公司;5B-3A型COD測定儀,廣州連華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UV-5000型紫外可見光度計,上海精密儀器儀表有限公司;JC-NH-100A型氨氮測定儀,青島聚創(chuàng)環(huán)保集團有限公司。
1)在25 ℃條件下,取400 mL高含磷檢修廢水置于500 mL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NaOH溶液,用pH計實時監(jiān)控溶液pH值,調(diào)節(jié)pH值至8~11,然后加入MgCl2·6H2O和NH4Cl控制反應體系中n(Mg)∶n(P)∶n(N)的摩爾比為1~1.9∶2.5~1∶1,攪拌反應10~60 min后,靜置沉淀120 min,取上清液測定其總磷濃度,討論反應pH值、磷氮比、鎂磷摩爾比及反應時間對除磷效果的影響。
磷酸根離子去除率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RP—去除率,%;C0—原水中磷酸根離子的濃度,mg/L;C1—反應后上清液中磷酸根離子的濃度,mg/L。
2)現(xiàn)場處理。確定最佳反應條件后,對污水處理場內(nèi)儲存的高含磷檢修廢水進行現(xiàn)場藥劑投加,將滿足生化處理水質(zhì)要求的除磷預處理后的廢水分批次少批量進入SBR反應池生化處理,控制反應池內(nèi)溶解氧含量在2~4 mg/L,每處理周期曝氣5 h,實時監(jiān)控SBR池出水水質(zhì),保證出水穩(wěn)定,達標排放。
采用5B-3A型COD測定儀進行COD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NH3-N濃度,采用UV-5000型紫外可見光度計測定TP的濃度;采用pH400型臺式pH計測定pH值。
根據(jù)磷酸銨鎂沉淀法去除廢水中磷的機理,反應必須在堿性條件下才能發(fā)生[8]。因此,通過滴加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反應體系pH值,同時加入一定量MgCl2·6H2O和NH4Cl,控制反應體系n(Mg)∶n(P)∶n(N)=1.4∶1∶1,攪拌反應30 min,靜置沉淀2 h,取上清液測定其總磷濃度,考察pH值對磷酸銨鎂除磷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1所示。
圖1 pH值對除磷效果的影響
由圖1可以看出,當pH值從8.0增大到9.5時,反應后上清液總磷濃度下降明顯,去除率由20%急劇升高到95.6%;當pH值從9.5上升到10.0,總磷去除率增加至97.3%,但上升幅度很小;pH值再增加,磷的去除率降低。這是因為隨著pH值的增高,Mg2+也開始生成Mg(OH)2沉淀[9],不利于磷酸銨鎂沉淀反應的進行,導致磷酸根離子去除率降低。
綜上可知,控制反應體系pH值在9.5~10時,檢修廢水中總磷的處理效果最佳;pH>10,磷去除率增幅極低??紤]pH值調(diào)節(jié)成本,確定反應pH值控制在9.5~10。
磷酸銨鎂沉淀反應中n(P)∶n(N)的理論值是1∶1,而檢修廢水中初始磷氮摩爾比為2.5∶1,由于氨氮濃度較低時不利于磷酸銨鎂反應中磷的去除,因此,需向反應中加入少量的NH4Cl,在控制反應pH值為9.5,n(Mg)∶n(P)=1.4∶1的條件下,考察不同n(P)∶n(N)對磷酸銨鎂反應中總磷的去除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
圖2 磷氮摩爾比對除磷效果的影響
在滿足反應體系n(P)∶n(N)=1∶1的條件下,考察Mg2+含量對檢修廢水中磷去除效果的影響。將反應pH值控制在9.5最佳值,使用MgCl2·6H2O調(diào)節(jié)體系中n(Mg)∶n(P)分別為1.0∶1、1.2∶1、1.4∶1、1.5∶1、1.7∶1、1.9∶1,攪拌反應30 min,靜置沉淀2 h,取上清液測定其總磷濃度,考察n(Mg)∶n(P)值對磷酸銨鎂除磷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3所示。
圖3 鎂磷比對除磷效果的影響
在pH值為9.5,n(Mg)∶n(P)∶n(N)=1.5∶1∶1的條件下,考察不同反應時間對檢修廢水中磷的去除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
由圖4可知,總磷的去除率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但反應進行30 min后總磷去除率趨于平緩,當反應時間為60 min時,磷去除率出現(xiàn)略微下降。這是因為反應時間過長,磷酸銨鎂沉淀體系容易被破壞,沉淀性能降低,從而使上清液可溶性磷濃度增加[11]。反應時間越長能耗就越高,不利于經(jīng)濟性,因此,綜合考慮反應時間控制在30 min左右。
圖4 反應時間對除磷效果的影響
對普光天然氣凈化廠污水處理場調(diào)節(jié)罐內(nèi)儲存的1 100 m3高含磷裝置檢修廢水進行磷酸銨鎂沉淀法除磷處理,按照400 mL檢修廢水水樣對應的NaOH、MgCl2·6H2O等藥劑的投加量進行現(xiàn)場藥劑投加,曝氣均質(zhì)8 h,靜置沉淀12 h后取罐頂部水樣測定其COD、NH3-N、TP等水質(zhì)指標,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檢修廢水除磷預處理前后主要水質(zhì)指標 mg/L
由表2可知,磷酸銨鎂處理對檢修廢水COD的降低無明顯效果,但罐內(nèi)廢水總磷濃度由256 mg/L降至2.51 mg/L,氨氮濃度也有所降低,處理后水質(zhì)完全能滿足后續(xù)生化處理進水指標要求。
SBR工藝是指在同一反應池中,按時間順序由進水、曝氣、沉淀、排水和待機五個基本工序組成的活性污泥生化處理方法。SBR反應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淀等功能于一池,操作管理簡單、占地小,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為進一步生化處理,將除磷預處理后的檢修廢水分批次少批量的進入SBR反應池,SBR池運行周期為12 h,每周期處理36 m3檢修廢水,控制反應池內(nèi)溶解氧含量在2~4 mg/L,曝氣反應5 h,經(jīng)后續(xù)沉淀后對出水進行水質(zhì)監(jiān)測,SBR池出水水質(zhì)指標見表3。
表3 SBR池出水水質(zhì)監(jiān)測均值
經(jīng)過磷酸銨鎂除磷預處理和后續(xù)SBR生化處理后,檢修廢水中的pH值、COD、NH3-N、TP和SS等各項指標完全達到GB 8978—1996《廢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
a.針對普光天然氣凈化廠聯(lián)合裝置檢修廢水含磷濃度高、除磷困難這一問題,采用磷酸銨鎂沉淀法和SBR生化處理工藝協(xié)同處理檢修廢水。
b.探討了磷酸銨鎂反應中pH值、磷氮比、鎂磷摩爾比等反應因素對除磷效果的影響,得到最佳反應條件,即pH=9.5,n(Mg)∶n(P)∶n(N)=1.5∶1∶1,該條件下總磷去除率高達98%。
c.優(yōu)選最佳工藝對高含磷檢修廢水進行現(xiàn)場預處理,經(jīng)處理后,TP濃度由256 mg/L降至2.51 mg/L,總磷去除率高達99%,現(xiàn)場效果顯著。經(jīng)進一步SBR生化處理后,出水各項指標pH值、COD、NH3-N、TP和SS等均完全達到GB 8978—1996《廢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解決了生產(chǎn)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