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麗雙,程寧,陸敏,韋燕萍,郭菲,錢寶華
(上海長海醫(yī)院輸血科,上海 200433)
2018年4 月1 日,全國范圍內停止互助獻血,在此之前互助獻血在血液供應緊張的情況下,確實對補充臨床用血起到了關鍵作用[1]。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用血緊張,但也給血液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2]。本文從輸血傳播艾滋、梅毒風險的角度,對我血站2013-2017五年間互助獻血和無償獻血者標本艾滋、梅毒檢測陽性率結果進行調查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采用ELISA初復檢兩種不同試劑盒分別檢測獻血者標本,均按試劑說明書操作,由Tecan加樣機自動加樣,PW960洗板機洗板,Thormo酶標儀檢測。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卡方檢驗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1 2013 -2017年兩組獻血者抗艾滋抗體、抗梅毒抗體檢測陽性率均上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互組獻血組漲幅明顯高于無償獻血組。
2.2 通過2013-2017年血站互助獻血者和無償獻血者標本艾滋、梅毒總陽性率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互助獻血組梅毒和艾滋五年總陽性率顯著高于無償獻血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就該血站而言,我們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2013-2017年間,互助獻血者艾滋、梅毒陽性率明顯高于無償獻血者,并且在這五年時間里互助組艾滋、梅毒的增長幅度也明顯高于無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互組獻血者的血液較無償獻血者的血液確實存在更大的安全風險,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與獻血者動機以及在“血頭”、“血霸”操控下互助獻血隊伍人員的健康狀況有關。
綜上所述,不論從血液安全的角度還是獻血年齡層、獻血量和獻血次數(shù)來看,互助獻血都不如無償獻血穩(wěn)定可靠,因此采供血機構應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依法推動無償獻血工作,取消家屬互助獻血,確實有其必要性和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