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培 楊愛華
摘要: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聾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寫作能力能夠提高聽障生的語言表達、觀察及思維能力,也有利于其更好地與人交際、適應(yīng)社會。本文通過分析《聾校語文課程標準》對聽障生寫作的要求,探析了小學段聽障生寫作現(xiàn)狀,并提出了有效性的教育建議。
關(guān)鍵詞:新課標;聽障生;寫作能力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睹@校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聾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其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適應(yīng)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溝通交往的能力。聾生由于聽力和語言障礙,接受信息量較少,其本身所積累的詞匯量有限,對事物的認知存在偏頗,又由于手語表達和書面語言的不同,致使寫作成為聾生語文教學的難點。筆者在多年聾生寫作教學中總結(jié)了聾生寫作時出現(xiàn)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建議,以期能夠提高聾生的寫作能力水平,提高其適應(yīng)社會及與人交際的能力。
一、聾生寫作現(xiàn)狀
(一)語言表達錯誤,語言結(jié)構(gòu)混亂
聾人學者楊軍輝認為“手語是人們在聾人環(huán)境中使用手的指式、動作、位置和朝向,配合面部表情,按照一定語法規(guī)則來表達特定意思的交際工具。”手語又具有間斷性、跳躍性、不完整性等特點,聾生按照手語思維寫下來的句子,我們按照漢語的主謂賓的順序來看往往成分殘缺、語法錯誤,次序顛三倒四,語句不通,表意不明,這種現(xiàn)象在聾生寫作中普遍存在;且手語詞匯量有限,沒有固定、清晰的語法,所以表達方式有限。如聽障五年級的L學生的“今天晚上我玩紙飛機,有的做花,還有背誦數(shù)學?!敝芯腿鄙僦髡Z,學生想表達有的同學在干什么,但是落實到紙上時,往往語句不完整。
(二)作文無結(jié)構(gòu),中心不明
《新課標》中對聾生寫作提出“會寫簡短的記實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見應(yīng)用文”的要求,也是基于對聾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來的,是聾生寫作所要達到的基本水平。但在作文教學與寫作中發(fā)現(xiàn),聾生的寫作往往無法正確圍繞中心思想進行拓展,有時只是簡單地東拼西湊,或者是流水賬式的記錄,作文中心不明,沒有正確的體系結(jié)構(gòu),有時也只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寫,而不知變通。如Z學生的一篇日記中寫道“下午我在出去外面大操場園打籃球,我和同學在比賽了,還有打足球了,我出汗了熱死了等一等我去喝水馬上來了,還有玩完了去洗手吃飯了嗎?”。這篇日記中除了語言表達有錯誤,標點使用錯誤之外,更多的是沒有一個中心思想,而只是流水賬式地記錄下午的活動。這種中心不明、東拼西湊的現(xiàn)象在聾生作文中普遍存在。
(三)詞匯量積累少,作文內(nèi)容有限
在日常生活中,聾生大多用手語進行交流,其詞匯量和閱讀量遠遠少于同齡正常兒童。由于受手語詞語貧乏的影響,聾生依靠僅有的手語的表達寫作時,就會出現(xiàn)詞語表達意義不明確,不符合漢語的表達。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聾生字詞量的學習速度緩慢,從寫話開始就存在“不會說話”、“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在嚴重缺乏語言素材的情況下,其作文內(nèi)容往往無話可說,不知道從什么地方下手,也不知道寫什么東西。
(四)對寫作文心存畏懼
聾生因為聽力缺失,其社會交往溝通的頻率較常人較少,這就導致其詞匯量有限,很多詞語句子進入聾校之后才開始接觸。聾生的手語是一門特有的語言,漢語語序又和我們還與手語語序又有很大的差別,造成聽障生對漢語詞語和語句的理解能力也較差。聽障生在寫作時,首先想到的是生活場景,需要把這種生活場景用漢語的語序?qū)懗鰜?,這無疑增加了他們寫作的難度。
聽障生作文素材貧乏,關(guān)于想象作文,聽障生更是退避三舍,表達平淡,寫作成了痛苦無奈的事情,表現(xiàn)其對作文“無從下手”,不知怎么寫,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其對寫作文的畏懼心理。往往遇到寫作課就感到底氣不足、害怕,不想寫,有時還會出現(xiàn)厭煩心理,對一些常見命題,他們不明白意思,往往應(yīng)付了事,產(chǎn)生厭煩感。
二、提高聾生寫作策略
(一)循序漸進,逐步提升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笨梢妼懽鞑皇且货矶偷模请x不開現(xiàn)實的情景和日常的觀察,所以要制定不同的方案,進而逐步提高聽障生的寫作能力。
(二)制定寫作計劃和階段目標
寫作需要長時間加強訓練積累,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寫作計劃和階段計劃,進行適時跟蹤。讓低年級時堅持每天讓孩子讀一句話,通過熟知的生活環(huán)境,逐漸拓展聾生的語言。中年級每天練習看圖說話、寫話,指導學生有計劃的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四年級聽障生每天寫一篇日記,記錄當天的所見、所聞、所感,培養(yǎng)聾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體會能力,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三)課程整合,全面提高
課程整合的主要內(nèi)容既包括學科知識間的整合、學科知識與生活的整合、資源的整合以及學習方式的整合學科知識間的整合,還包括學科融入單元或主題中,即以組織中心為主題,課程內(nèi)容分屬于不同科目領(lǐng)域的整合起來。在聾校,由于學生的生活范圍狹窄,課程整合的難度較大,我們可以嘗試拓展學生的思維,通過課程整合的方式拓展學生的思路。
(四)培養(yǎng)聾生廣泛的閱讀興趣
聽障生由于聽力的缺陷,無法用聽覺感知客觀事物,雖然視覺彌補了聽力的缺陷,但是他們卻無法用豐富的語言來描述它,雖然聽障生的表情很充分,他們在傳達一定的語言,但是他們卻很難用豐富的語言和文字來描述它。聽障生急切需要從廣泛的圖書中汲取營養(yǎng),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和背誦量,常言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寫作是零存整取,而非隨時隨用,所以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聽障生貧乏的詞匯,對提高聽障生的語言及寫作能力大有裨益。
提高聽障生的寫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結(jié)合手語的特點、依據(jù)聽障生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認知結(jié)構(gòu)、不同學習風格等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課程資源將識字訓練、語句訓練、說話訓練、模仿訓練、寫作訓練相結(jié)合,攜手為共同提高聽障生的寫作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