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自己
握手是現(xiàn)代社會常用的社交禮儀之一,不過您知道嗎,在康復醫(yī)學領域也有一種神奇的握手方式,看似簡單,卻被廣泛應用在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治療中,促進神經(jīng)發(fā)育,幫助患者自助活動。這個神奇的握手就叫Bobath 握手。
雙手手指交叉,患手指置于健指之上,充分利用健側上肢的被動活動,注意肘關節(jié)充分伸展。此項運動可在臥位、坐位、立位等任何姿勢下進行。
偏癱患者依靠這樣的握手方式,能夠借助此動作主動自助活動,防止手的屈曲攣縮,避免腕屈以及前臂旋前畸形,防止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還有助于抑制屈肘肌群的痙攣。
1.當患者自己在床上移動時,或從床上被動轉移到椅子上時,尤其是從站立位坐下時,偏癱手和肩得到保護。
2.由于健側手指使偏癱手指外展,整個偏癱手臂的痙攣被減輕。
3.兩手叉握在一起位于中線,交叉十指的活動改善了感覺和知覺。
4.握手坐看起來自然,如果采納這種坐姿,只要患者坐的時間夠長,就能相當神奇地減低肌張力,甚至防止肌張力增高。
5.由于兩手保持向前,防止了肩胛骨及整個上肢的后縮,使某些運動程序,例如站立,更容易、更不費力。
6.最重要的是,只要使用簡單的手法結合適當?shù)闹委煟涂梢灶A防手的僵硬、攣縮的產(chǎn)生。
在家里,如果患者能容易地叉握雙手,他將能自己完成一些基本鍛煉,通過抑制和保持高張力肌肉的活動,能防止手指和腕屈肌短縮。
1.偏癱早期 肌肉力量弱,主動活動少,建議采取Bobath 握手。伸直、前屈、上舉,以活動雙上肢從而維持肩關節(jié)活動度,可防止關節(jié)攣縮及肩關節(jié)半脫位。
2.肌張力增高時 伸直肘關節(jié),抑制屈肌異常模式,可防止手的屈曲畸形。
3.向偏癱側翻身時 肘關節(jié)伸直,肩關節(jié)前屈90 度,健側屈膝、屈髖,足踩在床面上,頭轉向偏癱側,健側上肢帶動偏癱側上肢向偏癱側轉動,并帶動軀干向偏癱側轉,同時健側足踏在床面用力帶動偏癱側下肢轉向偏癱側;向健側翻身動作要領同前,只是偏癱側下肢的起始位置需要他人幫助。
4.患者體位改變時 如從坐到站時,雙手交叉相握,肘關節(jié)伸直,帶動軀干向前,慢慢屈髖、屈膝坐下,可起到維持平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