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勇,張曉碧,劉浩陽,郭慧玲,3
1(燕山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2(河北省計算機虛擬技術與系統(tǒng)集成重點實驗室,河北 秦皇島 066004)3(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 信息工程系,河北 秦皇島 066102)
近年來,各地林火火災頻發(fā),云南西雙版納、山西沁源、四川涼山等陸續(xù)發(fā)生的森林火災都造成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不僅是國內,國外也發(fā)生了多起森林火災,2018年美國加州的森林大火造成十五萬人撤離,如何預防火災和救火成了重要的工作.而虛擬現(xiàn)實可以通過構建火災場景,實現(xiàn)對火勢蔓延的研究.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技術的革新,虛擬現(xiàn)實也發(fā)展迅速.近年來,隨著研究者對火焰蔓延繪制的深入研究,其蔓延模型越來越優(yōu)化,繪制效果漸佳.自1946年W.R.Fons首先提出林火蔓延模型的概念以來,越來越多林火蔓延模型的提出和改進促進了林火研究進程.目前常用的林火蔓延模型有:基于能量守恒的Rothermel模型、澳大利亞的McArthur模型、加拿大林火蔓延模型和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林火蔓延模型為林火的蔓延繪制提供了理論基礎.Rotherme[1]采用了加權平均法獲得可燃物的參量,從宏觀尺度來描述火蔓延,但該模型是一個半經(jīng)驗模型,繁多的參數(shù)造成很多局限性;王正非[2]通過山火初始蔓延速度檢測算法進行林火蔓延模型構建,通過較少參數(shù)實現(xiàn)林火蔓延計算,但該模型沒有考慮非風向上的情況;Ioannis[3]等人將天氣和地形地貌結合起來,提出一種算法實現(xiàn)森林火焰蔓延的預測,該方法可以大致判斷火焰的蔓延點,模擬效果不太好;Yun[4]等人將影響林火蔓延的環(huán)境因素可視化地表達出來,實現(xiàn)了林火蔓延場景的繪制,但是該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效果不夠真實;張菲菲[5]等人結合元胞自動機原理,對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進行改進,實現(xiàn)了不同條件下的林火行為的仿真;Ding W[6]等人為了在視覺上模擬單一植物的燃燒現(xiàn)象,利用分形和粒子系統(tǒng)技術模擬植物的燃燒框架,通過控制植物模型參數(shù)得到真實的模擬效果;同時,S?ren Pirk[7]等人通過改變植物的物理化學屬性,實現(xiàn)其與火焰的交互,生成真實的植物燃燒現(xiàn)象,但并未進行不同自然環(huán)境下火焰運動的研究.
綜上,由于火焰在蔓延過程中受到很多自然因素的影響,其形態(tài)的多樣性和擴散的隨機性導致火焰蔓延繪制速度慢、效果不真實的問題,所以,本文提出一種改進的林火蔓延模型,并對不同環(huán)境因子下的林火蔓延進行可視化驗證.
由于傳統(tǒng)火焰蔓延模型沒有考慮火焰蔓延初速度的動態(tài)變化,蔓延效果不夠真實.本文引入溫度場重新計算火焰蔓延的初速度,改進林火蔓延模型,提高火焰蔓延的隨機性.
林火蔓延速度的數(shù)學模型是由影響火焰蔓延的自然因素構成的定量關系式,如式(1):
R=R0KSKWKφ=R0KSeCV·e3.533(tanφ)1.2
(1)
其中,R0為不考慮風速、坡度影響的情況下,林火的自然蔓延速度;KS為可燃物配置格局更正系數(shù);KW為風速調整系數(shù),Kφ為地形坡度調整系數(shù),V為風速,C為常數(shù),φ為坡度.
首先假設在平坦、無風、均質的地面上,這時所有位置的火焰蔓延速度都是一樣的,結合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得到火的初始蔓延速度回歸式:
R0=aT+ch-D
(2)
其中,T為溫度;h為日最小相對濕度;a,c為系數(shù),分別為0.03,0.05;D為常數(shù),值為0.3.
唐勇等人[11]采用的溫度標量場沒有考慮時間和溫度的關系,所以本文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溫度場的微分方程表達式為:
(3)
其中,T為火場溫度;t為火焰蔓延時間;ρ為火源密度;Cp為比熱;λ為導熱系數(shù);L為潛熱.
為簡化計算,忽略潛熱的計算項,即溫度場的表達式為:
(4)
將溫度場的表達式代入公式(2)得到火焰蔓的初速度R0,該值為一個隨時間變化的量.通過引入溫度場改進火焰蔓延初速度的計算,提高火焰運動的隨機性.
火焰的蔓延會受到風場的影響,風速與時間的線性變化雖然會減少系統(tǒng)計算,但會使火焰蔓延細節(jié)丟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將自然環(huán)境的風場設定為隨機變化的值,增加火焰邊緣的模擬細節(jié).
將脈動風速場看作是一個典型的非完全均勻時空隨機場.設m個點空間相關脈動風速時程列向量的AR模型可表示為:
(5)
其中,p為AR模型階數(shù);Δt為模擬風速時程的時間步長;ψk為AR模型自回歸系數(shù)矩陣;N(t)為獨立隨機過程向量,N(t)=L·n(t),n(t)為正態(tài)隨機過程;L為m階下三角矩陣.
在林火蔓延模型中,風速調整系數(shù)KW值與風速v(t)的關系可表示為:
KW=K0eCv(t)
(6)
其中,K0為1;根據(jù)最小誤差法計算,C為0.1783.
同時,風向也會對火焰蔓延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在不同風向下,火焰的蔓延方向隨之發(fā)生變化,根據(jù)大氣運動原理可知,風的方向和火焰蔓延方向一致,在火焰運動過程中風向會對其蔓延速度產(chǎn)生增益效果,當坡度和風向一致時,風速調整系數(shù)中C為正,當坡度和風向相反時,風速調整系數(shù)中C為負.
植被的燃燒速度由植被的燃燒系數(shù)決定,在林火蔓延模型中,用可燃物配置格局系數(shù)KS表示植被的易燃程度,按照野外實地可燃物配置類型,可將其參數(shù)化,圖1為不同植被的KS的值及火焰蔓延速度.由圖1可以看出,不同的植被KS值不同,且KS值越大,火焰蔓延速度越快.
圖1 火焰蔓延速度與KS的關系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flame spread speed and KS
通過地形修正因子α對坡度調整系數(shù)進行修正,結合風場提高火焰蔓延速度的計算精度.假設火場模型為橢圓模型,α定義為橢圓半長軸a與半短軸b之比,即:
(7)
在林火蔓延模型中,用Kφ表示地形對林火蔓延速度的增益作用.為便于測量結算,將林火蔓延中的坡度調整系數(shù)表示為:
Kφ=e3.533(tanφ)1.2
(8)
所以,修正后的坡度調整系數(shù)表示為:
(9)
地形項的計算應該結合坡度和風向,根據(jù)平行四邊形法則,以正北方向為順時針起點,坡度設為0°,計算風向和坡向的合力方向為火焰的蔓延方向,其角度為A,將火場方向在坐標軸劃分為8個象限,通過投影可得火焰蔓延速度,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蔓延方向上火焰蔓延速度
Table 1 Flame spread spe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propa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