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康
【摘要】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培養(yǎng)學生強健的體魄,最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相互理解、銳意進取、堅韌不拔的性格。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有好的德性才會有好的人生。德育教育充分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心靈也得到凈化。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德育教育?重要性?滲透
德育教育是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主題之一,對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體育課是小學必修課之一,因為體育課有其獨特的教學特點,將德育教育逐步滲透到體育教育中,是塑造學生性格的有效途徑。
一、德育教育的概念
蔡元培先生曾經(jīng)說過“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中重,排在“智、體、美、勞”之首。德育教育注重的是學生思想的教育,包括政治、法律、心理、行為等,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德育教育的目的
德育是教育的燈塔,為教育指明了方向。德育教育又是最基礎的教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主要目的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三觀”正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努力上進、有信仰、有理想、有道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體育教學是素質(zhì)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旨在于強健學生的體魄,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體育教學在對學生的培養(yǎng)和教育方面有獨特的魅力,寓教于樂,所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育教學中的效果是其他科目無法代替的。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德育教育本就是體育教育的一部分,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目前,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已得到教育界廣泛的關注,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1.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體育規(guī)則是體育活動的行為依據(jù),只有學生參加到體育活動中勢必要遵守體育規(guī)則。體育教育大多都在室外進行,由于小學生正處在好動的年齡段,自控力較差,所以在體育課這種課堂模式下,一些不良行為會不自覺的展現(xiàn)出來。如在集合站隊列的時候,有些學生會不自覺的拖拉;或者在做廣播體操時,有些同學動作不規(guī)范,達不到標準。教師在授課的同時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對有問題的學生要及時批評,告誡他們不要因為個人的原因,給集體造成不良的影響,培養(yǎng)其良好的行為習慣,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
2.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小學生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錯誤的行為動作會影響到今后的身心健康。體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糾正不良的肢體動作,言明模仿不良姿勢造成的傷害。體育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讓學生了解體育與美是息息相關的,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操,懂得身體美,精神美才是真正的美。
3.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體育運動往往會涉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多人團體運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了解自己是小團體的一部分,要對自己所在的小隊負責。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做危險的動作,不能因為自己一時的魯莽,損害集體的利用。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設定合理的集體游戲,讓學生盡快的融入到集體中,感受集體的溫暖,以集體的利用為己任,與同學之間互惠互助,增加學生的責任感。
4.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由于每個學生擅長的領域不同,心理特征存在很大的差異化。一些學生不擅長體育運動,對體育運動充滿恐懼,發(fā)自內(nèi)心的逃避體育課。教師要針對此類學生進行適當?shù)男睦硎鑼В嬷獙W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5.特別注重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通過體育運動,不同的學生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狀態(tài)。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體育教師要因人而異,把體育教學應用在實際的心理疏導和道德意識培養(yǎng)上。利用學生自身的優(yōu)點,克服其自身的不足,培養(yǎng)學生自強不息、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
四、體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體現(xiàn)
1.教師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感染學生。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黃金期,對世界充滿朦朧的認知,正是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端正儀容儀表,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規(guī)范言行舉止,言傳身教,感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以飽滿的精神示人,要穿著整潔大方。教師通過嚴謹又寬容的教學態(tài)度,落落大方的教學用語,展現(xiàn)為人師表的形象,將正面的、積極的、陽光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建立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仿若春雨潤物細無聲。
2.教師尊重學生,體現(xiàn)人文關懷。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多關心體育不好的“后進生”。對于運動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要耐心的指導,糾正學生自身的不足,要因人而異,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充分的尊重學生,體現(xiàn)人文關懷切忌不能有任何的輕視,侮辱甚至謾罵的行為。小學生的思想意識就如一張白紙,教師就如彩色的畫筆,是描繪出彩虹還是描繪出陰霾,都取決教師在教學過程的態(tài)度,教師身上的品格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們。尊重他人,本身就是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學生在教師身上充分的感受到理解、寬容和尊重,對學生今后樹立正確的“三觀”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3.觀看競技體育,培養(yǎng)團隊意識。體育教師要多組織學生觀看競技類的體育活動,如組織學生觀看籃球或足球比賽,在講解動作要領的同時,告知學生團結(jié)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是團隊的一份子,只有自己足夠努力團隊才能夠贏。但是,不懂得合作,沒有團隊意識的人,也是不行的。相互配合,相互輔佐,互相包容,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贏。要讓學生懂得,最重要的是大家在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是大家在一起拼搏奮斗的過程,結(jié)果反而在過程的熏染下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即要培養(yǎng)學生愛拼才會贏、堅韌不拔的性格,還要培養(yǎng)學生豁達的胸襟。
五、體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方法
1.競技比賽法。體育精神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競爭意識。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競技比賽,如拔河比賽、足球比賽、籃球比賽等。教師教育學生要正確面對比賽的殘酷,勝利了懂得與同伴分享;失敗了也不要氣餒,要再接再厲。培養(yǎng)小學生不驕不躁的優(yōu)良品格。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合理制定比賽規(guī)則,做到一碗水端平,要讓學生在完成競技的同時明確規(guī)則,懂得凡事都有遵守規(guī)則,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不遵守規(guī)則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2.情境帶入法。小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授課形式就是教師將情境帶入到課堂中來,學生進行情境帶入。例如,教師帶領學生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讓一部分同學扮演小雞,教師扮演老鷹,一個同學扮演母雞。告知母雞要保護好小雞,而小雞要在不脫離母雞的原則上靈活躲避老鷹的捉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反復強調(diào)安全性,團隊的合作性,母雞要保護好小雞,學生會不自覺地注重自己在團隊里需要承擔的責任,使命感油然而生。通過簡單的情景帶入教學,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更使學生充分懂得團結(jié)的意義和體育德育的重要性。
3.相互感染法。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響著學生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謹言慎行,注意自身的行為修養(yǎng)。教師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要把積極、陽光、堅韌不拔的精神傳達給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感染,互相尊重。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在困難面前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tài),為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峰.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重要性分析[J].新課程學習,2012,(4).
[2]袁云良.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重要性與滲透[J].學周刊,2018,(3).
[3]饒文明.淺談德育工作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都市家教,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