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口市博物館藏漢代軍官銅印賞析

      2020-04-07 03:42:45姚磊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2期

      姚磊

      摘 要:周口市博物館現(xiàn)館藏印章35方,均是2011年建館時從周口市轄縣(市)的博物館或文物考古管理所調(diào)撥的,其年代有戰(zhàn)國、漢、宋、明、清等,其質地有金、銅、玉、石、木等,其性質有官印、私印等。其中館藏的7方漢代軍官銅印,對研究兩漢時期的職官制度以及周口市下轄縣歷史等提供了較高價值的實物資料。

      關鍵詞:漢制;軍官職;銅印

      漢代是我國最早比較系統(tǒng)、規(guī)范地以法定形式制作、頒發(fā)官印。漢制,皇帝、皇后、諸侯王之印稱“璽”,列侯、鄉(xiāng)亭侯、將軍、部屬、郡邑令長稱“印”,列將軍之印稱“章”。官階等級以印鈕與質地材料、系結在印鈕上綬繩的顏色等區(qū)別?!稘h歸儀》:“皇帝用璃虎鈕,皇太子、列侯、丞相、丞尉三公前后左右將軍及秩比二千石的官用龜鈕;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的官用鼻鈕。”東漢光武帝更制訂了印綬的顏色,《文獻通考》:“御史大夫,銀印、青綬,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光祿大夫,無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墨綬,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無秩,仆射,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逼浜蟮娜龂x、南北朝時的官印均仿效漢制。漢官印凝重端莊,形制嚴謹樸茂,《漢舊儀》:“通官印方寸大,”可知印面一般呈正方形,邊長2.2~2.4厘米,約相當于漢制的一寸左右。印文以白文篆書為多。漢官印分鑄印、鑿印兩種,一般文官多用鑄印,軍中在急需時的“急就章”則采用鑿制。從出土和傳世漢官印看以軍官印為多,其中鑿制“將軍”“司馬”兩種官印價值較高。現(xiàn)將周口市博物館藏幾方較有價值的漢代軍官銅印予以介紹,并對漢代設置軍中官職予以略考。

      1 “部曲將印”二方

      一方周口市鄲城縣博物館舊藏(圖1、圖2),一方扶溝縣博物館舊藏(圖3、圖4)。均為銅質,方形,鼻鈕,邊長2.4厘米,通高2.1厘米,印文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部曲將印”四字??套智逦肢E有力,稚拙古樸。

      《后漢書·百官志》載:“將軍,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wèi)將軍。又有前、后、左、右將軍。”“其領軍皆有部曲。”《通典·職官十九》載:“晉官品列部曲督第七品,部曲將第八品?!笨梢姟安壳毕弟婈牼幹茊挝?。“部曲將”,官名,漢朝置,為統(tǒng)領部曲的將領,歸部曲督管。

      部曲將印常于新舊印譜中著錄,如其中舊譜《十鐘山房印舉》著錄部曲將印計有54方為最多。新譜中《秦漢南北朝官印征存》著錄部曲將印11方。此外,歷年考古發(fā)掘中,又有大量出土,故部曲將印存世較多,可作為史籍的佐證。

      2 “騎部曲將”一方

      此印周口市扶溝縣博物館舊藏。銅質,方形,鼻鈕,長2.5厘米,寬2.4厘米,通高2.6厘米。印文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騎部曲將”四字,部分筆畫方直,體勢峭整。(圖5、圖6)

      騎部曲將印在已著錄的資料中并不鮮見,如《十鐘山房印舉》就著錄騎部曲將印26方、《秦漢南北朝官印征存》亦著錄騎部曲將印14方等。可“騎部曲將“在《漢書》《后漢書》及《三國志》上均未記載。據(jù)香港中文大學王人聰《古璽印與古文字論集》中考,在《晉書·朱何傳》中有記載,晉時有騎部曲將,其官秩在騎部曲督之下,其地位和部曲將相當,但所領的兵種不同,部曲將領步兵,騎部曲將領騎兵。這應當是對騎部曲將最為明確的記載?!督鹚鳌芳案饔∽V集漢官印中,有部曲督印、部曲將印,復有騎部曲將印、副部曲將印。陜西關中地區(qū)的一座漢墓中也曾出土一方騎部曲將軍印。可見“騎部曲將”當是一個漢代設軍官職。

      這種印章往往是在行軍中急于臨時任命,而在倉促之間以刀在印面上刻鑿成的,所以又稱“急就章”。漢代的將軍用印,普遍都不稱“印”而叫作“章”,這是軍印的一大特點。

      3 “別部司馬”一方

      此印周口市鄲城縣博物館舊藏。銅質,方形,鼻鈕,邊長2厘米,通高2.5厘米。印文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別部司馬”四字,形制文字規(guī)整。(圖7、圖8)

      《后漢書·百官志》記,大將軍“其別營領屬為別部司馬,其兵多少各隨時宜”。杜佑《通典》:“后漢大將軍中有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其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軍司馬一人。其不置校尉,但以軍司馬一人,其別營領屬,為別部司馬?!薄逗鬂h書·靈帝紀》:“中平五年(1888)巴郡板楯蠻叛,遣上軍別部司馬趙瑾討平之。”《后漢書·度尚傳》:“(抗徐)為中郎將宗資別部司馬,襲太山賊公孫舉等,破平之。”可見別部司馬,漢代官職名,是一個職級相當高并具有一定獨立性的武官,東漢至三國因戰(zhàn)事頻繁,此類軍職亦多設置。

      查詢有關資料,“別部司馬”銅印在全國其他地區(qū)也有少量發(fā)現(xiàn)。1975年成都羊市街、1996年江蘇省贛榆區(qū)漢代古城鹽倉城附近均出土一枚;1990年在山東沂水縣劉家山宋村遺址也發(fā)現(xiàn)一枚;山東嘉祥縣文物管理所也曾征集到一枚。目前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館、濟南市博物館、安徽巢湖博物館、陜西省藍田縣、鳳翔縣、河北圍場縣文管所以及吉林大學歷史系等均有收藏。

      4 “軍假司馬”一方

      此印周口市鹿邑縣博物館舊藏。銅質,方形,瓦形鼻鈕,邊長2.3厘米,通高2.6厘米。印文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軍假司馬”四字,排布平均,章法妥帖,線條流暢生動,蘊含有度。(圖9、圖10)

      《后漢書·百官志》載:“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軍司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長一人,比二百石。其不置校尉部,但軍司馬一人。又有軍假司馬、假侯,皆為副貳?!薄稘h書·韓延壽傳》云:“延壽在東郡時,試騎士……五騎為伍,分左右部,軍假司馬、千人持幢旁轂?!庇纱丝芍败娂偎抉R”應為大將軍賬下的屬官,為“部”的主官“軍司馬”的副職,俸祿應在一千石至六百石之間。

      5 “假司馬印”一方

      此印周口市西華縣文管所舊藏。銅質,方形,鼻鈕,邊長2.4厘米,通高1.9厘米。印文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假司馬印”四字,字跡草率,系急就而成。(圖11、圖12)

      《漢書·趙充國傳》載:充國“武帝時,以假司馬從貳師將軍擊匈奴,大為虜所圍。”《后漢書·班超傳》:“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以超為假司馬,將兵軍司馬印、軍假司馬印、假司馬印、別擊伊吾,戰(zhàn)于蒲類海,多斬首虜而還。”畢沅、阮元《山左金石志》:“詔假司馬、假司馬、軍假司馬,文雖不同,同一司馬副貳官也?!笨梢娂偎抉R西漢始置,亦軍司馬之副職。

      6 “軍曲侯印”一方

      此印周口市淮陽縣博物館舊藏。銅質,方形,鼻鈕,邊長2.4厘米,通高1.9厘米。印文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軍曲侯印”四字,線條細勁挺拔,平直光潔,結字端莊靜穆,四字均分印面,字與字之間留有較寬的間隙。(圖13、圖14)

      《漢書·李陵傳》載:“會陵軍候管敢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薄逗鬂h書·百官志》載:“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比六百石?!笨梢娷姾蚴菨h設軍官官職,即軍曲候。漢軍部以下的編制單位稱曲,曲設軍候一人,秩比六百石。其余將領出兵也有部曲,有司馬、軍候等官,如李陵以騎都尉,率步卒五千人擊匈奴,所部也有校尉、軍候①。

      镇远县| 新昌县| 年辖:市辖区| 诸城市| 广汉市| 库尔勒市| 河北省| 和龙市| 昌邑市| 平塘县| 井陉县| 宝清县| 扬州市| 广元市| 瑞安市| 定远县| 枣庄市| 应城市| 巴塘县| 承德市| 邵阳县| 鄄城县| 蓬溪县| 曲阜市| 合川市| 如东县| 二手房| 中牟县| 平乐县| 长泰县| 来安县| 无极县| 新昌县| 汶上县| 峨眉山市| 宜宾县| 林州市| 麻栗坡县| 景德镇市| 满城县|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