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法填空,是高中學生在英語考試過程中失分的“重災區(qū)”,也是拉低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主要“拖油瓶”之一。如何提高高中學生語法填空的準確率呢? 這是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思考的焦點、探索的方向。從高中學生的角度分析,提高語法填空的準確率,既需要厚實的語法知識作支撐,也需要敏銳的分析能力為推手,還需要大量的語法練習作保障。
正因為如此,筆者認為:提高高中英語語法填空的準確率,我們應該讓學生勤于積累,以期讓他們“厚積薄發(fā)”;我們應該讓學生精于分析,以期讓他們“切中要害”;我們應該讓學生樂于練習,以期讓他們“熟能生巧”。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學生厚實的語法基礎,也起于一點一滴、一絲一毫的積累。無論是在日常的詞匯教學中,還是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亦或是在日常的寫作教學中,高中英語教師都應該始終如一地引領學生,持續(xù)不斷地、卓有成效地積累語法知識。盡管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語法知識很瑣碎,但是,這些語法知識并不是“多如牛毛”,而是“屈指可數(shù)”。因此,在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積累之后,高中學生在解答語法填空時,就會顯得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比如說,高中英語教師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專門準備一個語法知識積累本。為了提升學生積累語法的實效性,教師在起初就可以讓學生對語法知識積累本做一些明確的“劃分”,如,“時態(tài)區(qū)”“短語區(qū)”“主從復合句區(qū)”等。之后,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當學生遇到相關的語法知識點時,就可以將其記載、歸類到相應的“區(qū)域”。
事實上,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星星點點的語法知識,就好比是一個又一個漂亮的“貝殼”,而語法知識積累本則仿佛是一個“籮筐”。當學生用漂亮的“貝殼”裝滿“籮筐”時,學生的語法知識就會愈發(fā)厚實,學生在解答語法填空題時,就會“厚積薄發(fā)”。
準確解答語法填空題的關鍵,是找到“題眼”,找準關鍵詞,“切中要害”。有相當一部分高中學生因為缺乏分析語法填空題的能力,所以找不到解答語法填空題的關鍵點。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盡可能地精挑細選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語法填空題,引領學生精準分析,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題目分析能力。
比如說,高中英語教師在精挑細選語法填空題時,要盡可能涵蓋各種類型的語法考點,諸如,冠詞、連詞、非謂語動詞、動詞、介詞、名詞、代詞、各種時態(tài)、各種主從復合句等。不僅如此,高中英語教師在引領學生分析語法填空題時,還要經(jīng)常性地帶領學生做一些變式練習。適時適度的變式練習,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練習的廣度,還能夠挖掘學生練習的深度。當然,以變式練習為契機,學生也就能夠精于分析,在面對各種語法“變式”題目時,能夠迅速找準“題眼”,找到解題的切入點。
此外,為了更為有效的提升學生分析語法填空題的能力,高中英語教師還要引領學生分門別類、條理清晰地總結一些語法填空題的分析方法、分析技巧等。
就如同“站在岸上永遠學不會游泳”一樣,不去做大量的語法填空練習,高中學生也永遠無法學會解答語法填空題的技巧、方法。唯有在大量的語法填空練習中,高中學生才能夠“熟能生巧”地掌握解題技巧,運用解題方法。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立足課堂,著眼課外,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語法填空練習的機會。不僅如此,教師還要讓學生對語法練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為當一個人處在興奮狀態(tài)之中時,其注意力會高度集中,理解能力也會高于常態(tài)。
例如,在教育信息化時代,在課堂中,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借助于一些交互式教學設備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法填空練習。利用交互式教學設備的優(yōu)勢在于,教師可以讓學生聚焦語法填空題的細節(jié),深入淺出地分析語法填空題的依據(jù),語法填空題的技巧等。在課堂外,高中英語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線完成一些語法填空題。之后,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學生完成語法填空題的結果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找出學生的共性錯誤與個性錯誤。最后,圍繞學生的共性錯誤與個性錯誤,對學生進行集體輔導或個性輔導。
由此可見,如果高中英語教師能夠趣化學生參與語法填空題練習的形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參與語法練習時變得積極、興奮,還能夠提升學生掌握語法填空題技巧、方法的效度。
總而言之,為了讓高中學生盡快、盡早地擺脫語法填空題這一失分“重災區(qū)”,教師既要全方位夯實學生的語法基礎,也要多渠道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還要廣范圍引領學生參與語法填空練習。如此,以厚實的語法知識為后盾,以敏銳的分析能力為推手,以大量的語法練習為舞臺,高中學生解答英語語法填空題的能力也就能夠得到“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