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萍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青海 西寧 810005)
慢性支氣管炎屬于臨床常見疾病,該疾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病情誘因多。常見癥狀為咳嗽、咳痰,并伴有喘息[1]。無縫隙護理是現(xiàn)代科學護理的新型方式,以確保護理工作連續(xù)性和完整性為主要理念,從而提高護理質量和效果。
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6月于我院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90例患者為常規(guī)組,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的90例患者為實驗組。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備可比性。
1.2.1 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具體包括:
(1)用藥指導:叮囑患者準確服用藥物。
(2)呼吸訓練:指導患者縮唇呼吸:鼻子吸氣,縮嘴呼氣,確保患者緩慢呼吸。2次/天呼吸訓練,15min/次。
(3)吸氧護理:對呼吸困難的患者及時實施吸氧,同時嚴格控制吸氧量在1L/min,持續(xù)時間為15h。
1.2.2 實驗組進行無縫隙護理管理,內容如下:
(1)成立管理小組:成員包括:組長、責任護士、巡查護士等。明確劃分各成員的崗位職責和內容等[2]。在成立小組前,開展相關培訓并加強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便提高小組的成員的默契度和應急處理能力。
(2)總體評估:開展護理管理前,對患者病情資料、生活習慣、文化程度等方面做充分了解,以便提供更舒適、更全面的護理服務。
(3)連續(xù)排班:為確保及時處理患者的緊急情況,實行24小時無縫隙排班制,可根據(jù)醫(yī)院和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安排。
(4)健康教育:記憶力差、思維不開闊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現(xiàn)象,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手段展開。
(5)心理護理:因為病程長,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煩躁、緊張甚至悲觀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當耐心地對患者進行安撫,對患者提出的疑惑之處進行詳細解釋,并不斷鼓勵患者,提升治療信心。
(6)生活護理:規(guī)定每日合理的攝水量,飲食清淡,禁食辛辣、生冷的食物,指導患者攝入適量的高蛋白食物[3]。根據(jù)患者病情,指導其進行適量的運動,以提高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
(1)護理效果:對患者進行隨訪,統(tǒng)計患者的治療效果。病癥得到明顯改善或者消失為顯效;病癥得到部分改善為有效;無任何明顯改善為無效。
(2)滿意度: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一般和不滿意3個維度。采用問卷方式進行調查統(tǒng)計。評分在90~100分的為非常滿意;評分在80~89分的為一般;評分低于80分的為不滿意。
采用SPSS21.0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護理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n(%)]
實驗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n(%)]
護理模式直接影響護理質量,常規(guī)護理存在諸多弊端:護理人員之間缺少溝通,導致護理工作缺乏全面性和連貫性;對每位患者采取同樣的護理方式,缺乏針對性,導致患者護理效果降低等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病因復雜,且易引起并發(fā)癥,加之起病緩慢、病程長以及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如果護理不到位會導致患者病情復發(fā)甚至加重,給予系統(tǒng)化的優(yōu)質護理具有重大意義。新型科學的無縫隙護理模式能有效彌補常規(guī)護理中出現(xiàn)的漏洞。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實施有序、連續(xù)、全面、高效的護理。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在治療過程中易復發(fā),易出現(xiàn)緊急情況,無縫隙護理管理措施能有效處理這些問題,使得患者能夠安心接受治療,建立起醫(yī)患之間的信任感,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對,能有效提升慢性支氣管炎老年患者護理效果,加快病情治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