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珍
(六盤水師范學院 貴州省六盤水市 553000)
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建筑逐漸向著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放線發(fā)展。各種高層建筑不斷涌現,其施工質量備受社會關注。工程施工測量是高層建筑施工的重點內容,因高層建筑層數多、垂直度大,應有效控制測量精度,確保整個建筑的施工質量[1]。怎樣做好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控制,是現階段建筑施工企業(yè)重點考慮問題。
布設測量控制網時,應要求業(yè)主提供基準點,對1級場區(qū)控制網進行設計,在主樓十字中線借線兩端、F軸接線兩端布設六個控制點,并對中墩進行強制埋設,每月校對核查一次。在強制對中墩中心螺旋頂端圓頭位置,科學合理布設高程控制點,借助二等精密水準測量的方法實行測設[2]。建立1級區(qū)控制網時,可借助全站儀極坐標法布設聯測控制點,架設完儀器后在基礎地板上不空施工內控網見圖1。
圖1 基礎地板內控網
同時,基于核心筒結構形狀及施工要求,再結合核心筒截面變化情況,合理調整內控點,并安裝永久測量支架,便于測量。對于內控網,應重點校對與核實核心筒接力層上內控點,在主樓施工現場布設四個不同的基準點(S1、KZ1、KZ2、KZ3)[3]。采取 GPS 測量方式獲取基準點平面坐標,形成內控點外圍基礎控制網。重點符合內控點見圖2,應在外圍基礎控制網點上架設三臺GPS設備,并在高空樓內控制點假設四臺GPS設備。借助GPS接收機及設備,構建成多徑天線,實時監(jiān)控建筑情況,確保測量精度[4]。
圖2 內控網校核
基于工程垂直度控制結果見表1,當施工進度到8/26時,主樓垂直度控制效果較差,外墻層面之間錯位情況比較明顯,整個主樓出現了偏斜情況。為了預防這一情況的出現,應在底層控制線交叉位置布設激光鉛垂儀,在各個樓層預留激光孔[5]。投射軸線時,豎向誤差應控制在本層5mm范圍內,積累誤差不得高于2H/10000(H=建筑高度)。施工過程中,應對模板的垂直度進行控制,保證模板根部同控制線的關系滿足規(guī)定。首層施工完成后,可在距離大角30cm處軸線上彈射豎直線,涂抹紅色三角標記,以此作為上層梁板控制線,以此來有效校準與控制模板邊緣位置。
表1 工程主樓垂直度測量結果
高層建筑施工中,軸線控制尤為關鍵[6]。為了能夠有效控制軸線,需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施工控制網。針對高層建筑來講,控制軸線可采取“外控法”、“內控法”兩種。針對標高±0.00的地方,可采取“外控法”控制軸線;針對標高為±0.00以上的部分,則可采取“內控法”。首先,將±0.00首層地面上接近高層建筑結構四周軸線相交點作為基準點,以此為依據構建控制網,并確定四個控制點、四條控制線,為后期施工進行指導。確定控制點后,應加強保護,且隨著樓層施工高度的增加,應在相應位置預留同首層控制點相對應的方孔,如此施工時候激光束可穿過這些控制來控制軸線。一般而言,可借助電子經緯儀、鋼尺開展測量,每一個樓層滿足精度要求后,可將其視為樓層平面控制網,以此為依據開展軸線細部放羊工作,測放墻柱的邊線、模板邊線以及控制線,使用墨線彈出混凝土墊層、樓層上。
高層建筑施工中,建筑施工質量檢測及現行規(guī)范標準要求均明確規(guī)定了建筑沉降觀測和控制內容。布置沉降觀測點時,需重點考慮地基變形、地質、建筑物特征等因素,一般選擇在建筑物四大角、大轉角處設置點位,且交接處、沉降縫兩側也是最佳設置點,也應在建筑物中部設置內墻點。觀測高層建筑沉降時,應嚴格限制時間,按時進行第一次觀測,接下來則基于工程建設進度定時復測其他階段,有效預防漏測、補測情況的出現。設置沉降觀測點時候,縱橫向應保持對稱性,并對相鄰點間距進行合理控制,保證觀測點均勻分布。當出現沉降現象時,應重點分析沉降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總之,高層建筑規(guī)模越來越大,為了能夠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做好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尤為必要。測量是高層建筑施工建設的重點,施工過程中應有效控制,為確保整體建筑質量提供數據支持。目前,社會大眾生產生活對高層建筑舒適度、外觀及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的形勢下,只有真正意識到施工測量的特性,并有效控制各個要點,如此才可確保高層建筑工程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