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榮利
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是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音樂知識和技能在新教材里被巧妙地設(shè)計融入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是使用新教材后探索的教學新特點。
教師依據(jù)新教材將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枯燥的音樂技能訓練轉(zhuǎn)化為愉悅的音樂教學過程,學生參與音樂活動所獲得的愉悅體驗與美的享受,更多地就是來自于音樂實踐活動的過程,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都是不露痕跡、順其自然的。
如:音的長短,教材中在《可愛的動物》里,以小動物叫聲的長短,引入教學,真的是很好的設(shè)計。
教師們會準備很多小動物的
動物叫聲的長短,(自己組成小組):
聲音長的有碰鐘、三角鐵;
稍短些的鈴鼓、沙球、響板、雙響筒等為一組。
看著黑板的節(jié)奏合奏譜敲擊,再為一段好聽的音樂配上伴奏,就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音的長短與打擊樂器合奏譜和敲擊方法。
音的高低認識更有趣了。學生帶來很多物品,同樣材質(zhì)的組合一組,有大盤與小碟、大鑼與小镲、大鐘與碰鈴,比較一下音有高低,再唱一首歌曲,用手勢將音的高低表示出來(旋律線有高低)。
最后,老師放一段《貓和老鼠》動畫片段(無聲的),怎樣配音?為貓和老鼠的腳步配音(學生選大鼓和小鼓區(qū)別);為貓和老鼠的說話配音(學生用高低不同的聲音表現(xiàn)),用鋼琴怎樣配樂(學生會用高音區(qū)為老鼠配音,低音區(qū)為生氣的貓配音)。學生是快樂地學,教師有了更多的靈感,給教學賦予了智慧和個性,音樂實踐活動更加豐富多彩。這也是我區(qū)音樂教學呈現(xiàn)的另一大特點。
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小號手之歌》,教材有一情景設(shè)計:
畫面中有“小號手的一天”。
我們的教師在授課中,將學生分為:
軍號小分隊
沖鋒小分隊
大刀小分隊
機槍小分隊
學生自己選擇書上所示的節(jié)奏型(十六分音符、后十六音符、四分音符、附點四分音符),進行綜合訓練與表演,學生很快進入情景。你聽“噠噠噠噠”的機槍聲;“沖啊……”的喊殺聲;“的的噠的噠”的軍號聲;“刷刷刷刷”的腳步聲,整齊而有秩序。
接下來的《小號手之歌》當然是充滿激情,歌聲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