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
初冬時(shí)節(jié)的余干,氣溫寒涼。
余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縣,迄今已有2241年歷史,以余水之干而得名。春秋時(shí),余干縣先屬吳國,勾踐滅吳后又屬越國。故吳越亦稱干越,此后“干越”便成了余干的別稱。
到余干的一大收獲,是再一次認(rèn)識(shí)了吳芮。
吳芮,秦朝時(shí)為鄱縣令,很得民心,號為番君。秦末,吳芮率越人起兵,被項(xiàng)羽封衡山王,治所在邾(現(xiàn)湖北黃岡)。楚漢相爭時(shí),吳芮歸順劉邦,并派部將梅娟領(lǐng)兵隨劉邦入關(guān)。漢朝初建,天下不穩(wěn),劉邦還不敢獨(dú)享勝利果實(shí),就論功行賞,分封了七個(gè)異姓王(分別是:趙王張耳,韓王信,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茶,長沙王吳芮)。長沙王吳芮的治所在臨湘(現(xiàn)湖南長沙)。后來,各王國勢力漸大,對漢朝造成威脅,劉邦逐漸鏟除異姓王,只有吳芮例外。吳芮的封地只有2.5萬戶,地少力弱,對漢廷不構(gòu)成威脅;更重要的是,他對劉邦忠心耿耿,才免遭劫難,得以延續(xù)下來。長沙王一直傳位五世,到漢文帝時(shí),因沒有子孫可傳,才被漢廷廢除王位。
多年前,我和文友登滕王閣,在二樓“人杰圖”前聽其談?wù)撨^有關(guān)吳芮的一些軼事,但那時(shí),只是膚淺的一些認(rèn)識(shí),倒清楚記得文友脫口說出了一首短章問我誰是原創(chuàng),讓我記憶深刻:“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短歌早就讀過,只知是漢樂府民歌,卻還真不記得作者是誰,他賣了個(gè)關(guān)子,告訴我,這是吳芮的妃子毛蘋所作,我被小小地震撼了一下。在古代,在我們江西上饒,居然出過如此才華橫溢的女子!去年,和幾個(gè)好友去了婺源,其中有人提議去長溪看楓葉,另一個(gè)兄長說此季節(jié)楓葉怕已凋零,不如去看看吳芮墓,于是我積極響應(yīng),不顧雨天路滑,我們欣然前往。只是,我們只在史料中知悉吳芮墓在婺源縣鎮(zhèn)頭鄉(xiāng)冷水亭村雞山上,但偌大的雞山并不知墓地在哪一處,于是一路打聽著詳細(xì)地點(diǎn),一路冒雨前行。山路泥濘打滑,車子幾次陷進(jìn)泥潭中,可大家毫不氣餒,一路尋蹤而行,越進(jìn)山路越難行,開著開著沒車道了,于是我們只好下車步行,也是一個(gè)初冬的雨天,車窗外很冷,小姐妹們打著傘,任干凈的小皮鞋踩在泥濘的山道上,似乎有點(diǎn)心疼,但還是毫不猶豫地尋路前行,只是冬日天暗得快,我們找尋了許久都未曾見著?;蛟S緣淺吧,我們?nèi)绱蓑\,依然還沒尋到吳芮墓,只在人雞山口的公路邊“長沙王吳芮墓”的指示牌前,默默地行了注目禮。然后,一車人帶著遺憾而歸。
而這一回,居然又在余干聽人重提起了吳芮,而且是帶著一份自豪地說起。于是,好奇心又一次讓我對吳芮多了一份關(guān)注,并好奇地想,既然吳芮是余干人,墓怎么葬在婺源?于是既向本地老先生討教,又去翻閱資料,再從余干和婺源的建縣史開始讀起,然后就不難解釋了,簡而言之,歷史上余干地大物博,吳芮墓所在的婺源雞山原為余干管轄的土地,經(jīng)過千余年行政區(qū)劃演變,成了婺源的土地,吳芮墓也由原葬在余干變?yōu)樵嵩诹随脑?,這樣的結(jié)果,大概是一代英豪吳芮始料不及的。
文化是一個(gè)地方的靈魂,有厚重歷史和文化的地方,其靈魂才是鮮活而厚重的。此行,我們在余干世紀(jì)公園文化墻、在枝葉園、城市規(guī)劃館、黃金埠電廠、古陶遺址、東山書院、三十六忠臣廟等地,讀到了余干的歷史。在東山書院,朱建群院長如數(shù)家珍地說:“宋淳熙問,右丞相趙汝愚和其弟趙汝靚建起東山書院,邀約朱熹來書院講學(xué),朱熹題其堂日‘云鳳堂,東山書院幾度被毀,又幾度重修。難怪,后世的理學(xué)家張吉、胡居仁等諸多先賢,都與東山書院有不解之緣?!贝诵?,我們在干越亭靜坐,在朱熹的洗墨池前駐足,似乎每到一處都仿佛能踩著先人的腳步。
來余干的,另一個(gè)心愿是看蓼子花海,觀候鳥和漁舟。
前段時(shí)間,微信朋友圈里“曬”滿了緋紅成片的鄱陽湖蓼子花海,那種美,對于一個(gè)愛花之人是無任何抵抗力的。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五分之一面積在余干,余干,也是名副其實(shí)的魚米之鄉(xiāng)。在余干,看蓼子花海,想必也不是奢侈的事吧。于是,前幾日還拍到蓼子花海的攝影師在前面帶路,我們一行人懷著期待的心情在后面跟隨,走在長長的康山大堤上,左邊是一望無際的金黃稻田,右邊是一望無垠的鄱湖水面,那種壯觀不到實(shí)地是難以感受到的。
只是連日的陰雨,鄱陽湖水位上升,美麗的蓼子花被湖水無情地淹沒了,我們只能在余干攝友所拍攝的美照中,欣賞著蓼子花的美。蓼子花海沒見著,但卻真真切切看到了白天鵝在湖面上的自由飛翔,看到成群的白鷺在水中覓食,那份愜意讓我的遺憾驟減了幾分。
閉上眼,細(xì)嗅著空氣中湖水的味道,仿佛看見一對人兒泛舟湖上,一個(gè)女子,對著一個(gè)男子深情地吟道:“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