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耕
擇
一個行走大道的字:擇!它比勤奮、努力更重要!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機會,缺少的只是一念之間人有沒有決心和勇氣的抉擇。就像經(jīng)歷一場生死角逐,背后是豺狼虎豹,前面是萬丈深淵。同樣是尸骨無存,還不如拼死一搏,或許還有柳暗花明的機會?!叭松牡缆冯m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命運面前那扇心門,只要你愿意打開它,世界都是你的。
擇,考驗人的勇氣、意志和信心。人不怕有千萬困苦的阻擋,只怕自己會妥協(xié)、投降、放棄。
擇,代表一種智慧。擇,形聲。從手,從罒/幸,罒/幸亦聲。“罒”指“羅網(wǎng)”,“幸”指“被控制”,“罒”與“幸”聯(lián)合起來表示“被一網(wǎng)打盡”,轉(zhuǎn)義為“一羅網(wǎng)的收獲物”?!笆帧迸c“罒/幸”聯(lián)合起來表示“從一羅網(wǎng)的收獲物中挑選”。挑選或者選取什么,并不是隨意、簡單之事。所有的擇都得建立在對事實正確理解、科學判斷、綜合評估的基礎(chǔ)上,光憑著一時的心血來潮、想入非非,是不可能產(chǎn)生什么堅定的挑選與結(jié)果的。而且,沒有把握的堅定只會貽誤時光,錯失良機,懊悔不已。
相傳有一年,法國的一家報社舉辦了一個有獎競答活動,其中有一道題目是:如果盧浮宮著火了,你選擇搶救哪一幅畫?最終,獲得金獎的答案是:我選擇離門口最近的那一幅。選擇是一種智慧,而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選擇的結(jié)果。人還是那個人,同樣的努力,不一樣的平臺和載體,結(jié)果就不一樣了。決定你是什么的,不是你擁有的能力,而是你的選擇。馬云曾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一切都在時刻改變?!比f事萬物都隨時在變,如果做事還拘泥固執(zhí),不懂變通,撞了南墻還不回頭,又如何能成功呢?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地根據(jù)形勢,調(diào)整自己的戰(zhàn)略和行動。不墨守成規(guī),不拘泥一格,化繁為簡,放下固執(zhí),才能不負過往,無畏向前。只有這樣,生活、事業(yè)才會有新局面、新氣象。
擇,代表一種態(tài)度。擇既有主觀意志,又有行動,還有行動的方向或結(jié)果。人是個神奇的生物,在你作出選擇后,一切不可能的潛力就會全部迸發(fā)。不過,當你作出選擇的時候,總會有人覺得你自不量力,總會有人對你嗤之以鼻,無情的嘲笑可能會讓你覺得非常尷尬,會令你左右搖擺,心神不定。其實,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一個信念的坐標軸。我們認知自我、定位自我,堅守著自己的處世原則、信念力量和精神核心。堅強的信念、強大的精神力量能幫助我們戰(zhàn)勝挫折和困難。不要怕白日做夢,堅信自己的決定非常重要。
人這一生,要面臨無數(shù)次的選擇,小到今天吃點什么,大到?jīng)Q定生死的關(guān)鍵時刻的決策。人的眼睛長在前面,所以狹隘的視野往往只能看到別人的幸福,而對自己身后坐擁的一切視而不見。你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別人已經(jīng)行動了;你還在走的時候,別人已經(jīng)開始跑了;你還在回憶里暢游的時候,別人已經(jīng)大步向前走了……一步慢,步步慢,遲疑不僅僅讓人輸在起跑線,更會一直輸下去。如果決意去做一件事,就不要問自己值不值得。心甘情愿才能理所當然,理所當然才能毅然決然。
擇,代表一種付出。“擇”中有“幸”,只要作出了決定,遲早會抓住幸運的尾巴,拽住幸福的光環(huán),就如“舒”字,須舍得、予得。擇,帶有明顯比較之意,意味著必須有所放棄。人想要美好的人生,需要親手拋割已獲取的東西和心里的芥蒂,放開手腳,抖擻精神,勇往直前。我們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關(guān)注,但是絕不能怯步不前,被世俗羈絆,從而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擇,代表一種堅守。先人造字力求完整,“罒”也代表眼。眼力有限,我們無法預(yù)測選擇的正確性,只好選擇更努力地堅守。人生就是一場艱辛跋涉的旅程,有時候會遇到一片濃霧,不知所向,這時候,如有一絲猶豫、彷徨,將改變所有的努力,沒有余地。我們需要對照著手里的那張信念地圖,守住初心,辨別出旅程的方向,鼓起勇氣,耐心地走下去。
擇,代表一種升華。關(guān)鍵不在于你不夠努力,而是沒有站在一個更高的思維層次來梳理。其實,站在時間的維度上,你將不會再囿于一時的得失。其實,提升了思維的層次,你就對現(xiàn)狀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你擁有了更高的視野,看清了事實的真相,從而改變現(xiàn)狀也就是成了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周而復(fù)始地遇到同樣的問題,那就需要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從而完成人生中的破局。擇,讓人不斷感受著自我的精神力量及對理想的堅守,擇的力量使人決不向外部的壓力、挑戰(zhàn)和塵世紛擾低頭。
我們做的任何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都有可能改變我們的命運。挑戰(zhàn)那些該挑戰(zhàn)的困難,人生之旅會更有意義。擇,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過程,讓我們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完善,讓人的生命變得更美好、更高貴、更燦爛,也更有價值和意義。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擇,需要主動。社會給每個人的機會是均等的,但并不全是。人想要生活,想要成功,就要主動進攻,去把握各種可能把握的機會。如果只是等待機會,那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淘汰。要更好地生存,就要逼自己優(yōu)秀,才能有更好的獲取。
擇,需要勇氣。影視中說:“人生三條道,上坡道,下坡道,沒想到?!睙o論哪條道,都需要人勇敢面對。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戰(zhàn)勝自己內(nèi)心的軟弱、貪欲、執(zhí)迷、懶惰等。畏首畏尾,結(jié)果是進退兩難、一無所有、一無所得。想要把自己戰(zhàn)勝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切不可對自己姑息縱容。每個人的內(nèi)心,往往不受自己指揮,那才是最頑強的敵人。只有狠下心,努力克服自己內(nèi)心的障礙,才能說是戰(zhàn)勝了自己,而只有戰(zhàn)勝了自己的人,才配得到上天的獎賞。
擇,需要眼光。低思維層次的人,總是將精力放在眼下的努力,更多的是發(fā)現(xiàn)越努力越無法跳出“忙、盲”的怪圈。很多人一直都在前行,不敢懈怠自己,可在途中,本想回頭望望,卻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是走在最后的一個,身邊的人都在前面呢!每個人都必須先遵從于現(xiàn)實,然后才能去選擇。在當今這個時不我待的年代,要放下你浮躁心情,放下你經(jīng)不起任何誘惑的眼球,用百分之百的耐心去選擇。人只有不斷地為自己設(shè)置起點,不斷地突破圍城,不斷地提醒自己在遠方還有一個更高、更精彩、更有分量的自己,才會成就一個完整而有價值的人生。有多少選擇,就該有多少拒絕。前者用來明確自己想要的,后者用來確認自己不想要的。
當你來到一個十字路口,首先要確認的,不是該不該拒絕,而是自己是否能夠坦然面對內(nèi)心的恐慌與起伏,并決意直面和承擔所有的定局。選擇或者抉擇,全由你一個人決定。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結(jié)尾說得好:“去他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決定!”
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選擇自己來!
籍
不論你的生命里有多少時段與這個地方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這個地方就像宿命一樣伴隨著人的一生。有時候,拿出來寫在紙上,當不經(jīng)意地碰到這個名字時心頭會有些許痙攣的感覺。總之,籍是用一個地名坐落在人的心底的。即便你一天也沒在那里生活過,那作為籍的地名,會因為你的祖輩,而與你神奇地發(fā)生血脈的關(guān)聯(lián)。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弊x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這首詩時,總會有一種繾綣纏綿的感覺。是什么牽掛著他,離開了五十多個年頭的老家,在老邁衰頹之際非得回來?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品味出字里行間的那一縷縷情絲:葉落歸根,這深深地扎向大地的根,就是那個籍。
籍,其實一直在跟隨著人的身體移動奔跑著,無論你行走多遠,飛越多高,卻怎么也翻越不過,拋棄不了。它總是緊緊地將你牽連。盡管遠離多年,人早已模糊了對它的記憶,但這并不代表那片土地對你的放棄與荒廢,它始終生機勃勃,生命盎然。它佇立在那里,虔誠地凝望。它洞明了人的思緒,膠織著萬千情愫,夢里將人襲擾,總有一些東西唐突而又溫暖。
坦誠地講,過去填履歷表,對于籍貫與出生地常常混淆,后費心地查閱了一番,“籍”,大大超過人的意外。
籍,形聲。字從竹,從耤(jí),耤亦聲?!奥c”意為“古法種地”,引申為“祖先種地的地方”?!爸瘛睘椤昂啞笔 !昂啞笔∨c“耤”聯(lián)合起來表示“竹簡記載的祖先種地處”。本義:祖居地登記冊。引申義:戶口簿。再引申義:書冊?,F(xiàn)演變到現(xiàn)代漢語中指你本人出生時祖輩長久居住的地方。通俗地說:就是老家。籍有:①籍名,如戶籍、名字之意,可意味:我是誰?②籍貫,有祖籍、出生地之意,可意味:我從哪里來?③籍地,即歸屬、終點,可意味:我要去哪里?④籍借,有借助,憑借之意,可意味:我要如何去?⑤狼籍,通“藉”,有狼藉、潦草之意,可意味:難道我要狼藉潦草地度過這一生?⑥書籍,即古籍、典籍、書籍,可意味:書籍(學習、教育)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看到這些釋義,我想到了一位文人作過的一副對聯(lián):
從何處來?到何處去?難逃亙古這一問。
迷了我眼,失了我家,困在荒原獨自哭。
我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這種問題亙古都在問,亙古都無答。一直在尋找,一直無解,一直迷失。其境界遠遠超出在塵世中為了生計名利忙忙碌碌的蕓蕓眾人,介于哲學和宗教之間。
天下之大,何以為家?籍就是在靈魂里,你一生都離不開的地方。即使你在遠方,它也像星辰一樣閃爍,不時在召喚你。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币髡b宋之問這首《渡漢江》詩,被這個“怯”字給深深抓住。怯什么?怯的是老家物是人非、怯的是無法還父老鄉(xiāng)親們一個心愿、怯的是自己已經(jīng)融入不了故鄉(xiāng)的人情風俗……游子歸家,之所以有情怯的感覺,是因為經(jīng)過漫長的、痛苦的撕扯,人總算明白了自己與老家的真實關(guān)系,也尋找到了那些曾讓人不安的源頭,一切都是因為一個“籍”字。
因為太眷戀“籍”這個字,所以一直覺得那些古老的、不變的事物才是熟悉的、親近的、安全的,人回到老家,就會一頭扎進那個由“籍”組成的小圓圈里,體會著幸福,也體會著疼。在老家,有一個序列,在這個序列當中,有一個屬于你的位置,不管你走多遠,這個位置都會為你保留,只要回來,你就要填補進來,成為這個序列運轉(zhuǎn)的一部分,發(fā)揮你的作用,承接你的責任??墒?,你知道的,時光變遷,老家在變,離開故鄉(xiāng)的人也在變,這兩種變化交織在一起,就會構(gòu)成一個巨大的讓人茫然的空間,那個固定的序列,也會遭到強烈的沖擊,這個時候,想躲避疼,是不可能的?!肮枢l(xiāng)有時候像母親推開兒子一樣,會逼著你遠行,讓你帶著疼想她。”籍,給那顆漂泊著、一直找不到棲息地而懸著的心以最大的慰籍。
籍告知你,人要多走走,不忘走近,想一想我們賴以生存的來處。它可舒解郁結(jié)的心緒,給自己的心放個假。好好想一想,沒有先人的艱辛付出,恐怕連我們都沒有來處;沒有父輩獻身,我們又哪里有活處?本就應(yīng)該有這樣的情懷,才能慰籍,才能不辜負了先祖親人。我們?nèi)绻B這點良知和良心都要喪失,又何從具有“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之中;為自由開路者,不可使其困頓于荊棘之中”的承諾與兌現(xiàn),良能與踐行!
籍,也許你從未與它分別,也許你與它漸行漸遠,也許每年都會回到它身邊……你是否在心里細細端詳過它?它是平凡的小麥覆昽,還是詩意的青山綠水?是繁華的都市,還是寧靜的小城?無論它是何種樣貌,在我們心里它都不只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牽掛,一些回憶,一段時光。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籍,是一抹淡淡的鄉(xiāng)愁,始終在人心頭漫溢。
也許是人現(xiàn)已過了天命之齡,看看人生,回顧自己生長、學習、奮斗和工作所經(jīng)歷的路程,思想蒙生出了“葉飄何處”之感。常與人交流,一股悲涼之情涌上心頭。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yīng)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鼻岸螘r間,猛然看到了宋代大詞人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這首詞,被他曠達樂觀,一生屢遭貶謫,漂泊他鄉(xiāng),卻始終處之泰然,隨遇而安的心襟和態(tài)度折服,郁積的心結(jié)一下子被解開。“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如醍醐灌頂,讓人頓悟。我們無法選擇自然的故鄉(xiāng),但可以選擇心靈的原鄉(xiāng)。于是,特別珍惜能夠安靜閱讀的晚間時光,一燈書,一人一影,仿佛回到兒時的書桌旁。是的,心靈的寧靜是我們幸福的原鄉(xiāng)。
有人說,與“籍貫”這個詞相比,“原鄉(xiāng)”更像是個哲學命題,是彼岸的存在。我們窮其一生,不過是一直奔波在尋求原鄉(xiāng)的路途上。我想,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yīng)提醒自己,在匆忙奔波時不要忘記了來路,不要迷失了歸程。
所有的遠行都是為了回歸。愿你終能回到自己心中的原鄉(xiāng)。
籍,片片竹葉聲在故土深情呼喚,讓天下游子側(cè)耳傾聽,天南地北那只是歇腳的地方。
老家,最美好的名字。籍,是所有人一起努力共建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