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
【摘要】在公共圖書館中建立志愿者支隊將有助于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益。本文以四川省圖書館為例,闡釋了志愿者助力閱讀推廣活動的具體策略及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該館實際提出了志愿者參與閱讀推廣建設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社會力量;志愿者;閱讀推廣
一、背景
2013年,四川省頒布實施了《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第四章第三十八條,明確規(guī)定“公共圖書館可根據公共文化、社會公益活動的需要,吸納志愿者并依法組織其參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活動”;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頒布實施,其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國家鼓勵公民參與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h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對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給予必要的指導和支持。1996年,福建省圖書館是國內第一個引入志愿者項目的公共圖書館。之后在政府的大力倡導和全社會的熱情參與下,志愿服務在全國公共圖書館蓬勃發(fā)展,截至2019年7月,經筆者調研發(fā)現(xiàn)國內31個省級公共圖書館除青海省圖書館外均已成立志愿者團隊。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公共圖書館傳統(tǒng)的編目服務、流通閱覽與上架服務被逐漸外包出去,圖書館的工作重心轉變?yōu)榱碎喿x推廣、參考咨詢、文獻古籍修復等,而傳統(tǒng)的志愿服務還停留在開架流通管理、秩序維護、參觀引導上。單調重復、缺乏創(chuàng)意的體力勞動使得志愿者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也不能激發(fā)志愿者服務積極性,無法完全滿足志愿者對志愿服務的內核需求。目前,國內學者在志愿者參與圖書館建設、志愿者服務模式、志愿者服務典型案例等方面已經有著非常多的理論研究,但隨著閱讀推廣引起廣泛重視,志愿者助力閱讀推廣方面的探究還亟須加強。本文著重以四川省圖書館為例,探討志愿者助力圖書館閱讀推廣建設的策略。
二、四川省圖書館志愿服務支隊的建設和運行情況
四川省圖書館志愿服務支隊成立于2015年12月,新館成立之際。截至2019年6月,四川省圖書館志愿者登記注冊3180名,服務時長累積10萬小時。四川省圖書館志愿支隊具有起步晚、建設快的特點。志愿支隊內部分為四個組織。日常組負責館內基礎業(yè)務服務,多媒體志愿者負責文字、攝影及綜合服務;讀書會是志愿者交流、分享讀書感悟的重要平臺,也是推廣閱讀活動和組織凝聚力的表現(xiàn);培訓組則負責對志愿者進行基礎業(yè)務知識培訓和專項培訓。區(qū)別于上架理架、引導和維護圖書館秩序的日常組志愿者,其他項目的志愿者則是一批有特長、有技能的志愿者,專門服務于講座、展覽、古籍修復等閱讀推廣活動。如多媒體志愿者組,招募有攝影攝像技術、策劃構思、文字供稿的志愿者,為館內講座活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在志愿者讀書會中挖掘各行各業(yè)的人才,為圖書館閱讀推廣項目進行策劃和提供專業(yè)的講師開展公益講座。
三、志愿者在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中的積極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益。把日常業(yè)務服務的志愿者與有特長的志愿者分開,這樣選拔出的志愿者專門服務于圖書館閱讀推廣建設,較之普通志愿者成員較為固定,有助于圖書館工作人員提高志愿者管理效率;而根據他們的特長成立多個志愿者小組,能夠覆蓋多個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廣泛。比如四川省圖書館與四川傳媒學院合作,其校內視頻剪輯編輯志愿者團隊加入到四川省圖書館文化志愿隊伍中,按照圖書館的需求制作和后期處理拍攝素材。2016年四川傳媒學院學生為圖書館專門制作,自編自導自剪的圖書館公共行為規(guī)范宣傳片。與傳統(tǒng)說教形式的宣傳片不一樣,從當代年輕人的視覺出發(fā),內容生動形象又接地氣,符合了當下網絡流行,也得到了讀者的廣泛認可。四川省圖書館與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合作,成立了翻譯志愿者團隊。2018年,“絲綢之路國際圖書館聯(lián)盟成立暨‘閱讀·城市·文化圖書館、書店融合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行。參加這次盛會的對象除了國內的頂級專家以外,還有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10余個國家的圖書館代表、駐華文化官員,法國、德國、波蘭等10余家駐蓉領事館官員等50余人。為了給這些外國代表提供良好的服務,根據圖書館需要在校內選拔出了30余名優(yōu)秀學生、囊括數(shù)十種語種。經過專業(yè)的禮儀培訓后,志愿者們陪同外國代表全程參與本次大會,為他們提供了隨行翻譯和其他服務。他們準確、流暢的翻譯,認真負責的服務態(tài)度,得到了參會代表和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贊揚。
(二)有助于滿足志愿者實現(xiàn)自我價值。圖書館為志愿者提供了一個實現(xiàn)自我社會價值的重要平臺。四川省圖書館成立志愿者支隊中的讀書會,讓志愿者們可以盡情地暢談讀書感想,以及互相分享交流專業(yè)經驗,讓他們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增強了志愿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川圖微圖書館計劃啟動于2016年,是面向全省的大型精準文化扶貧項目,通過為全省范圍內的貧困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偏遠山區(qū)等當?shù)睾⒆佣ㄖ啤拔D書館”,以滿足孩子們的閱讀渴求,緩解這些地區(qū)公共文化供給不足,是全民閱讀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微圖書館計劃截至2019年6月,已在全省建成并運行31個微圖書館,累積捐贈2萬余冊圖書。2017年“川圖·微圖書館”獲得由四川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頒發(fā)的“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務項目”的榮譽。微圖書館計劃中的每一期的圖書大部分由社會力量捐助,圖書館承擔部分。由圖書館工作人員對接當?shù)亟逃亢蛯W校,負責前期事宜。再由志愿支隊工作人員帶領文化志愿者前往當?shù)?,不僅為孩子們帶來豐富的書籍,還請文化志愿者給予心理咨詢、文娛講座和活動,充分發(fā)揮了文化志愿者的特長和技能,讓他們在服務中增強了自我認同感、提升了服務的熱情。四川省圖書館擁有著豐富的古籍。但由于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均衡、人才儲備不足等諸多因素,我館古籍普查登記工作還沒有全部完成。每一年暑假,我館都會招募一批具有古籍專業(yè)知識的高校在校學生,為“中華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務行動·四川行”的志愿者。截至2019年6月,已有74名來自國內、國外的20余所高校志愿者參與古籍普查文化服務行動,協(xié)助古籍整理普查144252冊,完成古籍普查數(shù)據17428條冊。他們的幫助使得四川范圍內的古籍普查能夠更廣泛、更全面地開展,解決了圖書館古籍專業(yè)從業(yè)者不足的問題,也給志愿者提供了一個展示學有所得、學有所成的實踐平臺。
四、當前四川省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多媒體志愿者管理制度和反饋機制的不完善。經過20年的發(fā)展,國內大部分圖書館已經出臺了非常先進的管理制度和評價體系,但是受東西部地區(qū)的發(fā)展差異,西部圖書館志愿服務項目起步晚,制度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而專門服務閱讀推廣項目的志愿者,對其的管理制度由各個圖書館根據自身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開展情況制定,有著相當強的地域特色和個性。因我館多媒體志愿者與普通志愿者相比數(shù)量還較少,雖也有面試環(huán)節(jié),但在具體工作中采取了“寬進”的招募方式,志愿者技能水平不一,良莠不齊。當前也沒有足夠有效的懲戒措施,以致部分志愿者在志愿工作中不夠積極主動,出現(xiàn)了活動提前離場、服務水平低下、服務態(tài)度不佳的情況。
(二)戶外項目人身安全缺乏保障。隨著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政府鼓勵不單是在圖書館舉行活動,更多的走向社區(qū)、企業(yè)、其他公共場所,取得更廣泛的宣傳效果。因此參與活動的志愿者需要在戶外進行活動。傳統(tǒng)的在館內服務的志愿者,因服務時間短暫且在室內,環(huán)境較為安全,因此都沒有專門為他們購置保險。而對戶外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文化志愿者來說,戶外服務具有一定的未知的危險性。這就要求圖書館必須為戶外服務志愿者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為志愿者提供保險是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舉措。然而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志愿支隊經費有限,如果無法為足夠多的志愿者購買保險,就會影響戶外閱讀推廣活動舉行的頻率和范圍,從而限制閱讀推廣活動的更廣泛的開展。
(三)多媒體志愿者缺乏系統(tǒng)、長效的培養(yǎng)。多媒體志愿者本身是掌握一定技能、具有一定特長的志愿者。由于圖書館閱讀推廣項目開展分為定期和不定期舉行,導致志愿者在某些項目上儲備較多,而有些人才較少,出現(xiàn)供求的不均衡。而由于每個人對技能特長掌握程度不一,對于多媒體志愿者,圖書館也缺乏系統(tǒng)、長效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導致志愿者出現(xiàn)人才流失、后備力量不足、服務水平良莠不齊的情況。
五、關于四川省圖書館志愿服務助力閱讀推廣建設的幾點構想
(一)構建具有本館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反饋機制。對于圖書館來說,通過建立完善的志愿者考評機制,科學化管理志愿者隊伍,減少日常管理難度,不僅是圖書館對志愿者無私工作真誠感謝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激發(fā)、促進志愿者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的重要途徑。四川省圖書館出臺了志愿支隊管理辦法,經過嚴格的選拔和考核后的優(yōu)秀志愿者作為志愿支隊的管理人員,圖書館工作人員更多的是履行監(jiān)督職能。創(chuàng)新的志愿者管理志愿者機制,能夠激發(fā)志愿者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與普通志愿者累積服務時長不同,專門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志愿者多參與服務項目,周期較為不固定,因此有著另外一套考評優(yōu)秀的方法。該組志愿者采用積分制,每一個參與的項目都有著具體的積分,參與活動的志愿者完成這一項目的不同部分后,就能獲得數(shù)量不同的積分。積分是志愿者年度考評的重要依據。并且,志愿者服務于各個部門或者項目,在結束服務后都會由部門主管予以考評,給出優(yōu)、良、合格的評價,及時反饋出志愿者的服務態(tài)度和水平,為志愿者后續(xù)的建檔、年度考核提供了切實的依據。
(二)提供規(guī)范有力的安全保障。對參與戶外閱讀推廣活動的文化志愿者購買保險,為他們提供安全保障。讓他們能夠安心地進行戶外閱讀推廣活動,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提高他們服務的積極性。關于保險的資金來源分為兩部分:一是政府每年撥付專項經費到圖書館,用于志愿支隊的志愿者補貼等開支,其中一部分專門劃撥為購買保險的經費。并與大型知名保險公司簽訂長期合作協(xié)議,保障了志愿者保險的及時性、專業(yè)性、可靠性。二是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讓更多的企業(yè)、學校、基金會參與進來,為志愿者購買保險提供資金、項目的幫扶,有效解決圖書館資金有限的問題。
(三)建立多媒體志愿者長效培養(yǎng)機制。與普通志愿者不同,服務閱讀推廣活動的志愿者由于其特長的不同,需要專門的培養(yǎng)方式。從方式上,可以是綜合培訓+專項業(yè)務培訓。綜合培訓是基礎,與普通志愿者培訓一樣,著力讓志愿者了解圖書館運行機制、部門劃分等基礎服務業(yè)務。專項業(yè)務培訓則是著眼于文化志愿者們自身的特長,比如邀請攝影行業(yè)的專家,為攝影志愿者們提供專業(yè)的培訓,提升他們的業(yè)務技能,從而更好地為閱讀推廣活動服務。從培訓時間區(qū)分,可以是長期+短期。長期來說,可以定時定點的舉行培訓,比如攝影攝像志愿者,結合圖書館工作的實際需要,通過多期漸進式的培訓可以有效提升他們的技能度。短期培訓,如圖書館相關業(yè)務活動的變更、制度文件的學習。從項目上,可以劃分為固定和特殊項目。固定項目如圖書館每周定期舉行的講座,提供攝影攝像的志愿者;微圖書館項目所需的心理咨詢志愿者集中,開展針對留守學生的心理研討會。特殊項目如針對“絲綢之路國際圖書館聯(lián)盟成立暨‘閱讀·城市·文化圖書館、書店融合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為翻譯志愿者們提供專業(yè)的禮儀培訓;古籍修復行動,為古籍修復志愿者們進行為期一周的專業(yè)講解。通過區(qū)分其服務項目和內容,使得文化志愿者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在服務中也能夠提升自己的技能。
六、結語
四川省圖書館較東部發(fā)展地區(qū)圖書館志愿工作雖然起步晚,但發(fā)展迅速。隨著閱讀推廣工作逐漸成為圖書館的重點工作之一,公共圖書館應與時俱進,不斷擴展服務領域,深化志愿服務,充分挖掘和發(fā)揮志愿者特長。讓更多的志愿者愿意通過圖書館這個平臺,為社會公益事業(yè)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敘恩元,黃黃.我國圖書館志愿者研究綜述[J].圖書館論壇,2011(12):102-108.
[2]歐亮.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開展志愿服務實踐調查與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7(2):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