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鶯毓
【序】
“好多人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并不孤獨?!?/p>
本書的作者是賈平凹,眾人皆知。
夜,昏暗無邊。冥冥中,似乎有一雙隱形的手,掏空了天河的群星。柜臺上的小夜燈發(fā)出淡淡的光,劃破了夜的帷幕。
我獨自一人,默默地坐在夜燈下,望著凄美的星空,黯然地品讀著《生命是孤獨的旅程》。
小夜燈柔和的光芒,最終落在幾行稀疏的文字上: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偶爾做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野獸。
【一】
曾幾何時,我們害怕孤獨。
盡管,賈平凹先生書寫的并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但我的內(nèi)心依舊不時地被溫暖,被啟迪,被震撼。
賈平凹先生所經(jīng)歷的,只是那個年代的一個短促的片段,是紛繁世界的一個小小的角落,片段再短,角落再小,如果能展其風(fēng)韻之絢爛,繪其情境之精妙,或可以從小見大,窺見遠去時代的風(fēng)云變幻和世態(tài)人情。
只有接納且擁抱孤獨的人,才能看清真實的自我,在沉思中找到人生的前路。孤獨讓你會活得更加清醒而堅韌,逐漸穿越迷茫,變得越來越強大。
【二】
一切,又如何少得了他筆下孤單的一生。
賈平凹先生自小孱弱,帶著孤獨睜開眼,小心翼翼地看世界,他以孤獨為樂。
書中賈平凹先生以平易樸實的語言,寫其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經(jīng)所歷,既有對過往生活的追憶,也有對親友的懷念、對故鄉(xiāng)的留戀……字里行間,遍陳生命的孤獨、苦痛與真實。那時作者遠離了城市,獨自在鄉(xiāng)下,度過了漫長的一個月。在茫茫人海中逆流行走,也許你會受到冷眼、嘲笑、譏諷、羞辱、打擊,那種無助、彷徨的滋味,便是孤獨。
而我們,是平凡的一代,蕓蕓眾生,誰又愿意生命無趣呢?
正如培根先生說的:喜歡孤獨的人,不是神圣就是野獸。
人生歷程中那不可測知的命運,推動著我們前行,一程一程地歷經(jīng)歡喜與憂傷。也許,歡喜和憂傷都是一種滄桑,溫暖又傷感,提醒著我們身上的愛與責(zé)任。
【三】
慢慢地讀,細細地品,捕捉每一個瞬間的記錄。書中所描繪的場景,無不是我們所熟悉的瑣事:吃面、喝酒、辭宴、寫給母親、友誼,惜時……這些,再瑣碎平易不過了,但卻留下深刻、樸實的回憶——過往如塵,盡隨風(fēng)去。
正如賈平凹先生在序中說的:為什么活著,怎樣去活,很多人不知道,也不去理會,但日子就是這樣有秩或無秩地過著,如草一樣,逢春生綠,冬來變黃。
但在我眼中,孤寂就像一片海,無論人們放置怎樣重的情感與記憶進去,最終都會悄然沉沒。
恍然間,似乎我已明白:書中闡述的是作者的一生,那些生命中的溫暖相逢,那些人們心底最溫存的念想,與孤單的一生融為一體。我們的一生,或悲或喜,或好或壞,都會迎來花開花落,春去秋來。過去的終究是過去了,微笑著去放下,去釋然,做明天最真實的自己,這已足夠,這便足夠。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實驗中學(xué)
賈平凹的文字,樸實無華,不浮艷,不空虛,不張揚,但似乎會帶著一種真實的聲音,盈盈地觸動讀者的心弦。
讀這篇小文,仿佛能看到小作者坐在窗前,安靜地翻著書,從書中尋找到了有關(guān)孤獨的文字。是的,孤單總是如此綿長而深切,讓人無助又彷徨……生命,就像一場孤獨的路程,在繁華與蒼涼間輾轉(zhuǎn),向著目的地奔赴而去。這本《生命是孤獨的旅程》,就如同伴著寧靜秋夜的蟬鳴,漸漸撫平了小作者年輕的心靈。
正如賈平凹先生在書中所說的:“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弊x者的心,隨著賈平凹的睿智之語頓悟,也隨著小作者的感懷,一同在孤獨的旅程中做了一次神奇的穿行。
【適用文題】生命的感悟;守望孤獨;解讀名家……(小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