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車間是農(nóng)機廠最苦臟累的地方,除了幾個行政人員和黃師傅,其余的全是臨時工。黃師傅五六十歲出頭,出身冶煉世家,手藝頂尖。之前有幾個私企老板想高薪挖他,都被他一口回絕。
兩年前,鑄造車間郝主任想讓侄子跟黃師傅學(xué)兩招,特意請黃師傅赴宴,叫侄子敬拜師酒。黃師傅說,敬酒可以,但不拜師,我們沒緣分。郝主任說:“我侄子又不是廠里的,不會搶你飯碗?!秉S師傅還是不點頭。郝主任嘴上說沒事,心里卻把黃師傅罵得狗血噴頭。
裝配車間工人張健因舉報車間主任胡達(dá)領(lǐng)空餉,被安排做整形工,這是鑄造車間最臟最苦的工種。第二天,黃師傅找到郝主任,提出讓張健跟著他。提到這件事,郝主任就有些惱火:“以前你怎么一直不肯要?”
黃師傅笑了笑,說:“以前我逞能,覺得自己身強力壯不需要幫手。可歲月不饒人,不服不行?!?/p>
鑄造車間全靠黃師傅撐著,郝主任得罪不起。只得同意。
張健不抽煙,卻買了兩包好煙在車間里挨個敬一圈。黃師傅說:“大家都是一個廠的,論裝配我還得喊你師父呢。他們叫我黃師傅,你也一樣叫吧。”張健心里暖暖的,仍一口一個“師父”。
配料是鑄造車間最輕松卻最有技術(shù)含量的工種,這種活不能完全依賴生搬硬套,很多時候得靠操作者豐富的臨場經(jīng)驗。黃師傅不僅教張健如何配料,還講解鑄造的全部要領(lǐng)。黃師傅說,學(xué)個羊角風(fēng)過河還不要錢呢,技術(shù)全面將來不在這個廠也餓不死。對此,張健深有體會,更加用心去學(xué)。
兩年一眨眼過去了,張健在鑄造車間也能獨當(dāng)一面。廠里的形勢一天不如一天,常常去了沒活干,很多人開始自謀生路。第三年春天,廠子終于支撐不住,宣布破產(chǎn)倒閉,所有人下崗。黃師傅在廠門口站了很久,嘆著氣離開。
幾個老板又來挖人,黃師傅說:“我要帶上鑄造車間所有的弟兄,你們誰能做到我就跟誰走,至于工資,跟他們差不多就行?!币粋€大廠老板說:“沒問題,你們都來我這里。黃師傅你怎么能跟他們一樣,工資是這個數(shù)。”
不久,黃師傅把張健推薦給另一家鑄造廠。張健一去,老板就委以重任,工資是原來的三倍。一天,張健去找黃師傅有事,見黃師傅正手把手教那些老同事,他暗叫一聲慚愧。
祁和山: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燕趙文學(xué)》簽約作家,《微型小說選刊》優(yōu)選作者,作品被收錄到幾十種排行榜和選本。小說、散文見諸各大報刊。
意林:文章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
祁和山:我在工廠待過,接觸過許多倔強有個性,正直善良,淡泊名利又關(guān)心他人的工友。文學(xué)來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我就把他們糅合成黃師傅這個典型的人物形象。
意林:您認(rèn)為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決閱讀與寫作脫節(jié)這一問題?
祁和山:僅僅多閱讀還不夠,一目十行的應(yīng)付式閱讀更不可取,要帶著問題閱讀,了解這篇文章的立意、構(gòu)思和語言。如果我寫,又怎么寫,再比較一下,人家的好在哪里,我又要注意什么。經(jīng)常做這樣的訓(xùn)練,閱讀和寫作才能水乳交融。簡單地說就是多讀,多想,多寫,用不了多久,寫作水平肯定會大大提升。
意林:請問您如何選擇寫作素材?
祁和山:我選擇的素材大都展示的是人性美好的一面,溫暖的、光明的,給人力量給人啟迪,讓人感動讓人深思,積極向上。
意林:您認(rèn)為文章能引起讀者共鳴的原因是什么?
祁和山:我認(rèn)為最重要的是真情實感,無論小說還是散文,背離這個方向,文章不會太成功。最有說服力的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如果沒有那一個個飽含深情的細(xì)節(jié)描寫,它就不會讓人動容,更不會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