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媛
【摘要】 目的 比較右美托咪定不同給藥方式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的臨床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持續(xù)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方式給藥, 觀察組患者采用單次靜脈推注右美托咪定方式給藥。比較兩組患者麻醉觀察指標、氣腹前與氣腹40 min后血流動力學指標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定向力恢復時間、麻醉恢復室(PACU)停留時間、拔管時間分別為(20.87±10.21)、(17.88±9.20)、(15.20±9.00)min,?對照組患者定向力恢復時間、PACU停留時間、拔管時間分別為(29.01±12.89)、(26.55±13.85)、(24.57±10.15)min;觀察組患者定向力恢復時間、PACU停留時間、拔管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氣腹前, 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氣腹40 min后心率、平均動脈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3/50), 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13/50);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單次靜脈推注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明顯優(yōu)于持續(xù)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 且單次靜脈推注右美托咪定還可縮短定向力恢復時間、PACU停留時間、拔管時間, 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水平, 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右美托咪定;持續(xù)靜脈泵注;單次靜脈推注;婦科腹腔鏡手術;麻醉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68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 微創(chuàng)醫(yī)療技術得到了廣大醫(yī)生與患者的普遍認可, 使得腹腔鏡成為臨床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腹腔鏡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出血量少等優(yōu)點,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患者康復時間[1]。但因婦科手術部位較特殊, 降低了患者手術耐受度, 從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開展。因此, 為了提高患者手術耐受度, 臨床需實施有效的麻醉措施, 以此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2]。目前, 臨床常用的麻醉藥物有瑞芬太尼, 其是一種強效的鎮(zhèn)痛藥物, 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小, 安全性較高, 起效快, 但代謝速度較快, 麻醉藥物停止后, 易增加術后疼痛感[3]。因此, 尋找其他麻醉藥物具有重要作用。右美托咪定是一種新型的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 其可以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性, 保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 提高鎮(zhèn)痛、鎮(zhèn)靜效果, 以此改善麻醉效果[4]。但右美托咪定給藥方式不同, 其麻醉效果不同。為此, 本次研究右美托咪定不同給藥方式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的臨床麻醉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大連美琳達婦兒醫(yī)院100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3~60歲, 平均年齡(41.67±10.22)歲;體重41~75 kg, 平均體重(58.15±10.26)kg。觀察組患者年齡22~62歲, 平均年齡(42.30±10.54)歲;體重42~74 kg, 平均體重(58.59±10.33)kg。兩組患者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標準者;②認知正常者;③無異常麻醉手術史者;④均自愿參與, 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全身麻醉(全麻)禁忌證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④血流動力學異常者;⑤不愿參與研究者。
1. 3 方法 入院后, 均以臨床體征與癥狀為檢查依據, 開展針對性檢查, 明確病情, 兩組患者均行婦科腹腔鏡手術。在手術治療前, 兩組患者入手術室后, 建立靜脈通路, 左橈動脈處作為穿刺點, 并測試患者動脈壓, 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在此基礎上, 兩組均開展相應的麻醉誘導, 即給予咪達唑侖注射液(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80025)0.05~0.10 mg/kg、丙泊酚(Fresenius Kabi AB, 注冊證號J20080023)2 mg/kg、注射用苯磺順阿曲庫銨(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0869)0.2 mg/kg與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42022076)4~6 ?g/kg?;诖?, 對照組患者給予持續(xù)靜脈泵注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0248), 即于麻醉誘導前15 min時持續(xù)靜脈泵注0.3 ?g/kg右美托咪定, 直至手術結束前20 min。觀察組患者給予單次靜脈推注右美托咪定, 即于麻醉誘導前靜脈注射0.6 ?g/kg右美托咪定, 其需在15 min內緩慢注射完畢。在麻醉過程中, 調整七氟烷濃度, 雙頻指數35~45, 給予順阿曲庫銨2 mg/(kg·h)行肌肉松弛。在切皮前, 靜脈注射1 ?g/kg芬太尼, 調整好患者的呼吸參數, 預防與減少術中出現高碳酸血癥癥狀。
1. 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麻醉觀察指標、氣腹前與氣腹40 min后血流動力學指標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麻醉觀察指標包括定向力恢復時間、PACU停留時間、拔管時間。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心率、平均動脈壓。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麻醉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定向力恢復時間、PACU停留時間、拔管時間分別為(20.87±10.21)、(17.88±9.20)、(15.20±9.00)min, 對照組患者定向力恢復時間、PACU停留時間、拔管時間分別為(29.01±12.89)、(26.55±13.85)、(24.57±10.15)min;觀察組患者定向力恢復時間、PACU停留時間、拔管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氣腹前、氣腹40 min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氣腹前, 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氣腹40 min后心率、平均動脈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發(fā)生嘔吐、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各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3/50);對照組患者發(fā)生嘔吐3例, 心動過速2例, 心動過緩6例, 寒顫2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13/50);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4405, P=0.0064<0.05)。
3 討論
婦科腹腔鏡手術屬于臨床最常見的一種手術方式, 腹腔鏡即可作為一種檢查工具, 又可明確手術準確度, 且可在小切口下對病灶進行清除, 減輕手術創(chuàng)傷, 縮短術后恢復時間[5-7]。因此, 婦科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顯著。但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時, 患者需要建立氣腹壓, 其會影響血壓與心率, 影響手術開展。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時, 配合有效的麻醉措施對穩(wěn)定患者血壓與心率具有積極作用[8]。
目前, 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時右美托咪定屬于常用的麻醉藥物, 其是一種受體激動劑, 其對外周圍神經與中樞神經有良好的鎮(zhèn)靜與鎮(zhèn)痛效果;且在用藥過程中, 半衰期較長, 效果顯著。但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時, 右美托咪定給藥方式并不統一。因婦科腹腔鏡手術在使用中會出現不良反應, 故在用藥時需要以減少不良反應為目的。而持續(xù)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不良反應較多;而單次靜脈推注右美托咪定不僅能減少不良反應, 還可以使在短時間內蘇醒, 從而提高麻醉效果[9, 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定向力恢復時間、PACU停留時間、拔管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氣腹前, 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氣腹40 min后心率、平均動脈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3/50), 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13/50);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采用單次靜脈推注右美托咪定的給藥方式, 其麻醉效果明顯優(yōu)于持續(xù)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的給藥方式, 且單次靜脈推注右美托咪定還可縮短定向力恢復時間、PACU停留時間、拔管時間, 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水平, 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廖曉勇. 右美托咪定不同給藥方式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麻醉效果比較.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7, 24(33):54-56.
[2] 劉友, 汪英, 陳愛華, 等. 右美托咪定不同給藥方式麻醉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麻醉效果觀察. 海峽藥學, 2017, 29(10):109-110.
[3] 鐘國云, 周漢輝. 以不同的給藥方式使用鹽酸右美托咪定對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進行麻醉的效果研究.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 15(19):39-40.
[4] 梁艷, 冷述新. 右美托咪定不同給藥方式運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的麻醉效果觀察.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6, 20(3):311-312.
[5] 鄧巧榮. 右美托咪定不同給藥方式麻醉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當代醫(yī)學, 2015(20):30-31.
[6] 卜凡彥. 婦科腹腔鏡手術右美托咪定不同給藥方式對圍氣腹期血流動力學變化與麻醉復蘇效果的臨床影響分析.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9, 17(8):134-136.
[7] 白緒成. 不同右美托咪定給藥方式在婦科腹腔鏡手術麻醉中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觀察.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8(8):57-58.
[8] 陳勇. 右美托咪定不同給藥方式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圍氣腹期的影響. 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 2016, 44(2):182-184.
[9] 王躍斌, 孫廣運, 何常佑, 等. 右美托咪定不同給藥方式麻醉在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中國性科學, 2018, 27(3):34-36.
[10] 靜廣建, 王耀岐, 王穎, 等. 右美托咪定兩種給藥方式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麻醉效果觀察. 山東醫(yī)藥, 2013, 53(47):40-42.
[收稿日期: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