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大琛 圖/李 鵬
雨后石板巷飄出了陣陣酒香,江心烏篷船傳來了悠揚笛聲……詩人白居易又夢見了曾經(jīng)的江南。當年,這位優(yōu)雅的“背包客”翻山越嶺與美好的景色相見,而在遷居洛陽十二年后,他寫下《憶江南》,期待與心中的“桃花源”重逢。
憶江南(其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可謂家喻戶曉的大詩人,他的詩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據(jù)說白居易常常把寫好的詩念給老婦人聽,如果她有聽不懂的地方,他就一直修改到她能聽明白為止。
阿婆,我昨天又熬夜改詩了,我讀給您聽聽。
年輕人別念了,再念我都能背下來了!
因此,白居易的詩可讀性很強?!稇浗稀飞蟻碇徽f三個字:江南好!而在江南任職多年的白居易為了證明自己所言為真,馬上說:“江南的風光我十分熟悉。”究竟是怎樣的風光呢?詩人陷入了回憶——一輪紅日從江面徐徐升起,把江邊的叢叢野花照得火紅一片;碧綠的江水奔騰流去,顏色比做染料的藍草還要更勝一籌。短短兩句,已把春日清晨的江岸之景描繪得美不勝收。接下來,白居易又俏皮地反問讀者:“你們說,這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呢?”
和白居易一樣,許多文人墨客把江南當作心中的理想家園,那方土地究竟有什么吸引力?
事實上,來到江南的第一批文人大多是為了躲避戰(zhàn)爭。據(jù)史書記載,魏晉時期北方戰(zhàn)亂不斷,不少士人攜家眷南下,尋找一條生路。他們剛剛從四面楚歌中逃離,一見杏花垂柳、小橋流水,就一股腦兒將逃難的慌亂與疲倦拋開,有了游山玩水、吟詩作對的興致。
即興賦詩一首,抵白銀十兩。
我來!我一口氣能作二十首!
來到江南,詩人最愛參加詩酒集會。要是你有幸被邀請前去,一定先弄懂集會的規(guī)矩才能和他們玩到一起。首先,賓客們沿著溪流坐成一排,從上游將盛滿酒的酒杯放在溪水中,酒杯順著曲折的溪流緩緩漂下,在誰的面前打轉(zhuǎn)或停住,誰就要即興作詩。如果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無法完成,你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酒量了喲!這種詩酒集會的形式起源于魏晉,在唐朝尤為興盛。白居易在蘇杭任刺史期間多次舉辦這樣的詩酒集會,甚至還融入了音樂、舞蹈等藝術(shù)形式。
今天我實在是才思枯竭,再喝就真沒法兒駕馬車回家了,不能酒駕呀!
喝不了酒?那就請您獻上一段舞蹈吧!
稀奇說
根據(jù)《世說新語》的記載,集會中無法賦詩的人要罰酒三?。∈枪糯破?,一觥酒的分量大致為半斤),可見這種詩酒集會并不是一般人能參與的。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正是大文豪王羲之在會稽山和好友集會時乘興寫就的。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曾提出一種近乎和諧的生活狀態(tài):“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國,已有一群浪漫瀟灑的文人墨客,詩意地棲居在江南那片鐘靈毓秀的土地上,令后人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