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在《詩鐘規(guī)則(征求意見稿)》近一年應用的基礎上,廣泛聽取了中國楹聯(lián)學會詩鐘社及其各會員詩鐘社的意見,組織詩鐘界專家,結合散見于各種典籍中有關詩鐘規(guī)則的論述,進行了規(guī)范性的修改,形成《詩鐘通則(修訂稿)》?,F(xiàn)予以發(fā)布。
詩鐘是一種高雅的傳統(tǒng)文化,更是一種獨特的語言藝術,是以文字的音、形、義三要素為基礎,表現(xiàn)為字句定數(shù)、語音依律、體式歸類、格目分明、對仗修辭、字意新巧的一種文體。詩鐘以『聯(lián)』為單位。她從游戲詩學中而來,折枝詩、羊角對、鏖詩、戰(zhàn)詩、鬮詩、詩、改詩、詩唱、七碎、十四字詩等,都是在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對詩鐘不同體式的稱謂。
第一條 定句定數(shù)
詩鐘一聯(lián)由上下句組成,每句七字,共十四個字。
第二條 語音依律
一、平仄依古韻(平、上、去,入)區(qū)分,參照《平水韻》用字。
二、平仄安排分每句第二、四、五、六字必論;上句尾仄收,下句尾平收。分為正格、別格(屬特例,不倡導)。如下圖所示(○表示平、●表示仄、⊙表示可平可仄):
(一)正格
第三條 體式歸類
詩鐘有一定的體式,歸為四大類:嵌字體、合詠體、分詠體、籠紗體。
一、嵌字體
嵌字體又稱建除體、嵌珠體、折枝詩。她要求把限定的字分嵌上下句的指定位置,因所嵌位置不同,又有不同的格目。
二、合詠體
上下兩句分別從詠題意的兩個側面、特性等入手,形成對仗表達主題。出題者可加以某種限制,如:限不嵌某字,或者限嵌某字等等,依據(jù)出題條件進行合詠。
三、分詠體
上下句分別詠兩個互不相干的一事一物一人一地。分詠體也可加以某種限制,如限不嵌某字,或限嵌某字,或限某位置嵌某字等。
四、籠紗體
籠紗體有雙暗嵌與明暗分嵌兩種,前者稱『籠紗格』,后者稱『晦明格』。
⒈籠紗格?;\紗格的題目為兩個字,要求句中不出現(xiàn)題字,通過指代、借代、歇后、剪裁的方法,隱約顯現(xiàn)題字,做到『此中有字,呼之欲出』,猶如謎面影射謎底一樣?;\紗格并非分詠題字,而是題字暗嵌。
⒉晦明格又稱柳暗花明格。把兩個題字分嵌一聯(lián)兩句中,一明一暗相映成趣。任選一題字作明嵌或暗嵌,上下聯(lián)均可,所嵌位置不限。
第四條 格目分明
詩鐘嵌字有相對固定的格目,是嵌字體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和規(guī)范。
一、嵌兩字格
⒈一至七唱
⑴一唱,鳳頂格又稱冠頂格、鶴頂格、虎頭格等。取兩字,平仄不拘,分嵌于上下句第一字。
⑵二唱,燕頷格又稱鳧頸格。取一平一仄兩字,分別嵌于上下句第二字。
⑶三唱,鳶肩格又稱鴛肩格。多取一平一仄兩字,分嵌于上下句第三字。
⑷四唱,蜂腰格。取兩字須一平一仄,分嵌于上下句第四字。
⑸五唱,鶴膝格。取兩字須一平一仄,分嵌于上下句第五字。
⑹六唱,鳧脛格又稱鷺脛格。取兩字須一平一仄,分嵌于上下句第六字。
⑺七唱,雁足格又稱魚尾格、坐腳格。取兩字須一仄一平,分嵌于上下句第七字。
嵌字體一至七唱為常用的建除體。亦可加某種限制和要求:如要求嵌某字,曰得某字;若不允許嵌某字,曰避某字等。得字視其具體位置,亦可歸入『勾股格』或『湯網(wǎng)格』。
⒉魁斗格又稱玉盒格。選兩字(至少一字為平聲)分嵌上句首字和下句末字。
⒊蟬聯(lián)格又稱蟬連格、連理格。題取兩字(至少一字為仄聲)嵌于上句尾和下句首。
⒋轆轤格。題取兩字,高低錯落,且下句嵌字低于上句一位。通常轆轤格會在題目中標出具體位置。如上句嵌于第一字位,下句必嵌于第二字。稱之為『一二轆轤』,以此類推為二三轆轤、三四轆轤、四五轆轤、五六轆轤、六七轆轤?!喝霓A轤』最常見。若六組轆轤題遍,則合稱『組合轆轤』。
⒌卷簾格。卷簾格似謎格。題取兩字分別嵌于上下句,且下句嵌字高于上句一位。此格與轆轤格呈相反形狀。最常見為『五四卷簾格』即上句嵌第五字位,下句嵌第四字位。
⒍鷺拳格亦稱云泥格。題取兩字一平一仄,分嵌上下句的二六位,要求不對、不歸邊。
⒎比翼格也稱雙飛格亦稱為登樓格。題取一平一仄兩字,任意嵌入上下句相同位置,依次從一唱直至七唱(即上樓格)或依次從七唱直至一唱(即下樓格)得詩鐘七聯(lián)一組。若只要求此格詩鐘一聯(lián),則一至七唱任擇其一。
二、嵌三字格
將三個題字分別嵌于上下句中,通常有:
⒈鴻爪格亦稱彎弓格。題取三字,分嵌于上下句,不得相連、相對、歸邊,其連線成不規(guī)則三角形。
⒉勾股格。題取三字,先定兩字嵌于上下句相同位置,余下一字再與其中一字同邊而不同嵌首尾,三字連線成直角三角形。
⒊湯網(wǎng)格。題取三字(至少有一平一仄),分嵌兩句首尾之三,余一角不嵌。
⒋鼎峙格又稱鼎足格。題取三字,一字嵌一句之中(非首尾),兩字嵌另一句上,三字連線成等腰三角形。常用大鼎足和小鼎足兩種:
⑴大鼎足。題取三字,一字嵌在一句的第四字,兩字嵌在另一句的首尾,三字連線形成最大的等腰三角形。
⑵小鼎足亦稱三星格或三角格或拱照格。即除大鼎足外,其中兩字同邊不同兩字嵌在首尾,與第三個字連線構成等腰三角形便是。
三、嵌四字格
⒈雙鉤格亦稱香囊格。題取四字(不可全平或全仄)分別嵌為上下兩句首尾。
⒉垂珠格亦名睡蛛格。題取四字,重新組合,兩字相連相對,分嵌于上下句。
四、竹節(jié)格
題取六個字(三平三仄),依律分別嵌入上下句的二、四、六的相對應位置上。
五、碎錦格
碎錦格,將題字散嵌于上下句,若無特別要求,應不連、不對、不歸邊,越碎越好。
⒈四皓格即四字碎錦格。題取四字,隨意分嵌。
⒉五雜俎格又稱為五俎,即五字碎錦格。題取五字,隨意分嵌。
⒊六逸格、七賢格、八龍格、九老格等不作贅述。
六、幾種特珠格目
⒈集錦格。題字分別集同類的名詞。如:一句集花名,一句集鳥名;一句詞牌名,一句曲牌名等。
⒉集句格。上下句各取用一個七字成句相對,對仗工整,文章天成,妙手可得。要注明句子來源。
⒊非律句:因語流節(jié)點不同,且結構不可分割,采用前三后四的節(jié)奏或一字領的句式。
⒋其它格式,押尾格、居易格、刪古格、碎流格、續(xù)下格、續(xù)上格、太極格等,不作贅述。
第五條 對仗修辭
采用以對偶為基本的修辭方法。
第六條 禁忌
⒈合掌。
⒉不規(guī)則重字。
⒊三足蟾。
⒋左右相撞。
⒌孤平、尾三平、尾三仄。
⒍分詠合詠犯題(包括本名、別稱、代稱、雅稱、同義字等)。
第七條 創(chuàng)作與評審
詩鐘的創(chuàng)作通常用『鐘聚』或『競賽』的形式。
一、創(chuàng)作方式分為宿構與現(xiàn)拈
⒈宿構:先期出題,在限期內(nèi)提交作品。
⒉現(xiàn)拈:當場出題,限時完成。或以焚香計時,以寸香為限,線斷鳴鐘,或以鐘表計時。提交作品后不可再更改。
二、命題:分為出題與拈題兩種
⒈出題指由出題人指定題目。
⒉.拈題指隨機拈字為題,可增加詩鐘創(chuàng)作的難度與公平性、趣味性。
三、書寫格式
⒈題目書寫:鐘題兩字及分詠題目,采用題字之間加『·』的形式,如:『X·X』鳳頂格、『XX·XX』分詠。
多字鐘題及合詠題,直接書寫。如『XX X』湯網(wǎng)格『XX』合詠。
⒉詩鐘書寫:
詩鐘可依具體要求,或上下句分兩行并排,或單行書寫。上句除分詠格用『;』外,其它皆用逗號結尾,下句句號結尾。
四、原則
創(chuàng)作與評審是以文字的音、形、義三要素為基礎,以作手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為支撐,煉字煉意,用字構思,以意為體,非曲無以達其意;遣詞運典,以詞為用,非煉無以運其詞;天成妙手,體現(xiàn)其競技性、趣味性、知識性和文學性。
⒈屬對競技,以工、穩(wěn)、新、巧為佳,講究銖兩相稱。
⒉選配鐘眼。嵌字要有『字』有『眼』。題是『字』,附題之字是『眼』,合稱『眼字』。一題到手先尋得『眼字』,方有遣詞運典造句的范圍。
⒊重技更重立意,須言之有物,以貼切、雅致為上。
⒋或白描,或用典。用典時,臨文觸機,靈活引典;融經(jīng)鑄史,脫化無形;以上下兩句皆用為佳;倡用熟典,生僻加注。
五、詩鐘選錄
⒈聘請詞宗詞宗人數(shù)不拘,一名至多名皆可。多門詞宗盡可能兼顧各流派風格。
⒉評取名次
第一種:依照傳統(tǒng),由詞宗評取以元、殿、眼、花、臚、錄、監(jiān)、斗或評取元、眼、花、臚等確定名次等級。正取之外,可設遺珠、捐取。
第二種:組成詞宗評審組,或按一等、二等、三等、優(yōu)秀獎等名次等級,或按響鐘、啞鐘等級,進行評選。
第八條 本通則作為詩鐘活動、創(chuàng)作、評審、鑒賞的依據(jù)。
由中國楹聯(lián)學會詩鐘文化研究院發(fā)布并負責解釋。二〇一九年《詩鐘規(guī)則》(征求意見稿)即行廢止。本《詩鐘通則(修訂稿)》從公布之日起,海內(nèi)外征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