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哲
我發(fā)現(xiàn)看待事物存在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哪里都好”。小時候可能以為父母無所不知、老師說的都對。二三十年前,出國的人比較少,大量的人都覺得“外國的月亮更圓”。這都是因為我們學識、歷練不足,實在是對有些東西毫無了解。
但是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逐漸可以看出一些問題來了。這就會上升到第二個層次——“輕易否定”。
在這個階段,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已經有所提高,能夠看到事物的一些弱點、毛病。我們很容易以為這些是具有代表性的,以為自己既然能看出這些問題,當然說明自己比這些事物的作者、設計師、管理人員、主創(chuàng)團隊的水平要高,于是產生一種虛妄的優(yōu)越感。
大多數(shù)人,很容易走到這一步就停止了。只有擁有更多的歷練和反省之后才能進入到第三個層次——“抓住主線”。
在這個層次,我們一樣能看到事物的很多問題。但我們能夠理解,這些表面上的問題并不能決定事物本身的好壞。我們需要深入理解它,抓住它的主線、主要趨勢、主要觀點、主要運行機理等等。這些才是決定了這個事物的核心。
看一篇文章,不要看到一個自己不同意的觀點、論證就急吼吼地將它否定。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主旨說得有沒有道理,是不是有什么可以借鑒的,這才是最應該抓住的東西。
看一家公司,不要看到創(chuàng)始人言辭不妥,就急吼吼地認定這家公司要完蛋。它的戰(zhàn)略是什么樣的、盈利情況如何、人員結構和流失率如何?擁有了這些信息,才可能對這家公司有更完整的判斷。
抓住主線,抓住核心,才能避免被顯而易見的毛病遮住了眼睛。
(摘自《認知迭代:在復雜世界中找到正確思考的邏輯》)